翟明普

翟明普,男,山西省大同市人,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68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林業專業,1981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晉升為副教授,1992年晉升教授。1993年被授予林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4年享受國務院頒布的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兼職

中國林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造林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教育部農業推廣專業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指導委員會農科委員會委員、國家林業局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曾任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科負責人等。

主講課程

翟明普先後承擔北京林業大學本科《造林學》、《林學概論》、《森林培育學》等課程教學,研究生《森林培育高級專題》、《森林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課程教學,主講的《森林培育學》課程2005年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獎。

主要貢獻

發表專業科研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2部,其中近5年發表20餘篇,內容涉及混交林及其樹種間關係、植被恢復與建設、我國6大林業工程中的森林培育問題等領域。主編《森林培育學》、《混交林研究》、《全國森林培育實用技術指南》、全國高等院校自學考試教材《林業生態環境管理綜合實踐》、《造林論文集》等。參編《林學教程》、《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油松》、《黃河上中游主要樹種造林技術》、《黃河上中游乾旱半乾旱地區造林技術》等。其中面向21世紀教材《森林培育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是我國出版的第一部《森林培育學》,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主持多項“七五”以來國家科技攻關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北京市和國家林業局項目。主要主持項目有:“河北平山退耕還林模式最佳化與示範”,“十五”國家科技攻關子課題,“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中西部地區退耕還林模式最佳化與效益研究”,“北京市抗逆良種園建立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草檸條混種對乾草藥用質量的影響”等。

學術論著

沙地楊樹刺槐混交林細根動態

特大洪災與森林培育

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森林培育問題

西北地區植被恢復與建設的原則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

楊樹刺槐混交林及純林土壤微生物數量及活性與土壤養分轉化關係的研究

楊樹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的研究

楊樹刺槐混交林細根養分動態研究

紫椴幼苗的葉片運動與光截獲

沙地土壤有機質與土壤水動力學參數的關係

農林複合生態系統的生態學原理及生態經濟功能研究進展

蘭考泡桐苗木頂芽耐寒性研究

京西山地棕壤和淋溶褐土飽和導水率的分析

火炬樹克隆植株生長和生物量特徵的研究

化感作用物對油松幼苗生長及光合作用的影響

關於造林學教學改革的幾點看法

關於提高我國造林質量的若干意見

風景評價在風景林建設中套用研究進展

獲獎記錄

獲林業部科技進步獎5項:太行山石質山地造林技術研究,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特大森林火災跡地更新等;獲原林業部或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獲榮譽獎2項:教育部與國家環保局“全國環境保護教育先進個人”,林業部“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對口支援先進個人”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