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龍

翔龍

"""翔龍""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全機長14.33米,翼展24.86米,機高5.413米,正常起飛重量 ""翔龍""沒有採用目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最流行的傳統大展弦比單翼設計,而是採用了一個新穎的菱形聯翼結構設計。 聯翼概念主要是將機翼後掠,尾翼前掠,兩者通過垂直安定面或者直接剛性連線,連線點可以在機翼的中段,也可以在機翼的端點。"

翔龍無人機 翔龍無人機
 翔龍無人機由中國自主研究和設計的一種大型無人機。"翔龍"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全機長14.33米,翼展24.86米,機高5.413米,正常起飛重量 6800公斤,任務載荷600公斤,機體壽命暫定為2500Fh。巡航高度為18000米~20000米,巡航速度大於700公里/小時;作戰半徑 2000~2500公里,續航時間最大10小時,起飛滑跑距離350米,著陸滑跑距離500米。採用 KU波段衛星鏈路實現實時視頻傳輸,只要無人機處於衛星天線發射信號的覆蓋範圍之內,即可實時傳輸無人機探測到的高清晰度信息圖像。

和美國目前套用的幾種無人機不同,"翔龍"無人機沒有一味追求性能上的高指標,一切以國內的實用條件和用戶需求為主。
為了滿足軍隊未來作戰的需要,完成平時和戰時對周邊地區的情報偵察任務,為部隊準確及時地了解戰場態勢提供有力手段,中國一航組織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有關單位設計出了"翔龍"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概念方案,包括無人機飛行平台、任務載荷、地面系統等三個部分。

"翔龍"沒有採用目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最流行的傳統大展弦比單翼設計,而是採用了一個新穎的菱形聯翼結構設計。聯翼氣動布局出現在70年代初,NASA曾經製造過小型的聯翼技術驗證機,對這種新穎的氣動布局進行測試。聯翼概念主要是將機翼後掠,尾翼前掠,兩者通過垂直安定面或者直接剛性連線,連線點可以在機翼的中段,也可以在機翼的端點。菱形聯翼的設計主要是機翼後掠角和尾翼前掠角保持一致。聯翼機氣動布局是一種適合高亞音速下使用的高升阻比、高結構效益先進氣動布局,其最大特點是具有特別高的自然姿態恢復能力和良好的氣動靜安定特性。高姿態恢復能力主要來源於這種布局的前後翼良好乾擾,因為尾翼要前掠與機翼相連,而且連線點比較靠外,尾翼比正常布局的飛機要大很多,而且距離機翼近,受到機翼下洗氣流影響較大。下洗流能夠降低尾翼的真實氣流迎角,因此,當前面的機翼上仰到失速迎角時,尾翼在下洗流的影響下還處於正常升力狀態;機翼失速失去升力以後,尾翼的升力還是正常的,這就給飛機一個強烈的自然低頭恢復力矩,讓其迅速恢復正常飛行姿態。由於尾翼前掠,其迎角失速範圍本身就比後掠翼的前翼寬,疊加下洗流的作用,飛機飛行大迎角自然恢復角度相當寬,很難進入失速狀態。以上這些優點對於簡化飛機控制系統設計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