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2006年新周期降消項目實施方案

(一)項目管理 (三)項目督導 (2)人員培訓:1萬元,由降消項目辦管理。

為鞏固上周期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以下簡稱“降消”項目)成果,努力實現2001—2010年婦女兒童《兩綱》健康目標,根據國務院、省、市有關部門的安排部署,根據《2006年遵義市降消項目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目標
(一)長期目標(以縣為單位)
到2010年,孕產婦死亡率在2000年基礎上下降1/3,建立全縣婦幼衛生監測體系,完善產科建設,全縣24個鄉鎮衛生院均設定產科,有助產醫護人員。為實施評價“降消”項目提供可靠的基礎依據,為政府制定婦幼衛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年度目標(以縣為單位)
1、總目標
(1)孕產婦死亡率:在2001年基礎上下降1/4(80/十萬以下)
(2)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
(3)孕產婦住院分娩率:50%以上
(4)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5%以上
(5)做好孕產婦死亡監測、5歲以下兒童監測和出生缺陷監測工作。
2、支持性目標
(1)孕產婦產前檢查覆蓋率:≥90%
(2)高危孕產婦篩查管理率:70%以上
(3)消毒接生率:≥98%
(4)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區)衛生院產科“三基”考試合格率:≥98%
(5)育齡婦女健教知曉率:>85%
二、項目實施範圍及時間
(一)項目工作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區)、村。
(二)孕產婦死亡在全縣範圍內監測,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點為:桑木鎮、溫水鎮、民化鄉。出生缺陷監測點為: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計生婦幼保健中心。
(三)項目實施時間:2005年12月—2006年12月
三、項目任務
項目總體任務為:人員培訓;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建立和完善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和“危急症搶救中心”,開展健康教育,監督指導;鄉級衛生院產科基本設備配備,鞏固和創建愛嬰醫院成果,積極創建愛嬰縣。
四、項目措施
本階段項目工作在上周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項目管理
1、調整充實“降消”項目協調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協調、組織和管理職能,負責項目實施全過程領導。
2、縣衛生局調整充實項目技術指導組和督導組,加強項目管理及業務指導。
3、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縣人民政府與縣降消項目調協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鄉鎮(區)人民政府簽定目標責任書,各鄉鎮(區)根據縣“降消”項目實施方案,結合鄉鎮(區)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計畫,逐級簽定責任書,將項目工作任務切實落實到基層。
(二)人員培訓
1、管理培訓:(每次培訓要有通知、培訓記錄、簽到冊等資料)
(1)責任部門:縣衛生局為主,縣婦兒工委配合。
(2)培訓對象及內容
①行政人員培訓:培訓對象為縣、鄉鎮(區)行政領導幹部,組織實施項目有關工作部門負責人。培訓內容為項目目的及意義、相關部門職責、項目實施及經費管理、項目監督及協調。
②醫療保健機構培訓:培訓對象為縣醫療保健機構領導及工作人員。培訓內容為項目目的及意義、項目實施及執行單位職責與管理、孕產婦急救系統建立與運行。
③村幹部培訓:培訓對象為村支書、主任、婦女主任。培訓內容為項目目的及意義、村幹部職責、健康教育方法、村孕產婦運轉急救“綠色生命通道”支持系統的建立與運行。
2、業務培訓:縣衛生局組織,每次培訓有培訓內容及課程安排,講稿和參加培訓人員花名冊及考試考核結果。
(1)縣級師資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項目培訓的目的要求、培訓方法、培訓計畫的制定;孕產婦保健、產科危重症的處理及轉診;有關衛生技術服務規範、產科常用技術操作規程及急救設備操作規範、設備的管理和使用等。
(2)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區)衛生院助產人員培訓:縣級醫療保健機構和中心鄉鎮(區)衛生院助產人員重點培訓產科急救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規範,以提高產科急救能力;一般鄉鎮(區)衛生院助產人員重點培訓正常產處理、常見產科急救基本技能轉診過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培訓教材以“降消”項目縣、鄉、村級教材及題庫為主。
(3)村醫、村接生員、保健員培訓:重點培訓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孕產婦記危識別與管理、產後訪視、母乳餵養及嬰幼兒營養指導、健康教育方法等。轉變接生員職能,做好宣傳動員和護送孕產婦(尤其是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
3、時間安排
縣、鄉兩級各類培訓分兩個階段完成,業務培訓在2006年4月上旬完成,行政管理培訓在2006年6月30前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管理及產科臨床、婦幼保健服務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適時進行強化培訓。
(三)項目督導
1、特派專家蹲點督導
專家人選:由縣衛生局協調省、市衛生廳(局)選派具有中、高級職稱和一定臨床及管理經驗的婦幼保健、產科臨床業務骨幹擔任特派駐縣專家。
2、分級督導
(1)縣降消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項目管理及業務督導,按分級督導原則,在項目執行期內,縣級督導不定期進行,縣婦幼保健站實行項目分片包乾責任制,覆蓋所有鄉(鎮、區)和行政村;鄉鎮(區)衛生院也要劃片包乾,下村指導工作,指導工作要覆蓋所有行政村。
(2)督導內容
①項目的組織管理。鄉鎮(區)政府(管委)及有關部門的組織領導、協調及項目計畫制定、配套資金落實情況、項目資料收集整理;
②人員培訓,健康教育宣傳;
③縣級孕產婦急救中心運行,鄉鎮衛生院助產技術服務及高危孕產婦轉診系統運行,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產科規範化管理;
④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資金管理與使用,縣、鄉兩級平產住院分娩限價收費。
(3)督導要求
①對項目實施全程進行監督指導,掌握項目執行單位運行情況;
②幫助基層單位提高執行項目的能力和工作質量;
③幫助基層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④深入鄉村和農戶了解情況。
⑤督導記錄,每次督導填寫項目督導記錄,一式兩份,由被督導單位負責人簽章後,一份留被督導單位,一份報降消項目辦(衛生局)備查。
(四)愛嬰醫院(衛生院)
在“降消”項目(延續期)工作基礎上,繼續鞏固愛嬰醫院(衛生院)成果,開展創建“愛嬰縣”活動。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要抓好地段圍產保健工作,土城、良村、溫水、桑木、二郎、馬臨、大坡、程寨、同民、永安衛生院要在強化產科建設和服務質量的同時,積極帶動農村婦幼保健工作的開展,習酒、官店、寨壩三個中心鄉鎮衛生院和其他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積極創建愛嬰衛生院。
(五)孕產婦住院分娩
促進孕產婦住院分娩是本階段項目工作的重中之重。
1、實行住院分娩限價
為使農村孕產婦均能接受住院分娩,縣級醫療保健機構和鄉鎮(區)衛生院要實行住院分娩限價,平產費用包乾。限價對象為:本縣農村戶口孕產婦(城鎮下崗職工、特困戶持相關部門頒發的有關證明、證件可進入項目管理)。
(1)縣級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平產限價300元,鄉、鎮衛生院200元;
(2)縣級醫療機構剖宮產限價1500元,鄉鎮衛生院1000元;
(3)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將限價情況張榜公布或通過媒體公示限價收費標準。
2、開展住院分娩救助
(1)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對象:凡在持有經市、縣衛生局頒發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縣、鄉兩級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的持有計畫生育證件的本縣農村戶口孕產婦、城鎮特困戶、下崗職工孕產婦。對未持計畫生育證件到醫療服務機構分娩的,醫療服務機構必須及時與當地計畫生育部門反饋,依法作相應處理。
(2)救助標準:住院分娩救助經費按每個孕產婦平產救助150元,難產每例救助250元,剖宮產(有醫學指征需特殊搶救的)及產科嚴重併發症每例救助500元(在此所謂難產為:①產鉗助產;②橫臀位分娩;③產程延長需處理;④產時大出血;⑤胎兒宮內窘迫;⑥產道損傷需處理;⑦胎盤粘連;⑧子宮收縮乏力等)。
(3)貧困救助減免程式按照《衛生部基婦司關於“降消”項目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資金運轉方案》要求,結合本縣實際制定的“習水縣降消項目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資金運轉方案”辦理。
(4)鄉鎮(區)應審定貧困孕產婦救助對象,並張榜公布7天無反應後,做好住院分娩宣傳動員工作,每季度向縣降消項目辦(衛生局)報送一次《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資金申請表》,經審定後落實孕產婦住院分娩貧困救助措施。
3、實施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轉送補助
村醫、衛生員、接生員護送一名高危孕產婦到衛生院和縣級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給予誤工補貼,補助30元,由接產單位墊付,每季度向縣降消項目辦(衛生局)報帳。
4、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區)衛生院要加強產科質量管理,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千方百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減輕孕產婦住院分娩的經濟負擔。
(六)生命綠色通道
1、加強縣級孕產婦急救中心建設。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急救設施,強化技能培訓,提高救治水平,認真做好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工作和孕產婦運送和救治工作。鄉鎮(區)衛生院也要加強產科建設,規範操作技能,嚴格執行高危孕產婦轉診指征。鄉村醫生和接生員要做好孕產期保健服務,提高高危孕產婦識別能力,及時轉運護送高危孕產婦,形成上下貫通的孕產婦急救“綠色生命通道”。
2、建立和完善孕產婦轉運支持系統。鄉鎮(區)政府(管委)和村委會要高度重視孕產婦轉運工作,充分發揮鄉鎮、村孕產婦轉運小組的技能作用,組織協調有關部門(人員),建立鄉、村兩級“孕產婦住院分娩轉運”組織,及時運送孕產婦到醫院或衛生院住院分娩和救治。
3、改善住院分娩條件,80%鄉鎮衛生院達到《貴州省鄉鎮衛生院產科評審標準》,醫療保健機構和衛生院要規範設定母嬰同室和分娩區域,並為孕產婦及家屬用餐提供方便,產房和母嬰室有取(保)暖設施,為孕產婦營造安全、衛生、溫馨、舒適的住院分娩環境。
(七)健康教育
縣婦兒工委和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全面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大力營造“關愛母親兒童健康”的社會氛圍。
1、在縣有線電視台、鄉鎮(區)接轉台、廣播站免費播放婦幼衛生科普知識。
2、組織婦女幹部和醫務人員進村入戶開展“以婦女為核心、家庭為最佳場所”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對孕產婦進行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等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
3、縣醫療保健機構、鄉鎮(區)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要辦好健康教育衛生專欄,配合婦兒工委開展多種形式的婦幼保健宣傳諮詢活動。
4、及時發放和張貼省、市制發的“降消”項目和優生優育宣傳畫,折頁畫要發放到孕婦家中。各鄉鎮也要因地制宜製作宣傳單、宣傳標語,各醫療機構要發放給孕產婦公開信,使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導表,大力宣傳“住院分娩、母嬰安全”婦幼衛生科普知識,宣傳本縣實施“降消”項目,實行住院分娩限價收費和醫療救助的有關政策。
(八)資料管理
縣降消項目辦(衛生局)、鄉鎮項目工作小組(衛生院)和縣級項目實施單位,要重視本轄區、本單位項目相關資料管理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對反映項目工作的信息,如項目責任書、實施計畫、會議(例會)記錄、督導表、培訓檔案及花名冊、健康教育、宣傳諮詢活動,典型事例,經費開支的憑證單據等原始材料要認真收集、整理、存檔管理和按規定上報。
五、項目資金使用及安排
(一)資金使用
1、中央資金
2006年降消項目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總計100.685萬元,主要用於孕產婦住院救助、人員培訓、設備配備和健康教育、督導和婦幼衛生監測。
(1)健康教育:1萬元,由縣婦兒工委管理。
(2)人員培訓:1萬元,由降消項目辦管理。縣級培訓:2928,鄉級培訓:按行政村數計每村補助鄉衛生院32元,24個鄉鎮總計7072元。
(3)設備配備:3萬元,由縣降消項目辦根據上級指定設備名目上報設備計畫,由省財政、省衛生廳統一招標採購。
(4)住院分娩救助:95.685萬元,由降消項目辦管理。按每例活產嬰兒數(04年底數)×150元預算各鄉鎮救助經費。
2、項目配套資金
主要用於項目信息管理和項目督導工作。
(二)資金和設備管理
1、嚴格按照國家和省衛生廳、財政廳有關專項資金管理的規定執行,加強項目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項目資金實行封閉式運行(帳上運行),貧困救助減免費用和誤工補貼費用由醫療保健機構匯集獲得貧困救助減免的住院分娩產婦或護送人員蓋手印並簽字的相關依據向項目辦公室報帳。
3、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報帳制,每兩個月報一次財務報表,年終報財務年報表。具體按照《貴州省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資金財務管理辦法》執行。
4、各鄉鎮衛生院建立項目維護登記制度,項目經費必須專款專用,縣衛生局和財政局按有關規定對項目經費使用、設備維修使用情況進行核查,嚴肅挪作他用。
5、項目配備的設備由縣衛生局根據實際需求配發鄉鎮衛生院,衛生院有專人負責,並保持完好狀態。
六、項目監督與評估
(一)監督指導
1、接受上級監督指導每年2—3次。縣級開展日常工作督導,每年督導4次,覆蓋各鄉鎮(區)及縣級項目單位。
2、監督指導內容主要包括:項目計畫和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住院分娩救助情況,重點是民眾受益情況;人員培訓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設備的購置和使用情況;項目指標的完成情況;現場指導和專題講座以及民眾對項目的評價。
(二)評估
項目期間,全縣共進行2次評估,分為半期和終期(7月和12月)評估,採取各鄉鎮及項目單位自查評估和衛生局組織評估組複評,評估覆蓋所有鄉鎮及縣級項目單位。
七、項目組織實施與部門職責
(一)縣級
1、縣“降消”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制定本縣項目實施計畫並組織實施,將項目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議程,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
(2)對項目工作全程進行管理,組織督導、培訓,向縣政府報告項目進展情況;
(3)與項目執行單位簽訂責任書,落實項目工作任務;
(4)負責項目經費的安排使用。
縣婦兒工委辦負責協調項目相關部門,並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宣傳以及動員,護送孕產婦住院分娩等工作,縣財政局負責資金的撥付,並在衛生局配合下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2、縣級醫療保健機構職責
(1)縣計生婦幼保健中心
①全面及時掌握各鄉鎮(區)項目活動進展情況,收集、統計、分析和上報項目工作數據;
②組織孕產婦死亡和新生兒破傷風病例個案調查和評審;
③負責鄉級人員培訓,協助指導鄉鎮(區)衛生院開展村級培訓;
④分片包乾負責鄉、村婦幼保健管理與服務技術指導,在降消項目辦(衛生局)的安排下,協助項目技術指導組開展基層項目督導工作;
每月書面向縣衛生局匯報項目工作進展情況。
(2)縣急救中心(縣人民醫院)
①根據衛生局的安排,健全孕產婦急救組織,做好孕產婦急救中心的工作;
②協助降消項目辦(衛生局)做好鄉級人員培訓工作;
③在降消項目辦(衛生局)的安排下,協助項目技術指導組開展基層項目督導工作;
④負責指導鄉鎮(區)衛生院產科建設和助產技術服務,指導全縣孕產婦和嬰兒死亡原因分析、評審,提高干預措施,協助計生婦幼保健中心指導基層婦幼保健技術服務。
(二)鄉級:鄉鎮(區)項目工作組(衛生院)職責
1、制訂項目工作計畫,納入政府工作日程,並組織實施;
2、負責村級衛生人員培訓;
3、健全例會工作制度,鄉級召開村醫會議每月一次,通過每月例會收集上月工作數據信息,布置工作,進行針對性的管理與技術培訓,作好例會記錄;
4、劃片包乾,縣婦幼保健站和鄉鎮衛生院劃片包乾,深入鄉、村指導工作;
5、加強本院產科建設與質量管理,提高助產技術服務能力,促進住院分娩,及時組織危重孕產婦的應急救治和轉運;
6、加強婦幼保健資料管理,掌握各村育齡婦女數、孕產婦數、高危孕產婦數、活產數、住院分娩及消毒接生數,孕產婦死亡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新生兒破傷風發病及孕產期保健服務基本數據,按時收集統計,上報縣計生婦幼保健中心。
(三)村級
1、“村級孕產婦住院分娩轉運小組”由村長、婦女主任、村醫、村長助理及村裡有影響的人組成,負責動員本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和高危孕產婦的轉運;
2、村衛生室負責本村婦幼保健工作和相關數據的記錄、收集、統計、上報;
3、村醫應做好孕產婦建卡、產檢、產訪、高危識別篩查和健康教育及動員孕產婦住院分娩,發現高危孕產婦要及時向村委會報告並協助轉診;
4、對確需家庭接生的孕產婦,要嚴格按消毒接生操作規範進行;
5、及時掌握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新生兒破傷風病例,做好登記,立即報告鄉鎮(區)衛生院防保組。
八、相關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工作,積極推動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在醫療保健機構外出生的嬰兒《出生醫學證明》的發放,必須有家庭接生員出具的接生情況證明,家庭接生員必須持有《助產技術考核合格證書》,並且村委會必須出具證明。縣衛生局、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務必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的監督、管理工作。縣公安局要進一步加強戶籍管理,新出生嬰兒必須出具《出生醫學證明》方可辦理戶籍上戶。
(二)延續期項目實施至本方案行文之日止。延續期各項目實施單位要認真做好項目實施工作小結,制定項目工作計畫和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項目工作正常運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