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達

翁達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獨立旅旅長。

概述

翁 達(?-1940)國民黨陸軍中將浙江淳安人。

詳細

翁達,原名鳳鳴,字醉卿,淳安縣新畈村人。黃埔軍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畢業,國民黨陸軍中將軍銜。
1898年生於浙江省淳安縣,世代務農。幼時就讀私塾,先後就讀上海體育學院和南京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後曾執教於寧波琉才中學。平日喜讀心理學和經濟學,信服孫中山先生學說,篤信三民主義。1924年加入國民黨。
1925年5月,上海發生日本紗廠資本家槍殺工人顧正紅事件,上海學生紛紛上街遊行示威,強烈抗議日本帝國主義暴行。翁達積極參與這一鬥爭。繼而在寧波與蔣志堅、何志浩等人領導民眾參加反帝鬥爭。不久,翁又以“淳安旅滬學生代表”名義返淳,領導石獅師範師生開展反日愛國運動。時軍閥混戰,浙江都督孫傳芳嚴防“異黨”活動,翁乃奮袂奔赴廣州考取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後,任國明黨革命軍42師36團排長。
1926年6月,翁隨部參加北伐戰爭。在武昌馬迥嶺及德安諸戰役中奮勇立功,晉升為連長。蔡東、西洪戰役後,升任營長。1927年,35團團長許克祥於5月21日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翁遭疑忌,隻身出逃,於洪都(今南昌市)北部,翁巧計逃離虎口,喬裝百姓,徒步由江西至湖北,歷盡艱險,返浙還鄉。翁受此挫折,意志消沉,想從此息隱林泉,杜門謝客,隱逸不仕。然中原鼎沸,耿耿於懷,終難久蟄。1928年春,其摯友徐洪濤以書相召,再次出任26軍少校科員。同年夏,調任61師政訓處宣傳科科長。
北伐戰爭結束後,整編軍旅,翁升任第6師政治部中校秘書。1930年調任第8軍參謀處第二科長。不久,改調52師中校參謀。1931年調任59師副官處處長。1035年,翁奉命率部進駐四川重慶,任軍委會委員長行營特務團第二營營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翁從四川調往安徽屯溪任國民黨第三戰區行營特務團第二營營長。1938年2月,調江蘇淮陰任陸軍33師99旅198團團長兼任城防司令。當時蘇北地區幾乎被日寇占領,老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翁激於民族義憤,率部奮起抗日。4月,首戰告捷,一舉收復阜寧。6月,收復姜堰、曲塘、大白米、小白米等重鎮。翁軍士氣高漲,乘勝追擊,接連收復鹽城、海安、如皋等地。不久,又奉命率部轉戰皖東,收回蔣家壩、馬壩等地。
1938年9月,友軍某部攻打宿遷,被日寇包圍。翁率部往援,使友軍衝出重圍,免受重大傷亡。10月,台兒莊戰役打響後,在李宗仁將軍的指揮下,翁率一個團的兵力,扼守連雲港、南城一線。日寇企圖從連雲港登入,從側翼包圍台兒莊,戰鬥空前激烈。翁達身先士卒,冒死抗敵,在為台兒莊戰役殲滅日寇一萬餘人的輝煌勝利起了重大作用。翁因功晉升33師99旅少將參謀長。同年冬,翁繼續帶領部屬轉戰蘇北。淮陰、淮安、鹽城相繼淪陷,江蘇省政府從淮陰遷往興化。翁軍突圍而出,駐守建陽、湖垛等地,經過整訓,復成勁旅。
1939年7月,翁達升任99旅旅長。漣水戰役中,翁出敵不意,率領全旅官兵同日寇血戰兩晝夜,收復漣水縣城。接著又收復泗陽、東台。此三城皆為興化外圍,三城收復,興化局勢大為改觀。翁因漣水戰功卓越,收到魯蘇戰區司令韓德勤的接見。
1939年冬,翁達奉國民黨軍政部命令,升任國民黨陸軍第6獨立旅中將旅長(第6獨立旅為國民黨唯一全副美式軍械裝備部隊,編制7000人,連長以上軍官均為黃埔軍校畢業生,號稱“梅蘭芳式”部隊,系國民黨御用部隊,傳受蔣介石親自調度)。不久,奉命率部西渡運河。到達天長縣,於新四軍羅冰輝部會合,兩軍互訪聯歡。時國民黨89軍駐竹集鎮某部與羅部發生衝突,情況緊急。羅致書翁達,約其出面調解。翁對89軍動以民族深情,曉以抗日大業,平息了事端。正在此時,蘇北日寇傾巢出動,進犯興化。翁率部回援,至興化外圍老河口與敵遭遇。日寇炮火空前激烈,翁沉著應戰,並迂迴敵後,戰至次日黃昏,敵始潰退,確保興化不失。一時間,蘇北戰區,日寇“聞翁色變”,同時深得蔣介石厚愛,常以“翁虎將軍”相稱。
1940年,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6月,韓德勤命地方實力派李長江率14個團進攻新四軍駐江都、泰安屬部。為此,7月中旬,新四軍陳毅軍長專程赴獨立旅指揮部與翁達會面,兩人徹夜促膝長談,陳毅動員翁達與新四軍合作,把抗戰進行到底,翁達雖與陳毅將軍一樣救國心切,但終因軍令難違,未達成一致。同年10月,翁奉命率第6獨立旅進攻新四軍蘇北重鎮——黃橋。經過激戰,第6獨立旅被陳毅、粟裕屬部殲滅,翁達率隨從外潛,黃橋戰敗,翁達從此去向不詳.
資料來源:
1、原翁達部下少尉秘書翁立本撰寫的回憶錄《翁達將軍之行狀》;
2、《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大事簡介》;
3、《淳安文史資料》第二輯《翁達其人》一文;
4、電影《黃橋決戰》;
5、原翁達部下少尉秘書王喜德回憶;
6、原翁達警衛員王聖漢口述;
7、原翁達部下少尉軍需管雲龍的書面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