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泉景區

羽泉景區包含以東海溫泉旅遊度假區、東海羽山景區兩個景區,經連雲港市旅遊局推薦、江蘇省旅遊局審核,在國家旅遊局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的現場評定後,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據悉,景區主體包括東海溫泉旅遊度假區和東海羽山景區兩部分。其中東海溫泉旅遊度假區於2001年7月經連雲港市政府批准設立,經過近十幾年的努力,2012年8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成功晉級省級連雲港溫泉旅遊度假區。區內溫泉歷史悠久,早在明代隆慶年間,就有“冬夏如湯”的記載;明清時建有“神泉寺”;清代學者許桂林的《溫泉銘》贊之為“名泉勝境”。東海溫泉水資源獨特、功效神奇,被國內旅遊、康療專家譽為“華東第一溫泉”。景區先後投入近10億元用於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招引資金8億元改造新建旅遊項目7個,休閒度假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旅遊支撐能力大幅增強。投入650萬元新建設5.6萬方米溫泉廣場,投入1000萬元新建設九龍灣休閒景觀,投入200萬元新建聽泉古塔景點。在旅遊項目建設方面,先後引進投資2.8億元的五星級福如東海溫泉大酒店及投入1.8億元新建的小松原溫泉水上樂園,還有投資1.2億元的以休閒運動、室外泡池為特色的健身會館頤家溫泉,投資5000萬元的以承辦商務活動為特色的九龍溫泉大酒店等一大批餐飲住宿、特色洗浴、商務接待、休閒娛樂重點項目相繼投入運營。同時,國際老年養生社區、農趣苑、民俗演藝中心、隆達娛樂城等一批投資過億元重點項目也正在推進建設之中。東海羽山景區核心部分――羽山,是上古名山,又名懲父山,位於溫泉鎮駐地北7公里處,是蘇魯兩省分界嶺,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公里,海拔269.5米。羽山景區風景優美,奇石林立、古蹟眾多,傳說乃舜帝殛鯀、大禹出生之地,也是遠古羽民文化的發祥地,在《山海經》、《史記》、《左傳》、《國語》等歷史典籍中都有明確記載。我們江蘇省最早記入<<史記>>的地名,不是六朝古都南京,不是園林甲天下的蘇州,也不是富名華夏的江南水鄉,而是地處東海縣境內的“羽山”。現羽山已開闢為山地腳踏車訓練基地,並在2001年成功舉辦了全國青少年山地腳踏車比賽,羽山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歷史遺蹟,都極具開發價值。
羽泉景區自創建國家級4A景區以來,大力倡導“滿意+驚喜”的服務理念,從細節著手、從機制創新著手,提高景區綜合服務水平,努力為遊客營造一個溫馨宜人的休閒度假環境。先後投入近千萬元對景區核心區道路進行了黑化處理、對沿街商住戶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改造,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集散中心、景區標識標牌、導遊圖、指示圖、景點介紹圖均按標準規範設立,並體現了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各景點建設包括游步道設計、休憩長椅的設立等力求做到以人為本、方便遊客。綠化、亮化、淨化均制定了規範的工作標準,明確了具體的責任人。建立了景區投訴處理機構,公布投訴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實現縣級以上零投訴。2008年入選港城最滿意景區,2010年榮獲江蘇省文明鄉鎮和文明鄉村旅遊區。
通過自行組織、隨團參加、電話推介、網站發布等多種宣傳方式與途徑,面向長三角江浙滬皖超過50多個大小城市的300多家旅行社、開展了旅遊行銷活動,發放旅遊宣傳資料20餘萬份,吸引了各地遊客源源不斷湧向東海溫泉。通過組織全國溫泉尾水處理技術研討會、省級旅遊度假區揭牌慶典、全省青少年水上芭蕾比賽,與旅遊衛視合作拍攝宣傳片,舉辦溫泉美食節,在新華日報、揚子晚報、人民網、市內媒體等主流和網路媒體進行專題宣傳等一系列有特色、有規模、有亮點的宣傳推廣活動,有力地提升了溫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預計旅遊接待人數達161萬人次,同比增長9%,實現旅遊收入達1.93億元,同比增長10%,“華東第一溫泉”魅力彰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