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女學生吃燒烤被燒傷

9月2日中午,大二女生小倩和校友小慶在義烏蘇溪的一家燒烤店聚餐。因為服務員在加火時使用酒精不當引發大火,小倩瞬間被大火侵吞,導致全身80%燒傷。

事件經過

20歲女大學生小倩和男同學小慶是老鄉,又在溫州同一所大學念書,開學就要升入大二。兩人相約結伴上學前好好撮一頓。

9月2日中午,兩人走進鎮上的“好日子”自助燒烤店。沒想到,小倩的命運從此被改寫。

燒烤吧里點好菜,小慶覺得桌上火鍋的火不夠旺,叫來服務員加火。

很快,服務員拿來一桶液體燃料,打開塑膠桶後,直接往還在燃燒的酒精爐上倒,沒等兩人反應過來,塑膠桶已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舌,瞬間把坐在對面的小倩整個包裹住……

事件後果

小慶頭部、頸部深二度燒傷。小倩被嚴重燒傷,在義烏當地醫院進行急救後被送往浙醫二院搶救。服務員小田右手、雙腿膝蓋也被輕微燙傷。

小倩燒傷面積80%

已切開氣管上呼吸機

9月3日下午4點多,小倩的主治醫生——浙醫二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王帆走下手術台。

“小姑娘很可憐,燒傷面積有80%,基本上是三度燒傷,主要在顏面部和四肢,軀幹部也有。現在神志清醒,氣管切開,用呼吸機輔助治療,說不了話。有時候我們醫生護士和她說話,她會抬抬手指表示同意。”說起小倩的情況,王帆醫師有點擔心。

到昨天下午,小倩度過燒傷救治的第一個關鍵24小時,這是燒傷病人的休克期,過得還算平穩。“但說小倩已脫離生命危險,為時尚早。接下去還有創面修復期和感染期,一個不當心,她隨時可能面臨死亡。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光是手術祛除創面成功植皮就需要一兩個月,再等平穩過了感染關,也要一個多月。”王帆醫師說。

“這么年輕的生命,醫院一定會盡全力救治小倩。”王帆醫師說,小倩燒傷這么嚴重,救治過程結束後可能會留下一定程度殘疾,但只要努力康復,生活可以自理。

面臨困難

小倩的醫療費,估計在救治階段就要80萬-100萬元。第二階段的康復和第三階段的整形,也面臨大量費用。

另外,小倩在醫院救治的兩三個月中,每天都需要大量血漿和紅細胞,整個手術過程可能需要上萬毫升血液。

後續救治需要上萬毫升血液

歡迎熱心人踴躍獻血

發起捐款

3日下午4點多,浙醫二院燒傷病房探視時間已過,電梯口仍在等待醫生的家屬中,有一位留著光頭,蓄著灰白鬍楂,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格外顯眼。

“餵你好,我是小倩爸爸……”他幾乎一直在接聽電話,“小倩急著要用血,她同學把情況發到了網上,還留了我的手機號。”

接起每個電話時,小倩爸爸都會連說好幾句謝謝。下午5點,有一個電話表示要給小倩捐款,被他婉言謝絕。他說,自己在義烏老家承包市政工程,家裡談不上富裕,一般過得去。

下午醫生告訴他,周五要做一次大手術,要先打30萬元。小倩爸爸說,前晚燒烤店的老闆趕來湊了5萬元,自己再打算問親戚朋友借一點,先把第一筆手術費用墊上。接下去還有高額醫藥費,但只要自己還能堅持,就儘量先不麻煩別人。

“倒是血漿的事,真的要靠大家幫忙了!”重度燒傷病人需要使用大量血漿,醫院血庫告急。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到武林路的血液中心獻血,不管是什麼血型都可以,獻血後只要備註“此血捐給小倩”,小倩就能優先得到所需的A型血配額了。

昨天傍晚5點多,小倩在溫州就讀大學的輔導員和同學組織了幾十人來為小倩獻血。醫院燒傷病房外還聚集了很多大學生,都是在網上聽說情況後特地趕來的。浙江工商大學國際法律系留學生桑燚來自馬爾地夫,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就是不知道外國人的血他們要不要……”

同時,小倩爸爸委託快報和所有好心人說一聲,由於撥打他手機的人實在太多,為了保證家人休息及跟醫生交流的時間,希望大家暫時不要撥了,謝謝大家。

事件起因

這場火是怎么燒起來的?

燒烤吧:試用期服務員違規操作

酒精怎么會燒傷小倩的?昨天上午,記者回訪“好日子”燒烤店。

店門開著,三名服務員正在打掃衛生,起火位置的桌子已被清理,店裡已看不出曾發生事故的痕跡。有顧客進來時服務員會告知:已經暫停營業。

服務員小樊告訴記者,平時來店裡的客人大多是吃燒烤,很少有人點火鍋,但出事當天店裡只有小倩一桌客人,他們點了一個火鍋。當時一個老服務員請假,大廳里只有小田值班。小田是上個月15日才招進來,還在試用期,邊上班邊學。

“我也是上班看了視頻才知道出了什麼事,從視頻看,她最起碼犯了兩個錯誤。”小樊說,視頻里,小田一沒有在加火前先把酒精爐熄滅,二沒有使用備用酒精爐,而是直接把酒精加到正燃燒的酒精爐中。

店裡的監控回放顯示,12點51分38秒,小田把酒精爐上的火鍋端下,沒有滅火動作,打開地上的透明桶,直接往爐子裡加酒精,4秒鐘後,一股火舌從透明桶口噴出,裹住坐在對面的小倩,整個人瞬間燒起來。

在衝擊力作用下,小田手中的透明桶並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丟到小倩身上,而是直接飛向了她自己的身後,條件反射的小慶和小田立即離開起火的桌子,小倩則掙扎著從座位上起來,倒在餐廳的空地上,一直用手打臉試圖滅火,沒有任何效果。

10秒鐘後,小慶重新沖回現場,脫掉上衣,試圖將小倩身上的火滅掉,同樣不起作用。

小樊說,後來,廚師長拿來滅火器才把火滅掉,把傷者送往醫院。小田前晚10點多才從醫院回到宿舍。怕她多想,店裡的人都不敢在她面前談論此事。

烤吧店老闆姓吳,出事時正在去義務農貿城買水果的路上。為了小倩的事,他說至今還沒睡過覺。

老吳是山西人,電話里他嘆著氣說,事情既然發生了,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能把孩子救活,能做的肯定盡力做到。

老吳說,以前服務員上班前他都會叮囑,燒火鍋的酒精爐一定要在後廚點燃後再端到前台去,或者把原來酒精爐的火滅掉後,拿到其他桌子上加酒精。“小田也是個老實孩子,還在試用期,哪想到她連不能往火里加酒精的常識都沒有……”老吳說,這還是頭一次有顧客要求加燃料,這個環節他確實有些疏忽了,又遇到了沒什麼經驗的小田,結果出了這么大的事。

據了解,義烏警方和安監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義烏市安監局工作人員李學軍說,他們已對“好日子”的液體燃料進行倒查,如發現違反相關標準,將進行嚴肅處理。

快報記者走訪十多家燒烤店、火鍋店和餐館

沒有一家使用液態酒精助燃

昨天下午,快報記者走訪了河東路、中山路的10多家燒烤、火鍋店,以及可能用上明爐加熱的餐館。

其中,只有用明爐加熱的餐館才見到使用固態酒精,白、綠、紅各色都有,每個酒精塊跟橡皮擦差不多大,往明爐底扔上兩三塊,掰成兩半,打火機火苗對準,只要馬上縮回手,燒起來比較安全。

燒烤店、火鍋店要么用電磁爐,要么用液化氣。“我們用氣罐,老闆都是避免使用酒精的,那個揮發性強,著火太快!”一家火鍋店領班說。

這位領班說,她以前在北方一個縣城燒烤店工作過,那裡就用過液體酒精——為了讓木炭快點燒起來,有時候要往木炭上澆一點酒精。但來到杭州後,她從來沒有聽說哪家店在用液態酒精助燃的。“吃燒烤的客人,大多數比較休閒,喜歡慢慢烤。”

餐館使用液態酒精引發的事故,多發生在中小城市。

2012年11月,溫州平陽縣一戶人家在一個水庫附近的一家燒烤店吃燒烤,嫌烤爐火不夠旺,店主拿來酒精助燃,火苗躥高引燃酒精桶,店員隨手扔出即將爆炸的酒精瓶,一對母子被燒傷。後來店主被告上法庭,那一家人獲得40多萬元的賠償。

2013年6月,江蘇連雲港一家燒烤店,店主用液態酒精助燃木炭,木炭炸開的火星濺到了10斤裝的酒精桶中,酒精桶爆炸,食客和店主雙方燒傷,同月,煙臺幾位大學生相約到海邊自助燒烤,在往已有火星的木炭上加液態酒精時,呼啦一下,倒酒精的人成了“火人”,最後就地在沙灘上打滾,才避免了大面積燒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