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學

義學

義學也稱“義塾”。中國舊時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設立的蒙學。對象多為貧寒子弟,免費上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清代台灣的學校教育,有府縣儒學、義學、社學、書院及書房等。清代台灣的學校教育,有府縣儒學、義學、社學、書院及書房等。

義學,俗稱義塾清朝義學之設,係根據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義學國小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令各省府州縣多立義學,聚集孤寒,延師教讀”之規定而辦理。

義學產生於北宋時期,始於名相范仲淹,是一種專為民間孤寒子弟所設立的學校。這類學校,有的是一些官員、地主出資在家鄉所開辦,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設。長沙地區自宋代開始,已有了義學的記載。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間,湘陰人鄧鹹“創義學於縣南,以訓族子弟及四方遊學。

義學之創立,由所在地官民義捐創立,或由官司創建,或單殊屬個人私設;學生年齡為六歲至十一歲,學習讀書寫字,為地方的基礎教育。

元代發展

義學學堂義學學堂

元代中後期,中書左丞許有壬之父許熙載,號東岡,曾仕宦長沙,在長沙縣東梨鎮“設義學,訓諸生”。他死後,諸生思之,為立東岡書院,元朝廷並為設立教官,頒賜願額,以為育才之地。元順帝元統(1333-1334)年間,長沙縣西北喬口鎮有三賢堂,把屈原賈誼杜甫,邑人黃澹乃設義學於祠,順帝亦為之詔賜“喬江書院”匾額。

瀏陽南台書院,位於瀏陽縣城內南台嶺,舊為義學,即邑人梁子真所建。義學一般都免收學費,有的還提供學習用品,因而為家境貧寒的學子提供了就學的機會,對於普及民間教育和從社會下層培養人才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義學、教館和家塾,一般來說,主要是從事國小教育,又稱蒙學教育,故這類學校的老師又稱蒙師。從學者都是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而教育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讀書作文、學算等,併兼有倫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課本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昔時賢文》等。這類學校除了少數由官僚、地主、商人等富貴人家所開設的以外,大多都十分簡陋,沒有專門的教 舍,教師束修微薄,僅能餬口,就學子弟也多出自貧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識文字面已。中國古代曾有不少吟詠這類學校的小詩,反映了其中的一些情況。如宋代詩人劉克莊有詩云:“短衣穿結半瓠空,所住茅檐僅蔽風。久誦經書皆默記,橫挑史傳亦能通。青窗燈下研孤學,白首山中聚小童。卻羨安昌師弟子,只談《論語》至三公。”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也有詩吟道:“漆黑茅廬屋半間,豬窩牛圈浴鍋連。牧童八九縱橫坐,天地玄黃喊一年”。

清代學址

濟源市文物普查隊日前在該濟源市邵原鎮郝坡村新發現並登記一所清代“義學”校址和一通民國四年的“義學”碑。郝坡村的秦家祠堂就是清代的“義學”校舍。該校舍坐北面南,占地約2000平方米,現存主房和東西廂房各3座。該校舍從清代一直沿用到20世紀70年代,至今部分房屋仍保存完整。該清代“義學”校址及民國“義學”碑就位於邵原鎮東陽河西岸的郝坡村內。現存放於秦家大院東側,碑高85厘米、寬41厘米、厚12厘米,為青石質,圓首。

從石碑的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義學”楷體的碑額,碑文楷書,6行,共190字。碑體文字清晰,保存完好。據普查隊員初辨,碑文大意是:在清初康熙年間,邵原鎮郝坡村秦宗程因乏子無後,將其家產奉獻於秦家祠堂並興辦“義學”教育。民國四年,又有秦伯珣樂善好施,將自家全部積蓄補貼到學校,與宗程家產一併用於興辦“義學”。秦家人特撰文立碑,名曰“義學碑”。300餘年的“義學”在秦氏歷代族人的捐助下延續的歷史,從中可以看出秦氏一族興學重教的優良傳統,從這所“義學”中走出了數以千計的優秀學子。

這所清代“義學”校址及民國“義學碑”的發現,對研究古代邵州乃至濟源地方文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