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僱傭兵

最大一個跨國公司叫compagnie di ventura,他們出租的士兵叫做condottieri,後來變成了僱傭兵的代名詞。

來源

義大利僱傭兵
從14世紀到16世紀,義大利有眾多僱傭兵隊伍,抱著祖傳的槍戟或是十字弓,紛紛到西歐撞運氣。這個單詞最早來自拉丁語的condotta,指的就是傭兵公司與各國權貴簽訂的契約。熱那亞威尼斯米蘭的商人可謂無孔不入,他們不僅提供士兵,還包括扈從、裝備、馬匹和資金,只要能換回更大的利益。
Condottieri與別的公司略有不同,他們的老闆自己就是僱傭兵。成立者是德國來的騎士von Urslingen,普羅旺斯的教士Franciscan Fra Moriale,和一位英國冒險家Hawkwood(其人最早是個倫敦的裁縫,後來居然受勛成了爵士)。閒話不說,他們最早為教皇效勞,在義大利北部打了一仗,戰勝了加斯科涅和布列多尼(都是法國地方)貴族的傭兵部隊,獲得一定的名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書,這場戰役1380年發生在Mariano of Alberico da Barbiano,拗口的很,據說是為了收回幾筆爛賬。

簡介

為了財富或是榮譽,傭兵們轉戰各地。他們的僱主大多是一方領主,雖然擁有自己的部隊,但多數由農民組成,戰鬥力一般。於是轉向雇用職業士兵。而公司負責傭兵的選拔和訓練,並從僱主手中接受佣金,這筆錢用於支付工資、購買裝備、公共基金,最後剩餘的存入銀行。僱主可以指揮傭兵作戰,要承擔飲食起居,但完全不對他們的行為負責。契約是雙向性的,傭兵們有權選擇主顧。契約上必須註明有效期限、佣金額度和服務項目。
比方說,1448年,米蘭公爵簽了一份八個月的契約。上面註明,公司會提供700名槍騎兵,500名步兵,每個月必須定期支付6000福林(當時國際上通用的一種錢幣,今天匈牙利的貨幣單位)。此外,每個槍騎兵的裝備需要40個金幣。 Condottieri公司與別的外國僱傭兵隊伍不同,他們有良好的軍紀。因為長期在固定的地區活動,需要當地人的支持,所以他們禁止任何擾民的舉動,保持著良好的聲譽。
當時米蘭是歐洲最大的盔甲生產地,出產的盔甲被稱為米蘭式樣。當時僱傭兵身穿的盔甲多半都標著米薩利亞(Missaglia)家族製造的字樣--遍布米蘭大街小巷的車間一大半是這個家族的產業。
1420年,第一批量產型的騎兵全身甲在此問世,今天已是收藏者追尋的珍品。15世紀中期僱傭兵把種種新型的裝備介紹到世界各國,無形中推動著工業的發展,刺激了科技的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