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鶼

羥鶼

羥鶼是一種頭上有像羊一樣的角的鳥類,是鶼鶼中的一種,分布於亞洲中部、南部、東南部;我國青藏高原有繁殖,雲南有越冬。繁殖期棲息于海拔2000~3500米左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澤地帶。

基本信息

羥鶼是一種頭上有像羊一樣的角的鳥類,是鶼鶼中的一種。其頭上的角質地硬,一般為褐色,幼鳥從出生後1個月起開始生長,至約10至12個月停止生長。該鳥體羽黑色,並帶紫色金屬光澤。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邊黑色,而呈鱗片狀,體長最大可達100厘米。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點。生殖期中,脅下有大形白斑,頭及頸密生白絲狀羽。後頭部有一不很明顯的羽冠。幼鳥的下體黑色,雜以白羽。眼綠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區及喉暗紅色,腳黑色。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
羥鶼和草原一起經過幾百萬年的共同演化,獲得了適於開闊草原生存的各種特徵。它們一般在三月末開始配偶成對,在地面上鳴叫,並選擇巢區。雌雄鳥雙雙飛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雲霄,在幾十米以上的天空懸飛停留。歌聲中止,驟然垂直下落,待接近地面時再向上飛起,又重新唱起歌來。
羥鶼的巢築在地面草叢中、由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它們的卵很好看,底色棕白,上面散綴淡褐色的斑點,接近鈍端有一個暗褐色的圓圈。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審視它們美麗的家園。
羥鶼分布於亞洲中部、南部、東南部;我國青藏高原有繁殖,雲南有越冬。繁殖期棲息于海拔2000~3500米左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澤地帶。
羥鶼頭上的角可以入藥。常見於羥嗪,別名:安泰樂。具有鎮靜、弱安定及肌肉鬆弛作用,並有抗組胺作用。適用於輕度的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狀態以及絕經期的焦慮和不安等精神和神經症狀;亦用於失眠、麻醉前鎮靜、急慢性蕁麻疹以及其它過敏性疾患、神經性皮炎等。副作用少見,較安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