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軍銜

美軍軍銜

美軍軍銜設7等25級,包括軍官、準尉、士官和士兵。 其中,6星上將、特級上將曾是美軍的最高軍銜和第二軍銜,現已不復存在,而作為原第三軍銜的5星上將被保留下來成為現役美軍名義上的最高軍銜,只在戰時授予。4星上將才是現役美軍的最高軍銜。美軍軍銜標誌是作為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非經法律判決不得剝奪,不犯錯誤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條件的軍人退役後,在規定的場合有權著佩帶軍銜符號的軍服。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美軍軍銜美軍軍銜

美軍軍銜標誌是作為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軍銜在15世紀一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所以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軍銜的等級,通常由將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構成,有的國家在將官之上還設有元帥,在尉官與士官之間還設有準尉。

軍銜按獲得者的兵役狀況和所在部隊的專業性質,在橫向上又區分為不同的類別。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非經法律判決不得剝奪,不犯錯誤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條件的軍人退役後,在規定的場合有權著佩帶軍銜符號的軍服。

軍銜設定

軍官

將官:4星上將、中將、少將、準將;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準尉

準尉:5級、4級、3級、2級、1級;

士官

總軍士長

軍士長:1級、2級、3級;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

士兵:1等兵、2等兵、新兵(海軍3等兵)。

美軍

美利堅合眾國。面積937.26萬平方公里。人口3.1億。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武裝力量現役總兵力137萬,其中陸軍47.17萬,海軍37萬,空軍35.3萬,文職人員13.91萬,海岸警衛隊3.62萬。預備役人員90萬。

募兵制。

分類介紹

1775年,華盛頓親自設計了美軍第一個軍銜徽章符號。

1870年,一個單肩或雙肩的肩章系列軍銜符號被採用,肩章上出現了近代第一個將軍銀星標記。

1882年,上校肩章上開始使用鷹徽標誌。

在此後的10年中,其餘大部分現行的軍官軍銜符號相繼出現,但少尉仍是一個空白肩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始使用少尉肩章標誌符號。

美國的軍銜標誌及軍兵種勤務符號,種類之繁雜,形式之多樣,可算是世界之最。僅收集到的圖案就有近五百種,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種:

陸軍

新兵無標誌。二等兵和軍士的標誌符號佩帶在兩袖和頭盔上,等級用金色角線和弧線來區分。二等兵角線1條,一等兵角線、弧線各1條,下士角線2條,中士角線3條,上士角線3條、弧線1條。三級軍士長角線3條、弧線2條;二級軍士長角線、弧線各3條;一級軍士長角線、弧線各3條,中間鑲五星1枚。

準尉、尉、校官和將官根據服裝種類,在肩章或襯衣右衣領(將官在衣領兩端)、船形帽左側、頭盔正面和野戰服大檐帽上佩帶各種符號。準尉肩章飾銀色長方形圖案,上鑲1~4枚黑色方塊,區分一至四級準尉。少、中尉肩章飾長方形圖案。少、中校肩章飾械樹葉,少校金色,中校銀色,上校肩章飾銀鷹。將軍肩章飾五角銀星,準將至五星上將依次為1~5枚。肩章底色為草綠。

空軍

兵和軍士的標誌符號佩帶在衣袖上。圖案為白色弧形飾條上有一藍色圓圈,中鑲白色五星。等級以條紋數量區分。二等兵1條,一等兵2條;下士3條,中士4條,上士5條;三級軍士長6條;二級軍士長6條,加角線1條;一級軍士長6條,加角線2條。

準尉、尉、校級軍官和將官標誌圖案與陸軍同,只有肩章底色和準尉長方形中的方塊為天藍色。

海軍

根據服裝種類,兵和軍士的標誌符號佩帶在軍服和水兵服上衣左袖,軍官和將軍佩帶在肩章、軍服上衣袖、襯衣領和軍帽上。

水兵標誌為斜槓,三等兵1道,二等兵2道,一等兵3道,根據不同勤務,分為白、綠、紅、灰等色。

軍士和軍士長的標誌圖案為白鷹和兩個相交叉的錨,並以不同數量的紅色角線、白色五角星區分等級。下士、中士、上士依次為1~3條角線,三級軍士長為角線3條、弧線1條,二級和一級軍士長是在三級軍士長圖案基礎上增加五角星1枚和2枚。

海軍準尉肩章飾金條紋-一個不同寬度的長條帶,中鑲1~3道藍橫槓和豎線條,條帶上方有兩個相交叉的錨。海軍校、尉級官員肩章標誌為寬窄不同的金色條帶,條帶上面織橙黃色長方形圖案,上方鑲金色五角星,以不同數量的條帶區分等級。少尉寬頻1條,中尉1寬1窄,上尉2寬;少校2寬1窄,中校3寬,上校4寬。

海軍將軍肩章標誌為白色錨和五角星,以星數多少區分等級。

海軍陸戰隊的軍銜標誌,基本圖案與陸軍相同,只是準尉以下人員標飾的底色為紅色,二級軍。士長以上人員標誌中所鑲圖案與陸軍略有差別,三級軍士長至上等兵標誌的角線下增添兩支步槍交叉的圖案。 美軍軍銜

下尉(少尉)是一個黃色的槓,

中尉 一個銀色的槓

上尉 兩個銀色的槓,看起來象一截鐵路。

少校 少校是一片金色的葉子。

中校 一片銀色的葉子

上校 一直抓著一隻箭的鷹

準將 一顆星

少將 兩顆星

中將 三顆星

上將 四顆星(更高是五星上將,從二戰以後已經沒有五星上將的軍階

發展歷史

15世紀以前的世界各國軍隊中,只有官銜,沒有軍銜。軍銜與官銜的根本區別是把士兵納入了軍隊的等級體系,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進步。最初用軍銜代替官銜的變革,發生在15世紀一16世紀的義大利和法國等一些西歐國家。其原因是在這些國家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工商階級為了發展貿易,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王權,以打破封建割據。國王為了集中王權,需要工商階級的財政資助,於是,在這些國家出現了一個以保護貿易為交換條件、工商階級出資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國王通過稅收得到了雄厚的財源,僱傭國外的軍人建立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從此以後,僱傭軍成了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新的軍隊開始由大批僱傭軍編成,因為封建制度的瓦解,獲得了誰出錢就為誰服務的自由”。

美軍軍銜美軍軍銜

僱傭軍以步兵為主體,其成分大都是自由農民、市民、破產騎士、有產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於其他階層的普通人。僱傭軍的組織以連為基本單位,幾個連組成一個團。連的指揮官稱作上尉,副手稱中尉;團由稱作上校的軍官指揮,助手稱為軍士長,後來改稱少校。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等價交換、平等權利等資本主義的社會原則反映到了軍事領域,刺激著軍隊改變其官職的選拔制度:以出身門第世襲軍職的舊傳統破產了,建立起按勞績戰功獲得軍官職位的新制度。但是被選拔上來的這些非貴族的指揮官,由於沒有爵位可供標誌個人的身份,自己的榮譽、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會的保障,於是,這些平民出身的軍官們,強烈要求設立一種與其軍職相對應的階位稱號,來保障自己的社會地位。而這種要求也符合新興資產階級使用這些階層的力量來共同反對封建領主的政治利益。

這樣,終於導致了僱傭軍中原先的某些職務名稱,逐步轉變成為個人的階位稱號,職務則用“連長”、“團長”來命名。從而形成了軍隊職務與軍銜等級相對應的兩大體系,出現了包括軍官、士兵在內的軍隊銜級制度。

軍銜制度的出現,促進了軍隊的建設。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戰爭中,由於法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銜制度,“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大大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使得法軍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邊境出現,邊境城市便紛紛落入法國手中”。正因為軍銜制度對軍隊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逐步被世界各國軍隊所採用,400年來相沿不衰,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