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P-40戰斧戰鬥機

美國P-40戰斧戰鬥機

P-40不是當時美國最更先進的飛機,但可以較快地投產,價格也相當便宜。寇蒂斯公司P-40隻是在戰前設計的P-36“鷹”的基礎上將發動機由“雙黃蜂”星型發動機改為渦輪增壓的“阿里遜”V-1710直列發動機。原型機XP-40受到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好評,後者與1939年下達了524架的訂單,這也是美國政府自一戰以來給單個承包商下的最大一筆訂單。

美國P-40戰斧戰鬥機 美國P-40戰斧戰鬥機
P40戰斧式戰鬥機線條優美的 P-40 戰鬥機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 1934 年出現的 P-36 戰鬥機。1934 年 11 月,寇蒂斯公司開始著手設計一種懸臂式下單翼,向後收放的起落架和全金屬應力蒙皮結構的戰鬥機,寇蒂斯稱其為鷹式(HAWK)。在通過陸航隊的測試之後,便以 P-36 的編號投產,成為當時速度最快的美國戰鬥機。它的外銷型,霍克-75 大量銷往中國、法國、英國、芬蘭,二戰初期相當活躍。其中英國空軍稱這種飛機為“莫霍克”(MOHAWK)。
P-36C USAAF
1937 年 7 月美國陸航訂購了最初的寇蒂斯 XP-40 原型機,實際上是把第 10 架 P-36A(SerialNo 38-10)的星型發動機換成艾利森 V-1710-19 發動機(艾利森-13)而改型來的。用後機身下的散熱器進行冷卻。1938 年 10 月首飛。後來對此原型機作了修改,把散熱器向前移到發動機下面,外觀才與日後的 P-40 接近。軍械包括一挺 7.62 毫米和一挺 12.7毫米機頭機槍。
最初的 XP-40 機身後部下方有散熱器
修改過的 XP-40,擴大了機頭散熱器,並取消了腹部散熱器
雖然 P-40 不是當時美國最更先進的飛機,但可以較快地投產,價格也相當便宜。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和貝爾飛機公司的 P-38 和 P-39 直至 1941 年才能投入批量生產;而共和公司的 P-43 雖然有與 P-35 相似的機體,但必須等到的工廠擴建後才能投入生產。為了滿足法國的霍克-75 訂貨,寇蒂斯公司的工廠已經擴建過,因此在 1940-1942 年間,寇蒂斯生產了美國戰鬥機中的大部分。P-40 飛機基於已經批量生產的、經過實戰考驗的 P-36 機體,所以價格低、交貨快。當其他任何一種飛機交付 5 架時,它可能已經交付了 500 架。另一方面,洛克希德的 P-38 戰鬥機比同時期的美國戰鬥機,甚至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都要先進得多,但要經歷 4 年的時間後,才能真正擔負戰鬥任務。所以,P-40 成為美國唯一能大量裝備的主力戰鬥機。
陸航在 1939 年 4 月 27 日訂購了生產型的 P-40,綽號定為“戰鷹”(Warhawk)。首架 P-40 於 1940 年 5 月出現,裝一台 V-1710-33(艾利森 C-15)發動機。它與 XP-40 的區別是:在機頭上部有個很長的汽化器進氣口,並且徘氣管、散熱器和起落架做了一些改動。最初的 200 架 P-40,只有兩挺 12.7 毫米協調式機槍,在 4,570 米高度上的速度為 573 公里/小時。
1940 年末 32 驅逐機團裝備的 P-40
餘下的 324 架 P-40 生產很快被延誤,因為歐洲戰事吃緊,英國轉買了原先法國定購的 P-40 出口型 霍克-81A(英國稱之為戰斧式-Tomahawk),寇蒂斯公司要趕工生產。當 9 月重新安排生產時,這 324 架 P-40 飛機加裝機翼機槍,飛行員裝甲、油箱防護裝置這些戰時必需配備。
1940 年 9 月,開始交付英國 140 架霍克-81A-1(戰斧 I),除儀表和附屬檔案外,這些飛機與 P-40 相似。由於英國空軍對戰斧 I 性能失望,這些飛機大部分用作教練機。隨後又出現了 110 架帶飛行員裝甲、防彈玻璃風檔和自封油箱的霍克-81A-2(戰斧 IIA),並且在機翼內增加兩挺 7.62 毫米機槍,美國方面有 131 架 P-40B 於 1941年2月開始裝備航空中隊。
1941 年加拿大空軍的 Tomahawk Mk.I 編隊
最後出現的戰斧飛機是霍克-81A-3,兩挺 12.7 毫米機頭機槍、4 挺 7.62 毫米機槍、不同於 II 型的自封油箱以及一個197 升機腹油箱的掛架。英國獲得 930 架,稱為戰斧 IIB ,另外美國裝備了此標準的 193 架 P-40C。由於後期 P-40 因戰時改裝增加了重量,性能有所降低。
20 驅逐機團的 P-40B
移交給蘇聯的 Tomahawk Mk.IIA(P-40B)
英國的戰斧飛機最初是在中東投入戰鬥的。據報導,1941 年 6 月,它們擊落的第一批飛機是由敘利亞基地起飛的法國維希空軍的幾架美國馬丁“馬里蘭”飛機,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另外數百架戰斧飛機在英格蘭待命,當預計的德國入侵沒實現時,便派往其他戰區。有些在 1941 年 11 月到了土耳其;同時有 195 架成為援助蘇聯,成為在東線參戰的第一批美國飛機;另外英國移交給中國的 100 架 P-40C(戰斧 IIB),被部署在中國雲南,並由著名的飛虎隊用於抗擊日本,由於戰術得當,所取得的戰績比當時在菲律賓作戰的美國陸軍航空隊要好得多。1941 年 12 月 7 日,在夏威夷的絕大部分戰鬥機是 P-40B,面臨日軍飛機突然襲擊,僅起飛少數幾架飛機並擊落日本飛機,這是美國陸航所擊落的第一批日本飛機,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飛虎隊的 Tomahawk Mk.IIB(P-40C),著名的鯊魚嘴塗裝並不是陳納德首創,而是在北非作戰的英國空軍的創意
同時,1,150 馬力的艾利森 F(V-1710-39)發動機的發展,給改善這種戰鬥機的性能以一個新的可能。這種發動機原本專門為 1939 年 9 月 29 日訂購的寇蒂斯 XP-46 而發展的,這種飛機也是單座機,比 P-40 更緊湊,更小,機輪向內收起而不是向後收起;散熱器後移到小的開縫機翼下方,最初的技術條件有:空重 2,490 公斤,在總重 3,110 公斤時,4,570 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為 658 公里/小時。但後來由於重量的增加,產生了令人失望的結果。該設計預備裝兩挺 12.7 毫米機頭機槍、8 挺 7.62 毫米機翼機槍、29.5 公斤飛行員裝甲以及自封油箱,這些要求都是按照實戰經驗突出的火力和防護。陸航訂購了兩架原型機,為了加快進度和防止出現象中止 XP-38 研究的事故,其中一架(XP-46A)原型機交貨時沒有裝軍械。
XP-46
到 1941 年 2 月 15 日,XP-46 開始試飛時,陸軍已經決定了採用已經存在的 P-40 一種發展型替代 XP-46。因為一方面軍方對 XP-46 的性能不滿意,另一方面在這種嚴峻的時期,為了要生產一個全新的飛機,而中斷寇蒂斯的 P-40 生產線,似乎是不明智的。將 P-40 的機體裝上 P-46 發動機、內部防護和加強的軍械,才構成了最可行的方案。其實早在 1940 年 6 月 10 日,陸軍器材局就建議用一種改型的 P-40 代替 P-46。與此巧合的是,寇蒂斯在 1940 年 5 月就已得到英國的一個契約:安裝 V-1710-39 發動機的霍克-87A 小鷹(Kittyhawk),美國陸軍也在 1940 年 9 月訂購了這種飛機,編號為 P-40D。
Kittyhawk Mk.I(P-40D),由於更換了發動機,整個前部外觀變了樣
1941 年 6 月 22 日,第一架小鷹 I 飛機開始試飛,這種飛機與戰斧不同於:因為裝 V-1710-39 發動機,機頭變成另一種形狀。飛機上裝 79.5 公斤的裝甲、內部自封油箱容量 556 升,腹部可掛一個 197 升的副油箱或一枚 227 公斤炸彈。用 4 挺 12.7 毫米機翼機槍代替了機頭機槍。繼 20 架小鷹 I 之後,製造了 540 架裝 6 挺機翼機槍的小鷹 IA。
飛虎隊塗裝的 P-40E(Kittyhawk Mk.IA)
同時,寇蒂斯根據陸航的契約,為美國生產了 22 架裝 4 挺機翼機槍的 P-40D。後來,又根據 1941 年 2 月 18 日的一項命令,把軍械增加到 6 挺 12.7 毫米機翼機槍,備彈 281 發子彈,於是依該契約生產的其餘飛機都被編號為 P-40E。P-40E 一共製造了 2,320 架,包括有 1941 年 5 月 7 日訂購的 420 架 P-40E-1 和 1941 年 6 月 30 日按照租借法案分配給英國的 1,080架。1942 年初在蘇聯作戰的小鷹飛機,就是從租借英國空軍的訂貨中轉交過去的。
由於沒裝禍輪增壓器,艾利森發動機的高空性能不良,影響了 P-40 飛機的性能。所以,美國仿製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的帶雙級增壓器的“梅林”發動機,為改善 P-40 性能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1941 年 2 月 5 日,陸航訂購了一架裝帕卡德公司仿製的 V-1650-1“梅林”發動機的 P-40F飛機;一架 P-40D 也換上進口的“梅林’發動機,改型為 XP-40F 原型機,於 1941 年 11 月 25 日試飛。這種飛機在美國命名為戰鷹而英國命名為小鷹 II。裝“梅林”發動機的 P-40,可以根據沒有上部進氣口辨認來。實際上,陸軍航空隊的所有 P-40 飛機都稱為戰鷹。分配給英國的 250 架 P-40F 一架也沒有到達英國,其中 100 架交給了蘇聯,有些到了自由法國,其餘的都在沉入了海底。在北美航空公司的野馬飛機裝備以前,寇蒂斯在 1942 年製造了 1,311 架 P-40F,在 1943 年製造了 700 架相似的 P-40L,為減輕重量,有些飛機去掉了兩挺機槍、裝甲、一些燃油和部分設備。由於“梅林”發動機的供不應求,以致在服役的 300 架 P-40F、P-40L 飛機,在原來的發動機報廢后,只得改裝艾利森 V-1710-81 發動機,因而被重新編號 P-40R。
法國自由空軍的 P-40F,由於沒有上部進氣口,機頭顯得很乾淨
為了盡設利用裝在大部分的戰鷹飛機上的艾利森發動機,人們作出了不斷的努力。試驗的改型包括:YP-40F 和 XP-40G,前者有後移機腹的散熱器,發動機為 V-1650-1;後者是裝 P-40E 機翼的早期型 P-40。但沒有製造過 H 型或 J 型。XP-40K 飛機有光滑尖形機頭和裝在加厚了的機翼內的散熱器。但這種改裝究竟獲得什麼效果卻從未見報導。
有腹部散熱器的 YP-40F
如果按原計畫用 P-60 代替 P-40 的話,那么 1941 年 10 月 28 日定購的並打算租借給中國的 600 架 P-40K 飛機也許是該系列最後一種型別。因為當局擔心未經考驗的 P-60 會中斷生產,所以在 1942 年 6 月 11 日批准用另外 2,000 架 P-40(K、L 和 M 型)來代替原定的 P-60A。P-40K 和 P-40M,具有 P-40D 的機頭和加長的機身。1942 年 8 月首次出現的 1,300 架 P-40K 裝改進的 V-1710-73 發動機;而英國於 1942 年 11 月採用的 600 架 P-40 M 仍裝 V-1710-81 發動機。
英國的 Kittyhawk Mk.III(P-40K)
1944 年 3 月出現的 P-40N 飛機系列採用輕重量結構、改善了視界的座艙蓋和 4 挺機翼機槍。頭 400 架(P-40N-1)為高空戰鬥而卸掉一些裝備,成為最快的生產型戰鷹飛機。自 P-40N-5 至 P-40N-15 各批共 1,577 架是正常載荷的帶 6 挺機槍的飛機,它們都裝 P-40M 所裝的艾利森 V-1710-81 發動機。從 P-40N-20 至 P-40N-35 共 3,022 架飛機,都裝 V-1710-99 發動機,而且是 P-40N 飛機系列中生產的最多的型別。陸航還訂購了 1,000 架 V-1710-115 發動機的 P-40N-40 型飛機,但在生產 220 架後就中止了該契約。按租借法案交給英國的有 21 架 P-40K 和 595 架(幾乎是全部的)P-40M 飛機,這些飛機都稱為小鷹 II。其中有些用於地中海戰場,但大部分到了澳大列亞、紐西蘭和遠東英國空軍,另外英國還使用 586 架 P-40N 飛機。
P-40N,特別改善了後方視界
1944 年 4 月,對 P-40 作了一次比較根本的改進,改進後的飛機編號為 XP-40Q。這種飛機的特點是:裝 1,425 馬力 V-1710-121 發動機、四葉螺旋槳、翼尖切平、4 挺布置在機翼內的 12.7 毫米機槍、機翼散熱器、較長的機身以及全視界的水泡形座艙蓋。雖然有重大改進,但還比不上P-47和P-51,也就沒有投入生產。
XP-40Q,再稱其為 P-40 似乎不太妥當
當疲憊的 P-40 飛機生產線於 1944 年 12 月關閉時,已經完成了 13,738 架。陸軍航空隊 P-40 的數量在 1944 年 4 月達到最多 2,499 架。“當其它飛機可供使用時,繼續以 P-40 裝備部隊,是優先權處理不當的明顯標誌。”一些倒霉的大隊,在大戰結束時還使用這種飛機。
為什麼 P-40 生產持續這么久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起先在更先進的飛機可供大量使用以前還採用 P-40 是一個必須的權宜之計。在 1942 年,曾計畫用寇蒂斯的工廠來生產較好的飛機。但不知為什麼緣故,一種飛機也沒有生產出來;P-60 飛機的計畫停止了,只有少量的 P-47“雷電”代替P-40。因此 P-40 飛機還得繼續生產,當 P-40 的生產最後結束時,這家工廠生產的其它型驅逐機也都停產了,該工廠生產了二戰美國太多數的戰鬥機。
作為第二流戰鬥機、對許多部隊來說卻成為唯一選擇的 P-40、曾在許多前線作戰。戰鷹飛機在整個 1942 年和 1943 年間在北非作戰;而另一些則在阿拉斯加、澳大利亞、中國、爪哇、夏威夷、紐幾內亞和新羅門等地上空同日本人交鋒。中國和俄國飛行員也飛過這種飛機,雖然史達林抱怨 P- 40 在對德作戰中不像貝爾飛機公司的飛蛇那樣有效。然而一些美國飛行員卻喜歡這種寇蒂斯飛機的低翼載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