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NWLR-1電子偵察接收機

美國ANWLR-1電子偵察接收機,此設備(V)3型信號跟蹤數為300個發射源;資料庫:80個威脅源、300部雷達、1500個雷達模式、150個平台。WLR-1H(V)3型採用新型固定天線組和旋轉天線。前者可得到較粗的方位數據(採用單基線干涉儀技術)。

AN/WLR-1電子偵察接收機由美國哈瓦普工業公司(HarvarpIndustriesCo.)生產,於50年代末首次裝艦。該機一直不斷改進,有多種型號,目前仍裝備美艦和其他國家軍艦。
該機除天線以外,有九個射頻調諧器、超外差接收機和顯控台。顯控台上有耳機、頻譜顯示器、多線分析顯示器和測向顯示器。自動搜尋方式每個調諧器工作2s時間,全頻段需18~20s時間。WLR-1的頻率範圍為50MHz~10.75GHz。它的反應時間較慢。
此機配置有幾種全向天線和測向天線。最新的採用AS-1023型測向天線,可覆蓋300~1100MHz範圍。此天線外形為圓柱形,為背靠背反射體旋轉天線,轉速300r/min,置於天線罩內。
WLR-1G是WLR-1原型的最後一型,它採用了固態調諧器。
WLR-1H是由美國阿戈系統公司在80年代研製生產的,到1994年底生產的WLR-1H已超過100套。現有的WLR-1、WLR-1B、WLR-1D、WLR-1F和WLR-1G在用WLR-1H取代,WLR-1C現在改進為-1H。
WLR-1H是重新設計的一型。它包括六個頻段。它的頻率範圍為0.55~20GHz,所有頻段同時在100μs內進行電子調諧。信號是數位化的,在每個頻段可對三個信號進行去交錯處理。因此,WLR-1H可對許多發射源進行捕獲和分析。WLR-1H信號分析顯示器採用六線掃描(每個頻段一條線),並且在每個頻段可存儲多達八個頻率進行顯示。此設備工作範圍:脈寬1~50000μs,脈衝重複頻率20Hz~2MHz,頻寬20MHz。此設備對脈衝數據數位化並送入其存儲器。它的字母數字顯示器(50行,每行80個字元)顯示其發射源檔案、威脅告警檔案、發射源分類參數和選配的雷達/平台數據。此設備(V)3型信號跟蹤數為300個發射源;資料庫:80個威脅源、300部雷達、1500個雷達模式、150個平台。WLR-1H(V)3型採用新型固定天線組和旋轉天線。前者可得到較粗的方位數據(採用單基線干涉儀技術),另外還有左右舷天線。WLR-1H可與SLQ-32(V)4一起工作,用於航空母艦。
十六、美國AN/WLR-8電子戰接收機系統
AN/WLR-8電子戰接收機系統於70年代開始裝艦,後經多次改進,它由美國GTE西爾瓦尼亞系統公司研製生產。此系統共生產約45套,共有五型,有一套用於航母,其他用於美國核潛艇。在1990財年,一套WLR-8的典型單價為54.1萬美元。
WLR-8系統擔負頻譜掃描和對威脅源進行分析的任務。它能順序或同時掃掠50MHz~18GHz範圍內的任意雷達信號。它裝備在美國“三叉戟”型核潛艇和SSN688級核潛艇。
此機功能包括:自動測量信號抵達角,分析信號,判定信號參數:如頻率、脈衝重複頻率、調製類型、脈寬、脈幅、掃描率;對信號進行識別和分類;提供威脅報警,引導重點搜尋特定頻率範圍,把參數顯示在顯示器上或印在硬拷貝上。
WLR-8在整個頻率範圍內,有七個電掃倍頻程超外差射頻調諧器。另有三個備用調諧器,用來擴展頻段。低頻段採用變容管調諧,其他頻段均用YIG調諧。對重點威脅源採用可預編頻率搜尋方法進行優先處理,並具有同時對多個頻段內並行掃描的能力,從而截獲機率高,花費時間短。
該機配有西瓦爾尼亞公司PSP300和PSP200計算機各一台,前者用於系統控制、自動信號捕獲、分析以及檔案處理;後者控制硬體功能。
顯控台上的處理器控制調諧器,並在顯示管上顯示出狀態信息、威脅告警情況和系統參數等。另有五線顯示管,顯示幅度頻率等情況。
據認為WLR-8(V)2已不適應攻擊型核潛艇現代作戰的需要,因此在垂直發射型SSN688級艇上將擴展其頻率到40GHz,並能適應300萬脈衝/s的環境(原為200萬脈衝/s環境)。此次改進在90年代前期由ST研究公司(STResearch)進行。
十七、美國SSQ-72信號情報系統
SSQ-72(“傳統艦外”,Classicoutboard)信號情報系統是作為超視距定位項目的一部分,在1973年構想的,這個項目後來就導致“難制服的鷹”(OutlawHawk)項目以及“戰術旗艦指揮中心”項目的產生。系統由美國桑德斯公司(SandersInc.)製造,於70年代開始裝艦。開始計畫每個航母戰鬥群有兩套SSQ-72系統,因此為巡洋艦和驅逐艦訂購24套(對應12艘航母),此外還訂購了六套。裝備SSQ-72的艦為整個戰鬥群提供數據,它們之間以及與岸站間通過衛星聯繫。
SSQ-72系統由SRD-19信號情報測向機、SLR-16信號情報接收機和本艦監測站組成。它的第二階段項目增加用於目標識別的SLR-23和SYQ-8,SLR-23是J頻段電子測向器。
SLR-16接收機可自動尋找和截獲信號,並選取有用的信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對那些友方通信信號則不再去截獲分析。SRD-19天線工作在LF~VHF(低頻至甚高頻)頻段,它們套用了SWRI多極化技術,可用小天線測量較長波長信號的到達方向。SRD-19採用三組八個共24個小型甲板邊天線(LF/MF-HF)。這些天線包括標準通信天線(用於目標探測和基準:一組是10~30MHz倒錐形天線,一個10.7m(35英尺)2~30MHz鞭狀天線和兩個寬頻天線),還有一組Adcock(愛德考克)型甚高頻測向天線陣(偶極和交叉環形)布置在桅頂一層(見圖3.7-7)。
圖3.7-7AS-3112/SRD-19天線
十八、美國SSQ-108信號情報系統
SSQ-108(“艦外”,Outboard)信號情報系統是用於取代SSQ-72系統的。它由美國優利系統(Unisys)公司等公司研製生產,於80年代裝備使用。
SSQ-108系統裝備在約36艘選定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英國的22型和23型護衛艦和輕型航母也裝備SSQ-108系統。
此系統用於對敵信號源(通信信號)信息進行探測、分析和超視距定位。它分為兩型:
SSQ-108(V)1系統由SRD-19A測向機、SLR-16A信號情報接收機、OK-324/SYQ系統監視站(SSS)、本艦監測站(LMS)和戰術情報通信組成。
SSQ-108(V)2系統加入SLR-23自動窄帶截獲系統和OK-324/SYQ改進配件。
SLR-16A、SLR-23和LMS檢測和識別信號,SRD-19A為定位提供相當精確的測向信息。SSS提供與艦上作戰情報中心和其他情報系統(其他信號情報系統、岸基高頻測向網和“作戰測向”系統)的接口。
十九、美國SRS-1“作戰測向”系統
SRS-1“作戰測向”(CombatDF)系統是用於飛彈目標定位的系統。它由美國桑德斯公司生產,自1986年開始生產以來,該公司已向海軍提供22套設備。
此系統安排裝備在戰列艦、“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以及選定的驅逐艦和兩棲艦上。
SRS-1是SSQ-72/108系統的簡化(本艦)型。與SSQ-72/108系統相比,此系統沒有任何情報功能,而SSQ-72/108系統則主要是情報系統但兼有定位功能。SRS-1主要處理高頻通信信號並對其信息內容進行某些利用。SRS-1工作在一個較寬的頻帶,並且構想主要支持“戰斧”反艦飛彈工作。此系統的0型是一個基本的對通信信號階梯搜尋的信號捕獲和測向系統。1型加了一個模組化分系統,作為今後自動信號捕獲的基礎。前八套0型系統安排在1990年交付,還安排了一些補充訂貨。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SRS-1取代了SSQ-72,而SRS-1又大量被SSQ-108取代,更多的是訂購了SSQ-108系統。看來,這些情況反映了連通受到更大的重視(表現在有了JOTS“聯合作戰戰術系統”)以及超視距數據重要性日益增長,不但可將這些數據用於目標定位,還可用在其他的作戰方面。
二十、美國WLQ-4電子偵察系統
AN/WLQ-4“海蛹”(Seanymph)電子偵察系統的基本型在70年代開始裝艦,1984財年將其改進為WLQ-4E型。它是由美國GTE電子防禦系統公司研製生產的。此系統裝備在SSN-637“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艇上(見圖3.7-8)。1987年GTE公司接受1000萬美元契約重新改進WLQ-4用於SSN-21“海狼”級潛艇,並於1991年有3900萬美元契約生產此型設備。第一套新改進型WLQ-4(V)1系統在1994年左右交付,並裝備在“海狼”級潛艇上,最近GTE公司又收到4900萬美元的訂單,用於AN/WLQ-4(V)1的生產。
WLQ-4具有相當的信號收集和識別能力,有時可劃入信號情報系統。它可對雷達和通信信號自動搜尋、捕獲和進行信號處理,自動記錄和報告,對實時測量數據與一個外部系統來的輸入信息進行半自動相關,有AN/UYK-44計算機400000行源碼,在40個微處理器中有50000行可執行碼,系統具有對付新威脅源大的擴展能力。
圖3.7-8SSN-637潛艇上的WLQ-4系統
二十一、美國BLD-1測向系統
AN/BLD-1測向系統於1985年開始裝備使用,它是由美國里頓?阿梅康(LittonAmecom)公司生產的一種精確測向系統,用於探測和跟蹤海上、機載和陸上雷達威脅源。已有30套以上的BLD-1系統交付使用。1990年有1800萬美元契約繼續生產此產品,1991年7月又有780萬美元的後續契約。BLD-1裝備在SSN688“洛杉磯”級核潛艇,並裝備在SSN-21“海狼”級核潛艇
BLD-1測向系統採用相位干涉儀法測向,它利用其桅桿天線升到剛出水面情況下進行工作,可將得到的威脅源精確方位信息與其他探測設備的數據綜合,用於戰術監視和超視距定位。在SSN-21級艇上,它與WLQ-4(V)1電子偵察系統一起工作。BLD-1主要是測向設備,但也按要求提供頻率和脈衝重複頻率。它工作在兩個頻段,每個頻段有兩個接收機,它配有UYK-20計算機。BLD-1中套用了複雜的算法以解決天線在海水表面附近工作時存在的電波多徑傳播問題。
二十二、美國BRD-7通信測向系統
BRD-7通信測向系統是一部高可靠性、高性能、寬頻帶通信測向系統。它由美國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Lockheed Sanders lnc.)生產,於70年代開始服役,目前仍廣泛裝備使用,其中包括SSN637“鱘魚”級、SSN688“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目前,美海軍已購買100多套BRD-7系統。
BRD-7採用單脈衝測向天線,一般安裝在通氣管空氣引入桅桿頂部,BRD-7可與裝在潛艇通用潛望鏡上的電子偵察天線組相連工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