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政策研究

美國石油政策研究

第二章美國對石油的依賴與美國國內石油政策 第三節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演變 一、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特點

基本信息

作 者:王波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ISBN:9787501233083
出版時間:2008-03-01
版 次:1
頁 數:34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石油、天然氣工業

內容簡介

石油安全是美國石油政策的目標。美國石油政策是在國際石油體系的環境中發展演變的。一方面,它受國際石油體系的制約;另一方面,它又塑造著國際石油體系。後者是由美國在國際政治體系中霸權國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
國際石油體系中石油秩序的演變,經歷了由英國主導的強制秩序、到美國主導的強制秩序、到歐佩克主導的強制秩序、到有管理的自由市場主義秩序、再到美國霸權護持下的合作與規制秩序等幾個主要階段。
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受國際和國內兩種因素的制約。在國際上,國際石油秩序是否為美國所控制,即美國對石油供應和價格規則的掌控能力,是影響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主要變數。在國際石油供應緊張、石油供應中斷危險增大、油價高且波動較大時,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強調節能、開發新能源、減少對石油依賴的傾向就增強。在國際石油環境寬鬆、石油供應充足、油價低且平穩時,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中對節能和發展替代能源的政策就會放鬆,對石油的依賴就會增強。美國石油的自給能力、對石油的消費習慣、國內不同利益集團的衝突等因素成為影響美國石油政策的主要咬量。美國國內石油資源的減少和產量的下降、美國經濟和美國人生活方式對石油的依賴是美國難以改變對進口石油依賴的兩個重要的客觀因素。美國利益集團(石油消費者、石油生產者等)通過對國會和行政部門的影響對國內石油安全政策形成嚴重的制約,成為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不連續、對進口石油依賴加深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對進口石油依賴加深難以避免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的國際石油政策成為保障美國石油供應安全的重心。美國保障國際石油安全的政策,可以分為對石油消費國的政策和對產油國的政策兩個方面。
與西方石油消費國的合作是美國國際石油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美國與西方石油消費國的合作主要是以美國國際石油公司為工具保障它們的石油供應安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與西方石油消費國的合作目標轉變為維護集體石油供應安全,尤其是美國本國石油安全。國際能源機構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建立的西方石油消費國聯盟機構。該機制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艱難合作階段後,逐步走向成熟,成功地實現了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危機的目標,成為美國石油安全的重要保障。
美國確保國際石油供應安全的另一個方面是對產油國的政策。地緣接近和地緣分散化原則是美國對產油國政策的重要原則。西半球與美國特殊的地緣關係使它成為美國石油供應安全的基礎,西非、裏海地區和俄羅斯也是美國石油安全供應多元化的地區。
美國對歐佩克的政策,經歷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對抗階段和冷戰後的對話和合作階段。在對抗階段,通過市場力量削弱歐佩克對市場的控制和通過發展與主要歐佩克成員國的相互依賴關係來影響歐佩克的石油政策是美國的主要政策手段。在對話和合作階段,美國與歐佩克在維護石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取得共識,並建立了合作機制。
波斯灣地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是影響美國和世界石油供應安全的最大變數。該地區複雜的政治和安全環境,是造成世界石油供應中斷和價格不穩的最重要因素。美國減少對石油依賴,發展與石油消費國合作和執行石油供應地區多元化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應對該地區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鑒於歐佩克中最有影響力的產油國大都集中在波斯灣地區,美國對影響歐佩克政策的關注點也集中在波斯灣地區。
美國政府控制和影響波斯灣地區產油國的政策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友好產油國的經濟相互依賴和安全保護政策;另一類是對敵對產油國的經濟制裁和軍事遏制政策。美國對阿以衝突的政策受石油因素影響但又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石油因素,是美國實現在該地區石油利益的一個重要障礙。

作者簡介

王波,1971年生,河南新野人。1994年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獲文學學士;2003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獲法學碩士;2006年畢業於外交學院,主修中美關係和美國外交,獲法學博士。現任教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政治系。教學和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中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政治與外交、國際關係理論、能源與環境政治等。

目錄

導論:石油安全與美國石油政策
一、研究的主題與意義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
四、論文的創新點和難點
第一章 國際石油體系
第一節 國際石油體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 國際石油體系的發展演變
一、英國主導的石油秩序:1918—1939
二、美國主導的壟斷寡頭石油秩序:1939—1973
三、歐佩克主導的國際石油秩序:1973—1985
四、有管理的自由市場主義石油秩序:1986—1998
五、美國霸權護持下的合作與規制雛形:1999—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美國對石油的依賴與美國國內石油政策
第一節 美國能源形勢概述
一、美國能源消費的總體形勢
二、石油在美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位置
三、美國石油消費和生產關係的變化
四、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
第二節 美國對石油依賴的主要因素:汽車與石油消費
一、美國交通運輸部門對石油的依賴
二、汽車工業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三、高油耗的大型轎車與SUV消費
四、汽車與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第三節 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演變
一、美國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特點
二、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國內石油安全政策:進口石油配額政策
三、20世紀70年代的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石油安全與國內政治的衝突
四、20世紀80年代的國內石油安全政策:自由主義主導的政策
五、20世紀90年代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削弱
六、21世紀初國內石油安全政策的加強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美國國際石油政策
第一節 美國國際石油政策概述
一、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美國的國際石油政策:盟國的石油安全保障
二、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的國際石油政策:美國的石油安全保障
第二節 美國與西方石油消費國的石油安全合作政策
一、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危機合作政策
二、第一次石油危機後以國際能源機構為框架的機制化合作政策
第三節 美國的國際石油供應多元化政策
一、對西半球的石油政策
二、對西非的石油政策
三、對裏海地區的石油政策
四、對俄羅斯的石池政策
第四節 美國對歐佩克的政策——從對抗到合作
一、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對抗政策
二、冷戰後的對話與合作政策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案例分析:美國對波斯灣地區產油國的政策
第一節 美國對波斯灣地區的石油政策
一、波斯灣地區對美國和世界石油安全的重要意義
二、對波斯灣地區的石油政策
第二節 對波斯灣產油國的經濟政策
一、對友好產油國的經濟相互依賴政策
二、對敵對產油國的經濟制裁政策:以伊朗為例
第三節 美國對海灣產油國的安全政策
一、對海灣產油國安全政策的內容和影響因素
二、對友好產油國的安全政策:以沙特為例
三、對敵對產油國的安全政策:以伊拉克為例
第四節 阿以衝突政策對美國石油安全的影響
一、阿以衝突政策對美國石油安全的影響
二、石油因素在美國阿以衝突政策的作用
三、非石油因素對阿以衝突政策的影響和對石油安全的損害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