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師號航空母艦

拳師號航空母艦

拳師號航空母艦(CV—21),是美國海軍第五艘以“拳師”冠名的艦隻,是美海軍“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第11艘,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1944年12月14日建成下水,1945年4月16日正式投入服役,艦長為史密斯上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27,100噸 滿載排水量 36,380噸 全長 整體:888呎 水線:820呎 全寬 整體:147.6呎 水線:93呎 吃水 26呎 滿載:27呎6吋 動力 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功率 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最高速度 33節 續航距離 設計: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乘員 設計:2,631人 艦載機 設計: 36架F6F 36架SBD 18架TBF 3座升降台 2座彈射器 武器裝備 設計:4門2聯裝5吋/38火炮 4門單管5吋/38火炮 8門4聯裝40毫米機炮 46挺20毫米機炮 裝甲 機庫:2.5吋 防護甲板:1.5吋 裝甲帶: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揮塔:1-1.5吋 舵機:2.5吋 拳師號航空母艦
拳師號航空母艦 (CV-21)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 航空母艦 ,為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的十三號艦,亦是美軍第五艘以拳師為名的 軍艦 。艦名源自1812年戰爭中,美軍企業號透過正面海戰俘獲的英軍戰艦拳師號。部分水兵亦暱稱拳師號為忙蜂(Busy Bee)。在非官方的稱呼上,拳師號亦是長艦體埃塞克斯級的四號艦。 拳師號在二戰結束前數個月服役,故此未能趕上參與戰鬥。戰後拳師號未有退役,並多次參與韓戰,稍後則在越戰擔任輔助角色。退役後拳師號被出售拆解。除CV-21外,拳師號亦曾被賦予CVA-21、CVS-21及LPH-4艦身編號。

建造歷史

拳師號航空母艦(Boxer)由紐波紐斯船廠建造。1943年9月13日開工,1944年12月4日下水,1945年4月16日服役。服役時恰逢太平洋戰爭結束,該艦並沒有因此轉為預備役。

韓戰時首戰參加了1951年9月15日的仁川登入作戰,前後共參加了四次作戰航海行動。

1952年8月爆炸受損。1955年11月15日重新設計改裝為反潛航母(CVS 21)。1959年1月30日重新設計改裝為兩棲攻擊艦。1962年進行了FRAM II延壽改裝。

1969年12月1日退役。1971年2月被賣出拆毀。

結構配置

建造標準

1944年12月14日“拳師”號下水時的場景 1944年12月14日“拳師”號下水時的場景

拳師號是長艦體埃塞克斯級的四號艦,建造配置以提康德羅加號為標準,比原型埃塞克斯級擁有較長艦身,及較佳的防空炮配置。島式建築及彈射器亦在建造時更新。

拳師號的龍骨在1943年9月13日置放,並在1944年12月14日,於1945年4月16日服役。

拳師號未有參與SCB-27及SCB-125改建。由於艦隊需要航母替補,故拳師號等未參與二戰的新航母泰半留在現役,讓先服役的埃塞克斯級優先進行改建。這批新航母因此有機會參與韓戰。

結構性能

拳師號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為27100噸,長度270.6米,寬度28.3米,吃水8.7米;甲板厚度457毫米,機庫甲板厚度763毫米,水線以下艦體厚度1220毫米;推進系統為齒輪傳動渦輪機(4軸),機械功率15000軸馬力,航速33節;武器裝備為127毫米火炮12座,40毫米火炮32座,20毫米機關炮46座;載機82架;兵員編制為3448人。

艦載機

拳師號起初以F6F、SBD及TBF為主。韓戰時期機隊主力為F4U、F9F、F2H、A-1及A-4,反潛航母時期後則以S-2反潛機為主,E-1預警機為輔。最後改為兩棲突擊艦時,則搭載西科斯基H-34直升機

服役情況

二戰後

1953年7月1日,拳師號的水兵清理後部跑道,預備回收飛機。仔細查看艦艉,可見艦名”Boxer”字眼。前方兩艘艦隻,分別是新澤西號戰艦,及另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1953年7月1日,拳師號的水兵清理後部跑道,預備回收飛機。

拳師號下水及服役後,在美國東海岸進行適航測試。太平洋戰爭在8月15日結束,拳師號則在同月抵達西岸聖迭戈,並加入太平洋艦隊

9月,拳師號在西太平洋進行巡邏,並先後訪問了日本、沖繩島、菲律賓及香港,在1946年9月10日返回聖迭戈,並留在西海岸執勤,或進行飛行測試。1948年3月10日,一架FJ-1戰機在拳師號降落,亦是首架在航空母艦降落的噴射機。

1949年1月13日至2月25日,拳師號到阿拉斯加州進行寒冷作戰測試,然後經珍珠港,到聖迭戈進行維修。

韓戰

一次巡航-仁川登入

1950年1月11日,拳師號再被派到西太平洋,期間訪問了仁川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在仁川期間,李承晚曾登艦參觀。6月13日拳師號返回母港聖迭戈,並預備在8月30日進入船廠大修。但僅在12日後,北韓軍隊越過三八線,突襲韓國,原訂大修取消,拳師號艦員限令數日內返回。6月26日,太平洋艦隊被派到台灣海峽警備,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稍後則授權派兵。

拳師號在7月8日到阿拉米達搭載戰機及補給品,然後又到船廠進行10日的緊急維修。8月24日拳師號出發,經珍珠港到日本補給。

9月14日,拳師號由佐世保市出發,前往會合艦隊。艦隊尚有福吉谷號及旗艦菲律賓海號。次日,拳師號一個減速齒輪損壞,令一個螺鏇槳無法運作,航速減至26至28節。經過評估,海軍下令拳師號先行執勤,最後才進行修理。

次日,仁川登入開始。當日下午,拳師號等航空母艦先進行登入前轟炸,並持續提供空中支援。20日,拳師號開始深入內陸轟炸,並摧毀了平壤的發電廠。10月2日,拳師號前往橫須賀短暫休整,再在13日返回戰場。此行雷伊泰號及普林斯頓號加入戰鬥。拳師號執勤至23日,將部分飛機轉移到其他航空母艦,然後返回橫須賀。僅在兩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向聯合國軍隊發動突襲,中國加入韓戰。11月11日,拳師號返抵美國,隨即進行原訂的大修。12月23日,鮑勃·霍普在拳師號進行了首次艦上全國廣播,慶祝將至的聖誕節。

二次巡航-中國介入

韓戰期間,一架HO3S=1直升機正準備在“拳師”號上降落 韓戰期間,一架HO3S=1直升機正準備在“拳師”號上降落

1951年3月2日,拳師號開始第二次韓戰巡航,並在3月26日接替福吉谷號。稍後艦隊接連攻擊多個城市,並集中切斷橋樑及鐵路,同時轟炸了元山市城津市的艦隻。美軍頻繁出擊,在4月5日單日執行了81次攻擊任務。當日北韓飛機則偽裝成引導機,試圖誤導美軍飛機轟炸陸戰隊的灘頭陣地,但被美軍識破。6日後,麥克阿瑟因故被杜魯門解職,由李奇微接任總司令。4月19日拳師號到橫須賀短暫休整。

拳師號在30日重返戰場。5月17日,新澤西號加入艦隊,進行陸上轟擊。好人理查號則在30日接替菲律賓海號。拳師號到6月2日才撤出戰場,到橫須賀整修。這一個月之間,拳師號共執行了1,899次空襲任務,更曾在單日內執行111次,彈射器等亦要特別進行維修。此間中國志願軍被逐步逼回三八線以北。

6月17日,拳師號與艦隊會合,恢復轟炸。7月6日,拳師號與好人理查號再對元山市發動大規模空襲,拳師號更執行了133次空襲任務。當艦隊繼續進行空襲時,交戰雙方在10日曾進行停火談判,但最終失敗。7月15日拳師號再到橫須賀休整。整月戰鬥,拳師號執行了1,992次戰鬥。

7月28日,拳師號接替好人理查號,繼續執勤。8月18日,聯合國軍再次向北韓發動攻勢。但當日艦隊卻撤向東北,以迴避颱風瑪琦(Typhoon marge)。22日艦隊恢復攻擊,當日拳師號返回橫須賀,由埃塞克斯號接替位置。此間拳師號執行了1,276次空襲任務。

9月5日,拳師號再與艦隊會合。2日後拳師號的機隊在單次攻擊下摧毀了10條主要橋樑。16日埃塞克斯號發生降落意外起火,拳師號派出直升機救起墮海水兵,並接收了部分飛機。10月3日,拳師號撒返橫須賀,並在10月24日回到美國母港整修。此間拳師號執行了1,883次空襲任務,而次日交戰雙方在板門店開始漫長的停火談判。

三次巡航-停火談判

1952年2月8日,拳師號離開聖迭戈,經珍珠港及橫須賀,在3月31日與艦隊會合。停火談判雖在進行,戰鬥未有因此緩和。拳師號繼續空襲,並接連摧毀多間貨倉,在4月30日返回橫須賀,共執行1,763次空襲。

5月14日,拳師號與艦隊會合,並在25日與其他機隊攻擊了清津市。此次執勤僅半個月,在26日撤返橫須賀。

6月11日,拳師號再返回戰區,開始空襲興南市。稍後艦隊在6月23日進行聯合行動,派出208架戰機,接連轟炸了赴戰郡、豐山郡等地共13座水力發電廠,並摧毀當中11座,令北韓連續兩個星期停電。拳師號共派出53架戰機,只損失1架F4U,但機師被直升機救起。7月6日拳師號與菲律賓海號一同返回橫須賀,並在船廠進行維修。

8月4日,拳師號與艦隊會合,恢復作戰,並在5日執行了118次戰鬥任務。但6日左弦機庫一架飛機油缸爆炸,並接連引爆其他飛機油缸及武裝,迅即波及整個機庫。當時機庫至少停泊了58架裝滿燃料、全副武裝的飛機。滅火隊由2號升降機到機庫救火,而500磅炸彈及機槍的彈藥開始爆炸,63人被迫跳海,由附近巡洋艦及直升機救起。此時濃煙已遍布全艦,大火更逐漸蔓延至引擎室,但最終受控。甲板人員則拆卸飛機上所有彈藥,全部拋入大海。大火於4至5小時後撲滅,但相對嚴重火災,傷亡則顯然較為輕微:8人死亡、1人失蹤及2人受傷,另外70人吸入過量濃煙,18架飛機被毀。所有跳海水兵都被救起。

拳師號被迫返回橫須賀進行緊急維修。8月25日,拳師號重返戰鬥。期間拳師號曾多次彈射遙控駕駛的F6F-5K,用作轟炸橋樑。9月4日,拳師號與埃塞克斯號一同返回橫須賀,並在9月26日返回美國母港。10月1日,拳師號被重分類為攻擊航母(CVA)。

四次巡航-停戰

己重編為反潛航母的拳師號,未有進行SCB-125改建。艦艏仍為開放式,且沒有斜角飛行甲板。艦上停泊了S2F-1反潛機及西科斯基H-34直升機。攝於1956-1957年。 己重編為反潛航母的拳師號,未有進行SCB-125改建。艦艏仍為開放式,且沒有斜角飛行甲板。艦上停泊了S2F-1反潛機及西科斯基H-34直升機。攝於1956-1957年。

1953年3月30日,拳師號離開美國,最後一次參與韓戰,並在5月12日與尚普蘭湖號等會合。拳師號持續進行空襲至6月19日,再到橫須賀進行休整。

7月4日,拳師號返回日本海參戰。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美軍攻擊任務隨即中止。次日艦隊在海上會師,當時艦隊共有六艘航空母艦,包括拳師號、普林斯頓號、尚普蘭湖號、約克城號奇爾沙治號奧里斯卡尼號。稍後艦隊在朝鮮半島海域進行演習及訓練,以作警備。

8月9日,拳師號前往香港休整,在16日抵達,並讓水兵登岸3日。稍後拳師號再到佐世保,並進入橫須賀的乾船塢修理。9月20日,拳師號與約克城號到台灣海峽作短暫巡邏,然後返回佐世保,並在外海進行飛行演習。11月11日,拳師號返回美國,於28日抵達聖迭戈。

反潛航母

拳師號在1954年3月3日再到西太平洋巡邏。期間法越戰爭以法軍撤退結束,拳師號到北部灣一帶進行警備,至10月11日返抵美國。
拳師號再於1955年6月3日到西太平洋巡邏,先後訪問了橫須賀、佐世保、菲律賓、香港及關島。11月15日,拳師號被重分類為反潛航母(CVS)。1956年2月3日拳師號返抵母港,進入船廠進行改建。

7月9日,拳師號再次前往太平洋。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拳師號縮短在香港的休假,前往中東進行警備,在1957年1月30日返回美國。

1957年10月起,拳師號開始為海軍進行兩棲突擊艦作戰測試,然後準備參與核試硬餅乾行動(Operation Hardtack I )。

1958年2月15日,拳師號前往珍珠港,再到比基尼環礁預備核試。4月28日起,美軍開始在埃尼威托克等地進行數十次核試,拳師號擔任觀測艦隊的旗艦。10月14日,拳師號返回聖迭戈,在24日經巴拿馬運河,於11月1日抵達諾福克,加入大西洋艦隊。這次也是美國大型航空母艦最後一次橫過巴拿馬運河。由於闊度所限,超過110呎寬的艦隻無法通過運河,新型航空母艦全部超過此限。而埃塞克斯級在加上斜角飛行甲板後,亦無法通過。沒有改建的埃塞克斯級亦先後再被重分類,不再屬於航空母艦。

兩棲突擊艦

1969年10月1日的諾福克軍港,只停泊了一艘航空母艦,而非兩艘。右邊是前航空母艦拳師號:當時己改為兩棲突擊艦,甲板畫滿直升機停泊位置,並將在2個月後退役除藉。而左邊是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利堅號,碩大與深色的表面,與拳師號成強烈對比。 1969年10月1日諾福克軍港,只停泊了一艘航空母艦,而非兩艘。右邊是前航空母艦拳師號:當時己改為兩棲突擊艦,甲板畫滿直升機停泊位置,並將在2個月後退役除藉。而左邊是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利堅號,碩大與深色的表面,與拳師號成強烈對比。

1959年1月30日,拳師號被重編為兩棲突擊艦,編號改為LPH-4。進行重編的還有普林斯頓號與福吉谷號。

稍後,拳師號主要在地中海一帶巡邏,並繼續實驗兩棲突擊艦戰術。1961年,爆發豬灣事件,古巴卡斯楚政權與美國關係日差,拳師號加緊在加勒比海巡邏,並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中,加入封鎖古巴。

1963年2月,拳師號到多米尼加,參加胡安·布希(Juan Bosch)的總統就職典禮,但同年9月布希政權卻被推翻。

1964年8月29日,拳師號被派到海地與多米尼加,救援颶風克利奧(Hurricane Cleo)的災民。稍後拳師號到西班牙,與北約艦隊進行大規模兩棲作戰演習,由約翰·麥凱恩指揮。此時,多米尼加局勢日漸不穩。為防古巴介入,林登·詹森下令派海軍陸戰隊到多米尼加。1965年4月27日,拳師號與抵達多米尼加,撤走逾千名美國人,在6月29日回到諾福克。

此後,拳師號在8月暫時用作飛機運輸艦,搭載了203架直升機、6架定翼機及1,200士兵,前往越南。9月9日,拳師號在金蘭灣軍事基地卸載定翼機,再到歸仁卸載直升機等物資。稍後拳師號訪問了菲律賓、香港、那不勒斯及巴賽隆納,於10月28日返回諾福克。

1966年2月,拳師號被委派太空任務,負責回收阿波羅計畫的AS-201測試太空艙。2月16日,土星1B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升空,太空艙在26分鐘後返回地球,由拳師號打撈。

同年3月,拳師號再被派往回收雙子星8號太空艙,取代因颶風受損、正在修理的胡蜂號。由於太空艙在進行太空對接後意外鏇轉,被迫提前返回,故此未有在加勒比海降落,而改在沖繩島以東海域。

拳師號稍後回到諾福克,並再次搭載直升機前往越南。4月26日拳師號抵達卸載,再訪問那不勒斯、帕爾馬、馬略卡及羅塔(rota)。

1967年,拳師號進行了大型維修,包括重鋪飛行甲板及耐火物料、更換鍋爐接管及電腦系統。同年11月,拳師號在紐奧良開放參觀,超過9,000人登艦。

1968年至1969年,拳師號在加勒比海進行人員考核,並訪問了中美洲多個國家,未再進行遠洋巡行。

退役

 1969年12月1日,拳師號正式退役,艦名同日從海軍名冊上剔除。稍後海軍將拳師號出售。1971年3月13日拳師號被海軍賣出,於新澤西州拆解。

榮譽

在韓戰中,拳師號共獲得8顆戰鬥之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