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側柏

美國側柏

美國側柏,具芳香味﹐木片齧咬具甜中帶苦味。產於南阿拉斯加海岸區﹐大不列顛哥倫比亞、華盛頓州、奧勒岡及加利福尼亞及北蒙他那州。

簡介

美國側柏美國側柏
產地 南阿拉斯加海岸區﹐大不列顛哥倫比亞、華盛頓州、奧勒岡及加利福尼亞及北蒙他那州(東部為限)。
芳香味﹐木片齧咬具甜中帶苦味。 厚約1/2~1英吋﹐纖維質﹐交錯薄龜裂﹐老齡木呈赤褐或灰褐色。 邊材色澤近白色﹐寬幅窄﹐心材赤色﹐桃褐或暗褐色﹐並時常有顏色不規則混雜﹐呈現略髒的感覺。 木理通直﹐年輪寬幅均一﹐木肌中庸或略粗。軟木﹐(生材比重0.31﹐絕乾比重0.33)﹐春材與秋材的分野不連貫。
木瓦(在美國超過95%的屋頂瓦是採用此種木材﹐是取其耐朽性、加工性及重量輕之優點)、電線桿、相框、室內裝黃材、造船料、鏇切單板。

側柏葉

【植物形態】側柏(《藥性論》)又名:(《詩經》),扁柏(《滇南本草》),崖柏、香柏、黃心柏、扁松、雲片柏,松蟠、片松、喜柏。

美國側柏美國側柏
綠喬木,高達20米,直徑可達1米。樹冠圓錐形,分枝多,樹皮紅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小枝扁平,呈羽狀排列。葉十字對生,細小鱗片狀,緊貼於小枝上,亮綠色,端尖,背有凹陷的腺體1個。雌雄同株,雄球花多生在下部的小枝上,呈卵圓形,長2~3毫米,具短柄,有5~10對雄蕊;雌球花生於上部的小枝上,球形,無柄,直徑3~4毫米,鱗片3對,有時4對,下面2對下半部肉質突起,基部各生有2個直立胚珠,球果卵圓形,長1.2~2.5厘米,肉質,淺藍色,後變為木質,深褐色而硬,裂開,果鱗的頂端有一鉤狀刺,向外方捲曲。種子橢圓形,無刺,淡黃色,質柔軟,長0.5厘米,徑0.3厘米。花期4月。果期9~10月
喜生濕潤肥沃的山坡。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皮(柏根白皮)、樹枝(柏枝節),種仁(柏子仁)、樹脂(柏脂)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西藏地區所用的側柏葉,為喜馬拉雅柏木和曲枝柏的葉。上述植物的種仁,在當地亦作柏子仁入藥。

【採集】夏、秋採收,剪取小枝,晾乾。

作用

【藥材】乾燥枝葉,長短不一,分枝稠密。葉為細小鱗片狀,貼伏於扁平的枝上,互動對生,青綠色。小枝扁平,線形,外表棕褐色。質脆,易折斷。微有清香氣,味微苦,微辛。以葉嫩、青綠色,無碎末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化學成分】葉含揮髮油0.6~1%,中含側柏烯、側柏酮、小茴香酮、蒎烯、石竹烯等;黃酮類中有香橙素、槲皮素、楊梅樹皮素、扁柏雙黃酮、穗花杉雙黃酮等。新鮮側柏葉的粗製總黃酮含量為1.72%。還含鞣質、樹脂、維生素C等

【藥理作用】提取物對小鼠有鎮咳(氨水法)、祛痰(酚紅法)作用。對其有效成分進行了分離,所含之醇性皂甙祛痰作用較強,其鎮咳成分可能為一種酚性甙。對豚鼠的致喘無明顯保護作用(組織胺噴霧法),但能舒張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並可部分阻斷乙醯膽鹼的作用,不能解除乙醯膽鹼之致痙作用。葉中所含之黃酮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顯鎮咳作用,20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及1000毫克/公斤口服有明顯祛痰作用。葉中的有效部分提取物Ⅱ號(醋酸乙酯提取物)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顯鎮咳作用,100及200毫克/公斤有明顯祛痰作用。

可協同戊巴比妥鈉之麻醉作用,明顯減少動物之自主活動,故有中樞鎮靜作用。此外,可舒張離體腸段平滑肌,且可明顯解除組織胺與乙醯膽鹼所致腸痙攣,事先給予則可阻斷兩者之致痙作用。還可明顯擴張兔耳血管,降低血壓(麻醉貓)。

醇浸劑(1:180000)在試管中對結核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較水煎劑強1800倍,且與異煙胼有協同作用。對肺炎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側柏葉、小葉冬青複方對肺炎歡球菌、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及甲型鏈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側柏葉煎劑1:40對京科68-1型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中所含之側柏酮在其對動物無害的劑量(1~10毫克/公斤)時,既不影響大鼠的自發活動,也不改變其後天學得的行為(只是使此種行為更加協調),很大劑量也不影響大腦皮層的呼吸活動。小白鼠口服60克/公斤,觀察72小時,未見死亡,腹腔注射水煎劑半數致死量為15.2克/公斤,水煎劑醇沉澱後的製劑則為30.5克/公斤,毒性不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