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書

羊皮書

羊皮書,用羊皮紙或羔皮紙作材料製成的最原始的一種圖書。亦稱羊皮文稿。從 15世紀中期起,被紙張製成的印本書取代。現代仍有極少量特殊用途的羊皮書。

簡介

用羊皮紙或羔皮紙作材料製成的最原始的一種圖書。亦稱羊皮文稿。由古代中東地區的帕加馬人發明。羊皮書即由拉丁文“帕加馬”轉意而成。傳說在帕加馬帝國的歐邁尼斯二世(公元前197~前159)時期,帕加馬人因埃及人停止供應紙莎草紙而被迫發明羊皮紙。羊皮紙取材於綿羊、山羊、羚羊之皮去薄製成。後出現的羔皮紙是用小牛或其他動物的皮精製而成,質地比羊皮紙好。

出版背景

西方學者認為羊皮書產生於公元前 8世紀左右。已知較早的羊皮書卷是公元前6 ~ 前4世紀成書的《波斯古經》。全書21卷,約35萬字。羊皮書最初是書卷型。公元 2~4 世紀逐漸演變為書本型。由於它較紙草書卷更耐用和保存,在 4世紀時最終取代紙草書卷,成為手抄本的標準形式 。從 15世紀中期起,被紙張製成的印本書取代。現代仍有極少量特殊用途的羊皮書。

羊皮書 羊皮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