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燈

羊燈

羊燈,是指做成羊的形狀的燈具。由於羊性溫順善良,中國人很早就賦予它吉羊之美稱。從古至今,從實物燈具到裝飾燈具,羊燈形制爭奇鬥妍,精彩紛呈。

實物羊燈

由於羊的自然屬性溫順善良,人們很早就賦予它吉祥之美稱。比如,在占文字中羊字通祥字,“吉羊”也就是吉祥。羊也是食中之上品,在古文字中從羊的字大都與美食有關,商周時期羊以吉祥物形象而被人們所崇尚,而且以羊為裝飾題材的青銅禮器也比較多,從造型到紋飾都相當精美,如著名的四羊方尊、雙羊尊等。到了漢代以羊為型的物品極多,小到不同質地的隨葬明器,大到王陵墓前的石羊刻。羊也是財富的象徵,《詩經·小稚·無羊》:“準謂爾無羊?三百維群。”
古代出土文物中,羊燈多種多樣,下列羊燈
西漢銅羊燈
只是其中代表。
西漢銅羊燈,通高11.8cm,寬14.5cm。
銅羊燈雕作立角羊形,身體渾圓,四肢直立,昂首凝目,憨態可掬。羊背設計成可活動的燈盤,羊體中空用以儲存油脂。中國古代“羊”與“祥”通用,以羊形作燈象徵吉祥。
漢代的燈主要以脂膏為燃料,一般是動物或植物的油脂。使用時將燈炷縛成束浸在脂里點燃照明,古人稱其為“膏燭”。燈炷以剝去麻皮後的麻秸即麻枲(音喜)製成,將其置於燈盤中。
青銅臥羊燈,通長12.5厘米,通高12.5厘米,寬7.0厘米,重340克。
1993年2月,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漢墓出土了一件設計精巧、造型美觀的青銅羊燈,它塑造了一隻憨態可掬跪臥狀的山羊形象,既是一件日用燈具,又是一件工藝品。羊形體肥碩,腹腔中空,四肢跪臥,昂首,口微張,目視前方,鬍鬚下垂,雙角盤卷,神態安詳憨厚。羊燈設計巧妙,其燈盤是將臥羊背部水平切割至頸部,然後將切割開的羊背翻轉到羊的頭頂上形成羊頂燈盤,羊身體的其餘部分成為自然的燈座,而中空的腹腔作盛油器。在羊的後腦安裝了一連線活動扣件,使羊背可以上下自由翻轉。通體裝飾花紋,其背部即燈盤部位刻劃了規整的斜格紋,四肢及羊臥姿的褶皺處則刻劃有流暢的短線條,通體戳刻斜點紋以代表圈卷的羊毛。奇特的構思,精湛的工藝,配上簡潔流暢的紋飾,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反映了兩漢時期青銅工藝的水平。
青瓷四羊燈,是湖南出土四羊尊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青瓷四羊燈

它是大別山南麓蒼翠的將軍山下一磚瓦廠深挖起泥中,發現的窖藏四羊燈。此燈品像完好,銀釉斑斑,有谷紋、蓮紋、雲紋和菊紋,自古以來,羊象徵吉祥祥和之意,整個燈造型優美古樸,象徵華夏四方四季平安祥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燈)、國泰民安之意,體現了我國高古時期勞動人民藝術才幹的高超。

裝飾羊燈

是用竹絲紮成後外糊以紙的羊形燈,民間常在燈節懸掛。參閱《燕京歲時記.走馬燈》。
羊燈也是七夕張掛的一種燈。
詞語出處
北周庾信《七夕賦》:“兔月先上,羊燈次安。”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引蔣麟昌《詠七夕》詩:“一報人間簫鼓喧,羊燈無焰秋空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