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槽自然村

羊槽自然村

羊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捧鎮石橋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勐捧鎮北邊,距離村委會7公里,距離勐捧鎮37公里。國土面積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羊槽自然村國土面積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53畝,其中人均耕地0.98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畝;有林地1,2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0戶,有鄉村人口465人,其中男性300人,女性165人。以漢族為主,有漢族人口460人,占該村人口的98%,其中彝族5人。在校學生50人,其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5人。該村農業人口465人,勞動力8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77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7.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等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提升甘蔗產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及發展加工流通等非農產業,加速發展甘蔗、核桃茶葉膏桐為主的經濟林果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53畝(其中:田121畝,地332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

膏桐膏桐

90畝,主要種植核桃、膏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畝;荒山荒地4,017畝,其他面積3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7.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64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18.68萬元,占總收入的2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13頭,肉羊25頭)林業收入9.50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10.53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2.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9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2%),全部在省外務工。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06.54畝,其中一事一議籌勞600個(勞均2個)。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村財務實行自行或代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進行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四通,全村有100戶通自來水,有10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5戶,占農戶總數的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

民居民居

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32%和20%)。該村到勐捧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戶。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1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羊槽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捧中學。距離中學37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7公里。該村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和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生存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實現奔小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