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印

羊印

羊印,古肖形印一種。 古代的肖形印,亦稱畫印、圖印、封蠟印及生肖印。 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

羊印

生肖羊·蒙漢良篆刻生肖羊·蒙漢良篆刻

羊印,古肖形印一種。
羊,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八位。漢代許慎釋"羊"字說:"美,甘也。從羊從大。"《說文解字》說:“羊,祥也。”秦漢金石多以羊為“祥”,“吉祥”寫作“吉羊”。
羊是“祥瑞”的象徵。古人年初在門上懸羊頭,交往中送羊,以羊作聘禮,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肖形印的來源與作用

古代的肖形印,亦稱畫印、圖印、封蠟印及生肖印。
古肖形印是印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別於文字但內容十分廣泛,有描繪採桑、飼禽、牛耕、戰騎、狩獵以及鼓瑟彈琴、伎樂歌舞、車馬出行、跨虎騎龍等。最常見的是直接描繪魚、雞、龍、羊、鹿、馬、駝、兔等,還有少量珍禽異獸,如鴕鳥、鳳、犀牛等。肖形印以春秋戰國為盛,主要用作封識木竹製的牘函,加配之賞玩之用。

古代的肖形印古代的肖形印

肖形印的種類和特徵

目前所見古代肖形印約有四,五百種,其中漢印占百分之八十強,這些印章,從印紋形式上可分為獨立圖象型和附屬圖象型兩類。前者圖象獨立存在,後者刻於印文的兩側或四周,以之作為文字的裝飾。
漢肖形印的紐式多龜紐、瓦紐、橋紐、象紐、馬紐、蛇紐、台式鼻紐、鼻紐、半球形穿帶印,此外還有一面刻字、屍面是肖形的方形穿帶印、印體鏤空成兩層亭形的亭紐印等。這些紐式和形制,大都為漢印所特有,沿用戰國舊制的僅屬少數,所以,識別漢肖形印並不困難。即使是沿用舊制的爹阱,只要結合其印紋內容,雕刻風格、
工藝特點、銅質等方面加以綜合考察,也不難把它與戰國印區別開來。 漢肖形印,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現了大量以人物活動為題材的印紋。其中有表現上層貴族生活的,如車馬出行紋印,有騎射戰鬥的圖象,如騎射紋印、持盾揚刀武士紋印、得鹿紋印,有反映農家生活的,如飼養家禽紋印。此外,還有不少是以百戲、遊戲為內容的。這些圖象都是寫實的,作者善於把當時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提煉概括後在小小的印面上表現出來,好似一幅幅小型的風俗畫,以它特有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古代生活的片段。

相關印知識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只稱“印”。
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契約”、“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古璽印·黃帝古璽印·黃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