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化國小

羊化國小

羊化國小位於良村鎮南部的羊化村,距離良村鎮中學所在地15公里。學校轄完全國小一間(坪興國小),教學點一間(中心教學點),有教師20人(其中代課教師10人),教學班16個,學生489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羊化國小的前身是半坎國小,民國28年,羊化三台山村民組的村民任金方(字繼斌)創建了羊化地區第一所國民國小---國民半坎國小。解放後,國民半坎國小自然地過度為新中國領導下的半坎國小,此時的半坎國小為初級國小,開設一至四年級4個班,有教師3人(冷洪元、張龔、任洪倫),學生80餘人。

1962年,隨著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將初級國小改辦為高級國小,設一至五年級5個班,有教師5人(王子壽、陳德輝、何若梧等)。

1968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由任潤章任校長,辦學規模逐漸擴大,附設國中班,有教師8人(其中民辦教師4人),學生近200人。

1972年,半坎國小和坪興國小的畢業生集中在九樹坎租借房屋開設民辦國中,同年12月在九樹坎修建了一棟石木結構房屋3間,完工後因遭遇狂風暴雨而倒塌,隨即在原址重建石牆房屋3間,1974年投入使用。至此,半坎國小便將辦學規模保持在一至五年級5個班。

1975年,在任潤章、趙崇義等人的主持下,又將半坎學校搬至九樹坎(羊化完小現址),於1976年修建磚木結構房屋兩樓五間,留一間作辦公室,將聯增村教學點合併於此,集國小國中於一體。開設國小一至五年級5個班,國中一至三年級3個班,有教師13人,學生400餘人。當時全憑人民民眾獻料投勞修建教學樓,隨後,師生又投勞修建了食堂、廁所等附屬設施。

1982年,上級對教師進行整頓,規範國中辦學,羊化國小國中班停辦,羊化國小便成為一間獨立的鄉級完小,統一管轄五間村級國小的教育教學工作。

1998年,學校被列為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第一期工程進行改建,工程占地233平方米,建築面積699平方米,總投資36萬元(其中教學樓主體工程24萬元,圖書資料、教學儀器、教師培訓12萬元),於1999年全面投入使用,同時,得到上級的撥款3萬餘元修建了教師宿舍126平方米。

2000年以後的幾年裡,羊化國小得到上海耿先生的捐助1.5萬元,教師捐資0.745萬元,硬化了活動場地1450平方米,修建圍牆150米。投資2.4萬元,改建廁所50平方米。投資1.2萬元,修建了花池11個。投資1.5萬元,購置了遠程教育設備。

至此,羊化國小經歷了從破舊危房進行教學到擁有磚混結構教學樓,基本能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艱辛歷程。學校在抓校園建設的同時,特別注意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抓教師隊伍建設,校風、班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著手,以“團結、奮進、求真、務實”作為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宗旨,推進我校各項工作的健康、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