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山

羅慧山

羅慧山,廣東省音樂協會會員,曾任職於廣州市越秀區少年宮

基本信息

青年時期求學於廣州音樂學院(今星海音樂學院前身)作曲系,師從原星海音樂學院院長蔡松琦教授學習和聲,作曲,並修學作品分析、復調、配器。參加工作後至今一直從事音樂教學與音樂創作、指揮、演奏、培訓等工作。多年來曾創作、改編大量的音樂作品,並多次獲獎。

人物生平

作為出色的樂隊指揮與青年音樂團體組織者,羅慧山連續創造了幾個令人側目的“第一”。
80年初,羅慧山與老一輩音樂家共同創建了至今仍為楷模的廣州市少年春燕器樂培訓中心與春燕藝術團,首開少年兒童課外學習樂器演奏、集體教學的先例,其影響至今不衰。80年代中羅慧山帶領該團代表廣州市赴京匯報演出,極獲好評。在此期間一直擔任春燕中心及藝術團的培訓主任,同時承擔作曲、指揮、伴奏等工作。因工作成績優秀,1986年被廣東省文化廳及省教育廳等九個文化部門聯合授予廣東省優秀少年兒童文藝工作者稱號。
90年代初,羅慧山與日本山葉音樂振興會合作,成立省內首個電子琴培訓中心,成功地引進吸收了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與演奏方式,極大地促進了本土音樂教育的改革,造就了大批的教師與學生。期間,成功創建全國首個電子琴樂團,親任指揮、作曲、教學等工作。90年代中期赴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做匯報演出,作為首個在音樂廳演出的國內電子琴樂團的演奏獲極大成功。同時期被香港鋼琴、電子琴導師協會聘為榮譽顧問,並被上海華星電子樂團(參與組建)聘為客席指揮。
作為富有經驗的出色的鋼琴伴奏教師,羅慧山連續受邀參加八屆廣州中國小合唱節演出,並在第八屆合唱節中獲大會特別授予優秀鋼琴伴奏稱號。2005年因長期從事鋼琴教學成績突出,被第十六屆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廣州賽區授予“傑出導師”稱號。
作為一名上進而力求突破的現代作曲家,羅慧山堅信中國的作曲家應該多反觀自己的民族音樂特色和挖掘廣袤的資源,踏實研究並且不斷求新突破,才能使作品經得起年代的考驗。

成就及榮譽

90年代末,羅慧山應邀參加廣東省第六屆羊城音樂花會音樂作品評選(專業組),其弦樂組曲《無極》一舉獲管弦樂作品三等獎。同時期完成了一系列久經推敲的重要作品:交響詩《詩魂》,交響音畫《復活》,交響序曲《2000序曲》。作品氣勢宏大,視角獨特,在廣州乃至全國的現代音樂創作中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位。
千禧年初,屢獲同行好評的管弦樂作品《無極》被推薦參與中法文化交流音樂作品選送。其間羅慧山更應邀為法國古提琴與中國二胡的音樂會《相逢》做編曲配器,其後在華南最專業的音樂殿堂——星海音樂廳演出,獲得完滿成功,全場掌聲雷動,作曲家與音樂家再三謝幕。
2002年,羅慧山致力於中國佛教音樂的編寫工作。為澳洲華人智證師的原創作品《千禧心曲》編寫四重唱總譜,並成功錄製CD(內部發行)。2004年成功將千禧心曲編寫成交響大合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