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羅城街道地處粵、桂交匯之要衝,從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瀧水縣治從開陽鄉遷至建水鄉羊祿埠(現羅城)至今,700多年來一直是瀧水縣治、羅定州州治、羅定縣(市)政府駐地,是羅定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建制沿革

羅定文塔 羅定文塔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瀧水縣治從開陽鄉(今船步境內)遷至建水鄉羊祿埠(現城區南平圩),建衙署、學校,無城池。明正統十三年(1448),為防瑤民進攻,瀧水縣署始築土城。明景泰五年(1454),瀧水知縣周剛搬遷縣署於今城區西北臨江處,同年七月始建磚石城牆,次年二月建成,周長3000多米。從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瀧水縣在今羅城鎮境內建衙署起至今,羅城鎮作為縣、州、市政府駐地,已有700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人傑地靈。

行政區劃

羅城政區建置幾經變動。元初屬瀧水縣建水鄉,明萬曆五年(1577)起劃為羅定州在城一圖,清代為羅定州一區附城團,民國初年屬羅定縣第一區城內鄉,1935年改設附城鎮,1939年改稱羅城鎮,“羅城” 之名從此出現。建國初期,羅城隸屬羅定縣附城區,1950年4月升格為區級鎮。1958年9月與潭井、素龍、赤坭、雙東等鄉合併設立羅城公社。1959年底,羅城公社管轄範圍變動,只轄原羅城鎮。1964年7月撤銷公社設立鎮,復名羅城鎮。2009年,撤鎮建街道。2011年底,轄東區、南區、西區、北區、石圍、細坑、柑園、城東、區屋等10個社區。

地理環境

羅城街道位於羅定市中部偏北,東經111°32′,北緯22°46′, 北面與附城、東北面與雙東街道接壤,東、西、南三面與素龍街道交界。地處羅定紅盆底部,屬河岸低丘地貌,西江支流羅定江繞城而過,年平均氣溫22℃,降雨量1400毫米,無霜期346天。

羅城 羅城

羅城街道區位優勢明顯,是溝通大西南連線珠三角的交通要道, 交通十分便利。城區距羅定機場5公里,距南江港口岸碼頭60公里。市郊有羅定地方鐵路羅定站,是春羅鐵路與正在建設中的羅岑鐵路交匯點。城區有國道324線和省道德珠線通過。正在建設中的雲岑高速公路與規劃建設的江羅、雲陽高速公路在城區東部交匯。

經濟產業

經濟概況

羅城商貿業發達,有同富商業中心、羅定商業中心等大型商貿城,有四星級好萊灣大酒店和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羅定國際酒店,商業氛圍濃厚。羅城的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已建成或在建的商住小區有鳳凰新城、南江帝景、瀧江翡翠城、泰德廣場等10多個。

羅城是廣東省紡織服裝專業鎮,廣東省火炬計畫服裝紡織特色產業基地,現有規模以上企業24家,就業人數8500多人,紡織工業中的毛紡、機織、針織、漂染、印花、製衣等行業的規模框架基本完成。

2013年實現工業以上工業總產值178052萬元,比上年增18.3%;工業銷售值178052萬元,增18.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102萬元,比上年增31.3%;居民人均純收入10280元,增11.58%;“個升企”完成190家,其中工業企業86家,商貿104家;財政稅收實現連年增長 。

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產業結構

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羅城鎮[廣東省羅定市羅城鎮]

羅城街道的經濟結構以工業為主,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華昌經編織造有限公司、智威服飾公司、壕鑫印染織造有限公司、聯友實業有限公司、市自來水公司等企業。紡織、服裝是羅城街的特色產業。羅城紡織工業園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50多家,固定資產總值近10億元,就業人數近萬人,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紡織、服裝生產技術設備,初步形成了紡織工業中的毛紡、機織、針織、漂染、印花、製衣等行業的規模框架,曾被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火炬計畫服裝紡織特色產業基地。

社會事業

羅城城市風景 羅城城市風景

羅城街道交通便捷,城郊有民航機場、火車站;國道324線、省道德朱線貫穿城區;城區設有3個汽車站,每日往返省內、外主要市、縣的長途大客車有200多個班次;公共汽車和出租小車在市內往來穿梭,羅定至香港開通直達對開客車。電力由省、市電網供應,充足穩定。供水由日供水量可達14.60萬噸的鎮屬羅定市自來水公司一、二水廠供應。郵政、電信、廣播、電視等各種設施配套完善。2001年10月,建成面積1400多平方米的鎮文化中心。中心內設培訓室、閱覽室、藏書庫、康樂室、歌舞廳、排練廳、健身室,組建有瀧江曲藝社、西區歌舞隊、羅城山歌隊、中區儀仗隊、北區樂隊、北區醒獅隊、東區醒獅隊、大新醒獅隊。鎮內有譚御史祠和平田祠文化室。2002年,辦起區屋社區等5個社區星光老年活動中心。2003年,有中學1所,國小7所,學生13600多人,教職工700多人。有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被衛生部定為一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被省評為百家文明衛生院的羅城醫院,10個社區衛生站,醫務人員共150多人。

改革開放後,羅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至2003年,新建、擴建瀧州路、迎賓路、興華路、興業路、大新路、鳳華路、龍園東路、工業二路、工業三路、柑園路、龍華路、沿江路、環城路,街道總長達60多公里。開辦了服裝、家具、家電、建材、電子通訊、機車、日雜百貨、農資等專業市場和8個農貿市場。建成龍崗花苑等20多個住宅小區。城區居民人均住宅面積32.21平方米。自來水覆蓋率100%,綠化率36.5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平方米。

旅遊資源

羅定學宮 羅定學宮

羅城商貿業發展較快,同富、德保、城南、新天河城、大潤發等商貿設施先後投入使用,打造了城市新亮點,匯聚了人氣,提高了城區的商業品位;按高星級酒店標準建設的羅定國際酒店和好萊灣大酒店引領酒店業上檔次、上水平;房地產開發初具規模,已完成御景豪庭、南江帝景、盈富廣場等多個房地產項目開發,羅定商業中心、錦秀華庭等一批新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城市建設品位明顯提升。

羅城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眾多。城區內有明代文塔、清代學宮、菁莪書院、明清城牆、譚御史祠、大夫第等古建築珍貴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