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德洛內

羅伯特·德洛內

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1885-1941年),法國畫家。他嘗試抽象形式和色彩,是最早創作純抽象作品的畫家之一。在諸如《日光碟》與《圓形:太陽和月亮》之類的作品中,德勞內使色彩成為繪畫的主題,並使用色彩創造形式。

簡介

羅伯特·德洛內(Robert Delaunay,1885-0412~1941-10-25),或譯德洛奈,法國畫家,奧菲主義繪畫大師。

生平

1885年,德洛內生於巴黎
1904年,成為專業畫家,以前受到的是裝飾藝術的訓練,對新印象主義和E.謝弗勒的光學理論曾有系統的研究,並嘗試用新的光學和色彩學的觀念作畫。初期受新印象派的影響,贊同立體主義,之後脫離立體派客觀表現的束縛,首倡奧菲主義。
1911年,推出此一新藝術運動,同年應康定斯基邀請,參加“藍騎士”展。
1912年,參加第二屆“藍騎士”展。當時畫家馬爾克、克利均極欣賞其畫風,尤其是克利還把德洛內的論文《光與色》翻譯成德文,刊載在“暴風雨”派雜誌。
1915年,德洛內移居馬德里,作芭蕾舞台裝飾工作。
1921年,回到巴黎,1922年在保羅·居庸姆畫廊舉行其大型個展。此後,他著重音樂韻律的構成,創造獨自的抽象藝術境界。
1941年,卒於蒙彼利埃

創作

艾菲爾鐵塔(1910)艾菲爾鐵塔(1910)
1909年的油畫連作《聖塞夫林》是新探索的開端
1910年畫的《艾菲爾塔》,顯示了他對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迷戀。德洛內參加過青騎士社展覽,對德國表現主義畫家產生過影響。他自己的創作也日趨抽象化,這種傾向反映在1912年的油畫《圓盤》中。
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創作有油畫《艾菲爾塔》(第二組)、《奔跳者》(1926)等。
著名代表作有《艾菲爾鐵塔》《同時性的窗》等。他還從事浮雕和壁畫創作。

風格

德洛內的繪畫,從視覺的和諧美進而成為心靈的表現。阿波利奈爾說:德洛內的鏇律,首次表現了非具象藝術——非表現外在事物,而表現畫家內心感受的藝術精髓。
德洛內把色彩作為繪畫表現的主要目標,探討色彩的抽象性,並且使光線也隨著色彩形成獨特的表現語言。G.阿波利納爾為這種風格取名為俄耳甫斯立體主義。德洛內說俄耳甫斯的立體主義是一種色彩抽象的藝術。他關於色彩的對比可以產生律動感和彩色的物體形象引起交織韻律的觀念,對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影響

德洛內在發表奧菲主義前後,認識來自烏克蘭的女畫家索妮亞(SoniaTeck),兩人志同道合而結為夫婦。在發表奧菲畫派理論時他們兩人是主要分子。他們將未來派的繪畫賦予詩意,空間的整理是以彩色效果為基礎的動態視覺的空間法,抽象的調子逐漸地形成。
德洛內夫婦、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馬列維奇、畢卡比亞、科普卡等人,同被稱為歐洲抽象繪畫的創導人,以光學效果為基礎的彩色研究,也是由這幾位藝術家開始的。
羅伯特·德洛內的藝術,對現代繪畫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創作從立體派發展出奧菲主義,再轉變為抽象繪畫,風格獨創。立體派畫家喜用灰色,德洛內首先打破此一習慣,在作品中使用明艷色彩,這種獨特的多彩色階,造成一種裝飾性的效果,並且產生各種變化多端的形式。顏色的特殊變化就如同光譜的變化一樣,他試圖在作品中,以一種新的架構,讓光的表現造成非空間的時間效果,成功地將時間帶入繪畫的結構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