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像

注音

wǎng xiàng

釋義

1.亦作“罔像”。古代傳說中的水怪。或謂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水之怪曰龍、罔象。”韋昭註:“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腫。”《莊子·達生》:“水有罔象。”陸德明釋文:“司馬本作‘無傷’。云:狀如小兒,赤黑色,赤爪,大耳,長臂。一云:水神名。”《文選·張衡》:“殘夔魖與罔像,殪野仲而殲游光。”薛綜註:“罔象,木石之怪。”宋梅堯臣《送聖民學士知登州》詩:“始皇安得長,陰怪役罔象。”
2.水盛貌。《楚辭·遠遊》:“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朱熹集註:“罔象,水盛貌。”
3.虛無。《文選·王褒》:“薄索合沓,罔象相求。”李善註:“罔象,虛無罔象然也。”
4.同“象罔”。《莊子》寓言中的人物。見《莊子·天地》。南朝齊張融《答周顒書》:“但敷生靈以竦志,庶足下罔象以捫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