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筆

也叫曲筆。繞筆是詩文創作中使用的一種曲折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手法。它的特點是:或迫於客觀環境的壓力,或由於作品中人物關係的特定情勢,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有難言之隱,就繞一個彎子,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以喜寓悲,明褒暗貶,這種“環顧左右而言它”,把真情隱藏在表面感情背後的表現手法,就是繞筆。


主要內容

運用繞筆去揭示客觀環境對人的壓力,可以增強力度。運用繞筆去描繪特定人物關係所產生的難言之苦,能使感情的表達曲折而深沉。例如: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概括了作者的半生經歷和當前心境。他曾奮勇抗金,積極獻策,力主收復中原,可是南宋朝廷對此並不重視,自己反遭投降派的打擊迫害。他這時已因此罷官在江西閒居,真是“識盡愁滋味”。他很想對人訴說,但是投降派把持朝政,說了也無用;所以“欲說還休”。但又按捺不住自己的滿腔憤懣,因此,只好饒了一個彎子,“卻道"天涼好個秋"”。對國事的憂愁,對黑暗現實的悲憤,盡在這“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繞筆之中,這樣比直說更有力量,更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