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實務

績效考核實務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於2011年6月1日出版,作者是裴宏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從績效考核的目標著手,講述了考核的指標體系如何確定,選擇怎樣的考核方法,具體如何操作、實施,怎樣運用考核的結果等整個績效考核的流程,以及考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語言通俗易懂,案例典型。對於人力資源管理者、一線管理者全面掌握、有效運用績效考核這個工具非常有幫助。

作者簡介

裴宏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博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發表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論文多篇,主持和參與了省、廳級課題多項,參與了北京市科技人才測評和國家電網公司的相關諮詢項目。

目錄

目錄

再版序

再版前言

第一章 績效考核:系統化和流程化

篇首案例:事倍功半的考核

第一節 對績效考核進行系統思考

第二節 積極備戰,全面布局:績效考核的流程及關鍵環節

第三節 績效考核中的角色和職責分工

第二章 有的放矢:設定績效目標

篇首案例:缺乏執行力的績效目標

第一節 解讀績效目標

第二節 互動參與的績效目標溝通

第三節 績效目標落地——層層分解

第四節 獲得有效的支持——問題、資源的提出和確認

第五節 績效目標的確定和歸檔

............

試讀章節

第二章 有的放矢:設定績效目標

篇首案例:缺乏執行力的績效目標

綠豐食品公司是一家年銷售額為5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方某大城市的合資食品公司,以生產冰激凌、餅乾等食品為主,員工總數為700人,外方合作夥伴是一家著名的國際食品公司。過去4年來,該公司的業務一直以平均每年7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國內與國際競爭的壓力,其中最大的壓力來自本土企業的低價競爭。如果不降價,該公司產品的平均價格將比本土競爭對手高出40%。為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該公司打算降低產品價格。然而,如果僅僅採取降低價格手段,利潤率肯定會下降,這是公司不願看到的。因此,降低現有產品的運營成本就成了該公司在降價之後保持競爭力和維持利潤率的一種戰略選擇。但是,公司的高層也意識到,降低價格不是保持競爭力的長久之計,長期成功的關鍵在於加強新產品的開發。如果公司能夠持續不斷地開發出本地競爭對手不能提供的新產品,那么憑藉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顧客忠誠度,仍然能夠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產品,維持以往的利潤率。可以說,這家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清楚的。它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提高運營的效率,具體做法是把現有產品的運營成本降低20%,以抵消降價對利潤率的影響;二是建立產品領先優勢,為此必須至少把新產品的平均開發周期縮短20%~30%,同時還要保證新產品的銷售額占到當年產品銷售總額的40%。然而,綠豐食品公司在提出新戰略6個月後,不管是降低運營成本還是開發新產品,都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運營成本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不僅沒有降低,反而上升了。按照計畫早該推出的新產品,也遲遲不能推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