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自我修養:好萊塢頂級作家的成功秘訣

編劇自我修養:好萊塢頂級作家的成功秘訣

這本書的出版,並不是想跟那些寫作技巧的書一爭高下。 我希望,通過讀這本書,你會了解成功的編劇有著哪些習慣。 最開始,我在學校寫寫舞台劇,寫了大概七年的時間。

基本信息

《編劇自我修養:好萊塢頂級作家的成功秘訣》
The 101 Habits of Highly Successful Screenwriters: Insider's Secrets from Hollywood's Top Writers
[美]Karl Iglesias 美著

編劇自我修養編劇自我修養

魏俊彥譯
ISBN 978-7-121-15723-3
2012年5月出版
定價:49.00元
24開
288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對於14位好萊塢著名編劇的採訪所得。他們從自己本身的經歷出發,與大家大方分享了自己創作過程中的101個秘訣。本書別出心裁地選用了“訪談錄”的形式,讀者會從中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卻沒有機會向大師詢問的問題”。
本書內容包括:寫作欲望、決心、怎樣創新、怎樣創造寫作環境、寫作習慣、時間的分配、會遇到什麼困難、怎樣重寫、怎樣講故事、怎樣考慮觀眾、好萊塢的遊戲規則、怎樣與人合作、怎樣找經紀人、怎樣讀自己的劇本,還有四大原則——耐心、毅力、熱情、練習。如果你是一名職業或業餘編劇,或想成為編劇的人,本書不可不讀。

作者簡介

卡爾·伊格萊西亞斯(Karl Iglesias),編劇、劇本顧問,著有《寫作喚起情感》(Writing For Emotional Impact)、《編劇自我修養》(The 101 Habits of Highly Successful Screenwriters),在美國文壇極為暢銷。伊格萊西亞斯還負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編劇寫作項目,獲得2010年最佳教學獎。此外,他還在《創意編劇》(Creative Screenwriting)雜誌上長期寫有專欄。

譯者簡介

魏俊彥,南京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
譯有《大師鏡頭——低成本拍大片的100個高級技巧》。曾參加過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CIFF),為主要翻譯人員之一,合譯有《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業界熱評

上戰場的新兵都知道,跟著老兵比較容易活下來。對於任何一個新入行的編劇來說,本書就是一本編劇行業的《戰場生存指南》。這些倖存者慷慨地分享了他們的經驗,無論你資歷如何,都一定能從本書中收穫新的知識。
編劇、影評人 張小北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寫劇本,也有很多書在教人如何寫劇本,但是好劇本永遠鳳毛麟角。本書採訪了14位編劇,歸納了101條寫作習慣,寫作技巧只占全書的1/6篇幅,更多內容告訴你如何自律,如何管理時間和對抗瓶頸期。寫劇本是一個人的戰鬥,《編劇自我修養》幫你成為優秀的戰士。
影評人 卓別靈
《編劇自我修養》,相當於跟一群好編劇聊了一個禮拜,把方方面面的問題全聊了一遍,甚至包括做人法則。
戲劇導演 王翀

致 謝

這本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是採訪14位編劇所得。因此,首先我要感謝他們。好萊塢的日程如此緊湊,他們卻從中分出一部分精力,把寶貴的時間分配給我們的讀者。他們還大方地與讀者分享他們的經驗,對此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以下就是這14位編劇,排名不分先後:羅恩·巴斯(Ron Bass)、史蒂芬·德蘇扎(Steven DeSouza)、傑拉爾德·迪佩戈( Gerald DiPego)、萊斯利·迪克森(Leslie Dixon)、阿齊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埃米· 霍爾登·瓊斯(Amy Holden Jones)、尼古拉斯·卡贊(Nicholas Kazan)、吉姆·考夫(Jim Kouf)、斯科特·羅森伯格(Scott Rosenberg)、埃里克·羅思(Eric Roth)、麥可·希弗(Michael Schiffer)、湯姆·舒爾曼(Tom Schulman)、埃德·所羅門(Ed Solomon)、羅賓·史威考德(Robin Swicord)。讀者將在書中看到他們的精彩言論。
此外,我還要特別感謝以下各位人士。
Claire Gerus和Dawn Thompson,他們在我寫書的過程中,給了我很有用的建議,幫我編輯,並且向我保證,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幫助我,直至這本書出版。
Patsy Hilbert,是她幫我檢查並校正了手稿中的錯誤。
Paula Munier Lee,她一直堅信這本書是個好主意,永遠跟我站在一條戰線上。
Richard Krevolin,是他把我介紹給Paula的,他還陪我一起玩網球。
Kathryn Makris,Meera和Steve lester,他們邀請我去參加了“好萊塢劇本討論會”。
Pat Cummings和Hilary Cline,他們來自美國編劇協會 ,在我寫作的過程中幫助我處理了很多郵件。
Edward James Olmos,是他為我開啟了這扇門。
Sandy Martin,她給了我證明自己的機會。
還有所有在#5 小組工作過的人們,他們給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啟發了我的靈感,他們的幽默帶給我很多歡樂時光。
最後,我還要感謝我所有的朋友和親人,感謝他們無條件地支持和照顧。
任何領域的成功秘訣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去找一些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的人,了解他們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然後跟他們做一樣的事。
——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

前 言

卡爾·伊格萊西亞斯(Karl Iglesias) 找到我,問我能不能寫篇文章來談談編劇寫作習慣的重要性,還沒等他話音落地,我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沒問題!”。
要成為一名好的編劇,你需要90%的汗水和10%的靈感。這句話是誰說的還有待考證,但還有一句話絕對是真理,那就是傑克·索沃茲(Jack Sowards ,《星際旅行2:可汗之怒》 的編劇)說過的:“寫完它!”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曾經指出,很多人覺得靈感就像是森林裡的小仙女,她從樹林深處飄來,對著他們輕聲耳語,告訴他們下一行的散文、詩歌或者是劇本要寫些什麼內容,但是史蒂芬·金覺得,他的靈感就像是《軍中本色》 里傑克·韋布(Jock Webb) 的造型,帶著個大檐帽,兇狠地喊著:“金!你他媽給我坐下來好好寫!”我同意史蒂芬·金的觀點,我也是“坐著好好寫的人”,一旦“有了靈感,就坐下來好好寫”。
同樣,我也同意諾埃爾·科沃德(Noel Coward) 的觀點,他說:“我很看重專業性。那些只有在下雨的時候才寫作的編劇,我打心眼兒里看不起他們。”
1979年,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書。當時,劇本寫作課要求學生們寫一個正片長度的劇本大綱,並且要寫出至少70頁的腳本。我跟我的同事們說好,大家都要求學生將劇本分四部分寫作,每部分十個星期內必須交稿。
像這樣,拿著鞭子在這些編劇們身後趕著,才能把他們逼出寫作的習慣。有了好的習慣,你就會自覺遵循一些紀律,就能找到工作,賺到錢,就能體會焦慮和快樂,當然,你也會因此喝掉無數杯的咖啡。
在形成好習慣之前,你還需要得到高人的指點。除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外,我也是巴黎索邦大學(現巴黎第四大學)的老師。當我第一次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講堂——黎塞留講堂講課時,我就曾指出,有人說“沒人能教你怎樣寫劇本”,這話不可信,要說劇作家不需要老師,那就等於說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不需要柏拉圖(Plato),或者說莫奈(Monet)不需要馬奈(Manet)一樣。我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比如歌唱家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 ,芭蕾舞大師魯道夫·努里耶夫(Rudolph Nureyev) ,他們都有很好的老師。再比如,那些我們崇敬的大作家們——拉辛(Racine)、莫泊桑(Maupassant)、雨果(Hugo)、莫里哀(Molière),哪個不是虛心學習的典範?那么,憑什麼編劇就只能靠上帝賜予的一點點靈感呢?
事實上,就算你已經成為了專業的編劇,你還是不能離開老師的指點。在這本書中,就有14位優秀的老師。蕭伯納(George Bernard)曾有句名言:“沒有能力的人,就去教書吧。”但這14位老師用實際行動反駁了這句名言。他們不但自身成績斐然,而且樂於將本領傳授給別人。
我還想說,伊格萊西亞斯先生的這本書形式很特別,他別出心裁地選用了“訪談錄”的形式,這跟我以前看到的所有的寫作書都不一樣。在這本“訪談錄”中,你會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卻沒有機會向大師詢問的問題”。卡爾幫你問了這些問題,並收集到了最為豐富的答案,內容包括:寫作欲望、決心、怎樣創新、怎樣創造寫作環境、寫作習慣、時間的分配、會遇到什麼困難、怎樣重寫、怎樣講故事、怎樣考慮觀眾、好萊塢的遊戲規則、怎樣與人合作、怎樣找經紀人、怎樣讀自己的劇本,還有四大原則——耐心、毅力、熱情、練習。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好編劇,請將這本書列入“必讀書目”。
現在,你還不能馬上成為像羅恩·巴斯、萊斯利·迪克森、尼古拉斯·卡贊、斯科特·羅森伯格、埃里克·羅思、愛德·所羅門一樣出色的編劇,但是只要你持續的努力,堅持寫作,不斷學習,你就一定可以達到這個高度。你面前的,就是一扇知識的大門。
這些知識,會讓你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助你成為一名“出色的編劇”。多讀,多寫,這沒什麼難的,坐下來好好寫就行了。每天寫四個小時,一直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成功的!
一直寫下去,不要放棄!
盧·亨特
蘇必略市,內不拉斯加州
2001年6月

引 言

“我們每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亞里士多德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名監製,喬(Joe)。喬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電影監製,他出品的影片都是既叫好又叫座,得了不少大獎的。雖然,威廉·高曼(Willian Goldman) 曾經說過,“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但是有一件事喬是萬分確定的,那就是,要拍好電影,就必須先有好劇本。儘管好劇本的出現機率只有千分之一,但只要它一出現,喬就能認出它。
然而這也正是喬的煩惱所在,大多數攤在他桌上的劇本要么就是非常糟糕,要么就是平淡無奇,或者是“總還差點什麼”。然而電影產業的味口又是如此之大,監製們都被逼得日夜搜尋好的劇本。每一天,當喬拿起桌上的劇本時,都會在心中祈禱這本能讓他眼前一亮。
如果你想要得到你從未得到的東西,那你就必須做你從未做過的事。
——金內沙·本斯(KIMNESHA BENNS)
喬覺得很不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有這么多人在寫劇本,難道就沒人能寫出像樣的東西嗎?”事實上,儘管美國的作家們都想寫出“偉大的美國小說”,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多數作家都轉向寫劇本了,因為這才能讓人一夜暴富。你也不能怪他們,已經有不少人寫了劇本賣了好價錢,特別是網路的發展更為此提供了契機,這些成功的例子激起了作家們的發財夢,他們希望能像《誰想成為百萬富翁》遊戲那樣,一夜之間大紅大紫。劇本寫作已經成為了最新的投機活動,就像買彩票一樣,不管這是好是壞,反正人們的動機是很強烈的。
關於這一點,喬有他自己的理論。他覺得沒有好的劇本的原因,可能並不是寫作技巧的問題,而是所謂的“作家”們自己素質的問題——他們的性格、寫作技巧、天分和寫作習慣,都可能不符合一個編劇的標準,從而使得他們沒辦法寫出好的劇本。這么說可能有點殘忍,但事實上,投稿到好萊塢的劇本中,有一半根本不是出自真正的編劇之手。確實,大家都能判斷出電影的好壞,大家也都有計算機可以用來寫作。可是,請仔細想一想,當聽到一個笑話時,每個人都會笑,可是讓你編出一個從來沒有人講過的笑話,你能嗎?
喬意識到,這個行業白白花費了很多錢來講那些過時的方法、規則和慣例,然而劇本寫作卻根本沒有條條框框可言。喬到過一家書店,看到有一整個書架都是有關劇本寫作的書。他也曾經看到過無數的傳單、廣告和網站,都是宣傳什麼“劇本醫生”、寫作顧問、劇本研討會、推銷會、辯論會等的。喬深刻地體會到,現在的人們為了找到那把能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可謂不惜一切代價。
問題是,不管有多少人在努力寫劇本,事實上喬還是每天都在尋找好劇本,且依然找不到。喬每天都要讀大量如洪水泛濫般的作品,然而其中大多數都是一錢不值的東西,完全是浪費紙、浪費錢、浪費讀者的時間、浪費郵費,更是給比佛利山的郵政系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只有當寫作形成了習慣,而且是一種強迫性的習慣,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名作家。寫作必須帶有一種強迫性,就像是說話、睡覺和吃飯一樣,寫作也應該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沒有它就不能活。
——尼·奧桑戴爾(NIYI OSUNDARE)
但是,喬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甚至是一個造夢者——他的工作就是這樣,把夢想變成現實。現在,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幫助編劇們寫出好的劇本,喬決定自己學學寫劇本。他親自看了那些教寫作技巧的書,發現那些書真的不能給人以啟迪,看過之後,沒人會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編劇,也不會知道怎樣寫作才能既寫得愉快,又讓劇本大賣。你也不要認為喬這么做完全是無私奉獻,他這么做也是為了他自己好,編劇水平提高了,他就能輕鬆發現好劇本,不用再這樣費盡心機地挑選了。
有一天晚上,喬在煮晚飯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想,要想寫好劇本,你就必須成為專業的編劇,因為,就像釀酒一樣,酒需要一定的時間才香醇,而編劇也需要一定的鍛鍊才能真正寫出好的作品。人不能總想著不費吹灰之力就一夜成名。
贏家僅僅是做了那些失敗者不願意去做的事而已。
——艾伯特·格雷(ALBERT GRAY)
“我知道了!”喬叫道,“我要請一名幸運的有上進心的年輕編劇到我這裡來,同時我還要請來一些頂尖的成功編劇們,我可以讓這個小編劇問這些大師們他想知道的問題,隨便什麼都可以問,大師們就可以說出他們的想法,告訴這個小編劇成功的秘訣。”這種學徒式的方法也正是喬的成功之路。在喬成名之前,他也是一名監製的助理,這名監製悉心地教導了他,並給他指明了成功的道路。
喬一直信奉“動動腦子,別傻乾”的工作哲學。成功的編劇和失敗的編劇的區別就是,成功者做了那些失敗者想做卻不能做或不知道怎么去做的事。在師徒關係中,師傅會告訴徒弟什麼能行得通。那么,為什麼編劇的教學不能也採用這種方式呢?有很多人其實是很成功的,為什麼不問問他們是怎樣做的呢?“嘿,你這好運的傢伙,你是怎樣寫劇本的?怎樣才能寫得出彩呢?教教我吧。”
如果我想成為一個流浪漢,我會找到最成功的流浪漢,並向他們討教。如果我想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那我會找到一個從沒成功過的人,問他該怎樣做。如果我想獲得成功,那我就會找到身邊的成功者,然後跟他們做一樣的事。
——約瑟夫·馬歇爾·韋德(JOSEPH MARSHALL WADE)
喬的這個主意,有人真的實施過嗎?好像還沒有。在喬學習劇本寫作的日子裡,他也看過一些好的訪談類的書籍,書中專家的言論也確實挺有用。但問題是,喬必須看完整本書之後,才能找到他想要的知識。比如說,他想知道寫作需要遵循些什麼規則,那他就需要把整個採訪讀完,看看大師有沒有講到有關規則的問題。這樣做的話有點效率低下,而且很費時間。但話說回來,反正喬現在也是“不誤正業”,所以,浪費這點時間,他也不在乎了。
“我得做點不一樣的,”喬想著,“我的重點不是教大家怎樣寫劇本,而是教大家怎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好編劇。換句話說,你得有些怎樣的習慣和性格,才更有可能寫出好的劇本,才更有可能真正把編劇作為畢生的職業。”
這本書就做了喬想做的事。書中那些編劇大師們會告訴你,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編劇、成功的編劇。讀者朋友們,你們是何其幸運啊!
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的出版,並不是想跟那些寫作技巧的書一爭高下。正如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所說:“好萊塢沒看上的東西,再重新加工也沒有用。”大多數的寫作用書都在教他們的讀者“要寫些什麼”,但這本書不一樣,書中用大師們的經驗告訴讀者“怎樣才能寫好”。這本書所看重的是編劇必需的習慣,書中提到的“怎樣做到”的內容應該成為編劇的第二天性。所以,事實上,這本書是關於怎樣成為優秀編劇的書。
這本書跟大多數的訪談錄也有區別,大多數的訪談錄都是一個個訪談順著寫下去的,而這本書卻是按專題分類的。換句話說,這本書是先有話題,比如一種特別的習慣、一種良好的品質或者一種不可或缺的技巧,然後再圍繞這些話題請一些成績斐然的編劇來談談他們的想法。這種做法,有點像是小組討論會。
書中所講到的寫作或是思維的習慣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其中,大部分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只是人們經常忽略它,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強化它。除此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內容確實會讓人眼前一亮,心中震驚一下的。讀過這本書,你也許不能一下子獲得成功,但是如果你能將書中提到的好習慣與你的寫作天分結合,你一定會比現在做得更好。這本書只是想讓你知道成功人士是怎樣做的,並希望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結構和它所強調的那些好習慣,都是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這種學習方法,就像是學徒跟師傅的關係一樣,先有一個榜樣,再跟著學。
但要知道的是,每個編劇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所說的方法,可能只對他們自己有用。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說法是正好相反的。比如說,有的人認為應該在寫完了初稿後再潤色,有人卻堅持應該一邊寫一邊修改。作為讀者,一定要清楚這些好習慣並不是神聖的教條,它們只是這些編劇們私人的成功秘訣。你只有嘗試過後,才會知道哪種方法真正適合自己。
第一章:熱情。這章的主要內容有:編劇和普通人的區別在何處,編劇們有怎樣的品質和技能,為什麼要選擇編劇這個職業。在這一章里,你要學會相信自己的天分;要學會真正以編劇為職業,而不是想著靠投機一夜成名;要學會怎樣應對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和恐懼;同時你也會學到一些寫作技巧。
第二章:創造力。這章的重點在於創造的過程。你會知道編劇們是怎樣喚起他們心中的靈感,並把靈感寫成故事的。並且,你還會知道這些大師們的寫作習慣,比如,他們偏愛怎樣的寫作環境,他們一般在哪個時間寫東西。
第三章:紀律性。這章是這本書的重點。你會知道想要獲得成功的基本條件是什麼,這其中包括寫作習慣、時間的分配等內容。這章還會教你怎樣對付拖延症,怎樣對付靈感枯竭的日子,怎樣修改你的作品。
第四章:寫作技巧。在這章中,你會看到一些小秘訣,有了它們,你就能掌握好劇本的基本要素,比如說,故事的主要矛盾、演員的個性、對話、情緒的掌握等。看完這章,你會知道一個好劇本必須要有哪幾個要素,從而明白好劇本和爛劇本的區別究竟在哪。
第五章:市場運作。這章主要講的是把劇本推向市場的問題。你會知道建立一個人際網路對於一名編劇來說多么重要。你需要一些支持者,需要一些人為你出主意,也需要一些人為你處理人際關係。你需要學會找經紀人,也要學會對著別人講故事的方法,讓自己顯得既有熱情,又毫不緊張。
第六章:成功四訣。這章會講到四個最重要的因素,都是以P開頭的英文單詞。你需要耐心,需要與好萊塢周鏇,需要時刻追求自己的夢想,需要有足夠的毅力,要時刻堅信自己的作品是優秀的,也要能理智地對待別人的拒絕。
最後一章,結語。這一章是對讀者最後的忠告,帶著這些忠告,編劇們重新投入寫作當中。也許不久以後,電影院裡就會出現新人的作品了。
本書的讀者
這本書是為那些愛寫劇本的人出的。不管是專業編劇還是初學寫作的新手,一定都知道一些基本的劇本寫作技巧,卻經常忽視養成好的寫作習慣。這本書,就是關於這些好習慣的,注意了這些方面,寫作的過程就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這本書的讀者中也許還有一些陷入迷惘的編劇們,他們也養成了自己的寫作習慣,但那些習慣總是幫倒忙,他們在不斷尋找著好習慣,希望這本書能幫到他們。(以下文字使用“他”來代表男性和女性,這沒有性別歧視,只是為了表達簡潔。)也許某作者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弄明白自己究竟是哪裡沒做好,想從成功的例子上學到一些經驗。也許他想知道誰也跟他有一樣的寫作習慣,給自己增加點信心。這本書會給這類人以啟發。
這本書很實用,書中採訪到的大師都可以為你所用,變成你自己的導師。你可以模仿他們的寫作習慣,汲取他們的智慧,從他們身上獲得足夠的自信從而走向成功。
我希望,讀完這本書,你會明白要在好萊塢成為一名好編劇,不能只去看那些低級的電影,然後心裡想著“要是讓我寫,肯定寫得比他好”,你也不能指望那些只講寫作技巧的書能真正教會你什麼。
我希望,通過讀這本書,你會了解成功的編劇有著哪些習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也有類似態度和思維方式,但也可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自己好好向大師學習。
好萊塢有一句名言,“你認識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認識你”。我想加一句話,“你知道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多少”。寫作,還是要寫出來才算數。
但是,在拿筆寫作之前,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這14位成功編劇的101條寫作習慣究竟是什麼。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他們是誰,並了解一下他們是怎樣走上編劇這條路的。
編劇榜
羅恩·巴斯(《雙重情感》 、《落在香杉樹的雪花》 、《偷天陷阱》 、《真愛同心》 、《美夢成真》 、《當老牛碰上嫩草》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待到夢醒時分》 、《危險遊戲》 、《當男人愛上女人》 、《喜福會》 、《與敵共眠》 、《雨人》 、《黑寡婦》)
1982年,我搞了點投資,結果卻出了問題,所以我必須多賺點錢。那時,我的兩部小說已經出版了,我也想好了下一部小說寫什麼。但我的經紀人跟我說,他在《讀者文摘精選》有一位朋友,那位朋友想找人寫一部關於二戰間諜的小說。如果我能寫個概要給這位朋友,並確保《讀者文摘》會發表我的這篇小說,那么我的經紀人就會給我預支兩萬美元。但問題是,我很討厭關於二戰的故事。它們大多數都很粗俗,充滿了納粹的味道。所以我決定寫一個“反二戰”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我想要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論是納粹,還是反抗它的人民,或是美方的反間諜人員,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都有愛和恨,都懷揣夢想和希望。我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在接下來的三個月的時間裡,我大約每天早上三點就起床寫稿子。這部小說最終寫了115頁,而且賣出去了,我得到的預支比我預想得更多。我小小的夢想成真了,還為我賺了不少錢。後來,這部小說出版了,當有電影要拍這部小說時,我堅持自己寫劇本。
所以,我又開始重複一遍寫小說時的生活。我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寫劇本寫到六點鐘。六點孩子們會起床,我陪伴他們到七點。我八點鐘準時上班,一直到晚上六點,我都做著律師的工作。然後我回家與妻子共進晚餐,陪孩子們玩,第二天再三點起來寫劇本。但是,周末我會全天寫作,每當遇上節假日時,我更是像著了魔一樣地寫。這一年之中,我寫了四部完整的劇本,還有半部是我在讀法律的時候順手寫的。
有一天,福斯公司的總裁問我:“我要給你多少錢,你才會辭退律師工作,安心寫作?”我仔細想了想,算了算,最後得出大約是兩本劇本的錢,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隨後我與妻子和公司的同事都商量了這事兒。我公司的同事也是我的職業導師,他很支持我成為專業的編劇,他說:“你天生是個好編劇,你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哪天你遇到了困難,或者是你又重新想做律師了,我們的大門永遠都為你打開。”導師如此大度,我做決定也就容易了很多。
史蒂芬·德蘇扎(《街頭霸王》 、《K.O.雷霆一擊》 、《特警判官》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III》 、《石頭城樂園》 、《天危絕網》 、《虎膽神偷》 、《虎膽龍威2》 、《虎膽龍威》、《過關斬將》 、《48小時》 )
我選擇寫作,主要是因為我懶。我最初的夢想,是當我還是個8歲的孩子時開始的,那就是將來有一天能成為迪士尼的卡通漫畫家。我還記得我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不斷地畫“擊倒”的動作,我曾用8mm的相機做過卡通片,我也曾為中學校報做過黏土動畫和普通卡通片。後來有一天,有人請我寫一個劇本,我這才發現,寫故事比拿畫筆在板上畫畫的效率高多了。就這樣,我從畫畫轉向了寫作。我讀了一些《讀者文摘》,從中了解到,如果我想真正以寫作為生,比如成為編劇、劇作家或者電視撰稿人,我都得先寫出點劇本來。於是,我寫了兩部劇本,都是我熟悉的題材,一部是科幻類的,一部是偵探類的。在當時,“編劇”這個名稱並不為人所熟悉,我只是單純地想成為一名作家。
後來,我的一個短篇在雜誌上被發表了。我上了大學,期間一直努力發表文章。幸運的話,我時不時可以這兒賺個150美元,那兒得個350美元。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的電影課老師曾把我叫到一邊,讓我立刻退學去好萊塢。我也很想這么做,但是,我在電影行業里一個朋友和親人都沒有,所以我還是選擇先等等。畢業後,我去美國陸軍預備隊當了一陣子兵,結了婚,之後我進入了所謂的演藝圈,在費城的地方電視台擔任編劇。雖然最終我被解僱了,但是,我又很快跳到了另一家電視台,我做過脫口秀,播過當地商業新聞,教過觀眾做菜,甚至在周末做過宗教類節目。最後,我終於不能再忍受這樣的日子了。我手頭已經有幾部寫好的劇本,我決定拿去好萊塢碰碰運氣。當時我和妻子剛有了一個孩子,因為我這個決定我還跟妻子發生了爭執。最終,我還是坐上了飛往洛杉磯的飛機,我有個叔叔和嬸嬸在那裡。
我嬸嬸對我說,“我能幫你,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常一起打牌,她是梅爾夫·格里芬(Merv Griffin) 的秘書。”因此我見到了她這位朋友,她說“呃,我們只做幸運大轉盤一類的遊戲節目,所以我們雇了很多會寫問題的人,目前不缺人手,但如果明年節目有個開幕式什麼的話,我們會叫你來寫。”她還說,我一定得找個經紀人,而她正好認得一位朋友,剛從律師崗位辭職成為經紀人。我找到了那位律師,給他看了我的作品,他很喜歡,問我願不願意做電視類的節目,我當然接受了。接下來,他把我的作品帶給他的一個客戶看了,他正好是環球電影公司娛樂節目的製作人,正急著要找編劇。他讀了我的劇本之後,決定與我簽約。就這樣,在到達洛杉磯的第六天,我就簽到了環球電影公司旗下。我甚至還被寫進了《綜藝》雜誌,成為一夜成名的典範,可其實事情並不是這么容易的。13周之後這位朋友的娛樂節目被取消了,我也跟著下崗了。但由於環球電影公司有很多種節目,所以我也得以在各個節目之間跑來跑去。總有人突然跑來讓你寫個偵探類的節目,或者為法律類的節目出出主意。我一下子接觸到了種類繁多的電視節目,也深刻明白了紀律的重要性:假設要寫一個節目,你必須保證七天內交稿。我在環球電影公司做得不錯,後來被各家公司看中,他們都想簽我,他們覺得我是新人,是電視產業的新鮮血液。派拉蒙公司很快就把我從環球電影公司挖走了,他們讓我寫預播片,我接到了不少好片子,也真是走狗屎運了。其中有一部叫做《叛徒》的,就是派屈克·斯韋茲(Patrick Swayze) 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這部片子的製作人是拉里·戈登(Larry Gordon)。一天,拉里叫我去開會,我就見到了喬·西弗(Joel Silver) (是拉里·戈登的門生)、麥可·艾斯納(Michael Eisner) ,還有傑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 。在當時,電視部和電影部還沒分開,所以大家能聚在一起開會。他們已經看過我寫的預播片了,而且業內都公認我可以把動作片寫得很有幽默感。所以,他們把一部計畫了六年的片子交給了我。他們說,“我們想讓片子有趣一點,但還得保持動作片的本質。我們覺得你能行。”那部片子,就是《48小時》。
所以,能走上這條路,主要還是因為時機恰到好處,運氣不錯,我工作過的那些地方,都承認了我的價值,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他們都想到了我。實際上,我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計畫,我沒想過“《保齡大賽》會讓我接到《無敵女金剛》,然後又讓我遇到了艾迪·墨菲(Eddie Murphy) 。”這些事情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是完全沒有計畫過的。
傑拉爾德·迪佩戈(《天使之眼》 、《本能》 、《瓶中信》 、《第三類奇蹟》 、《奇警夏基》 )
我一直沒停過寫東西。在上大學的時候,我會寫寫散文,我還是學校的記者。讀研究生的時候,我修了電影課。後來,我的工作是寫教學片,那其實是個不錯的市場,到現在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我住在芝加哥寫著教學片,並做了幾年的自由撰稿人,我抽時間寫了自己的劇本,然後像很多人一樣把它帶到了好萊塢。我想,我可以一直以寫教學片為生,直到哪天交好運。我的夢想並不是把劇本賣出去,而是想讓別人看看我的水平,但最後這一切發生了。我給很多人看過這劇本,最終,它終於在正確的時間落到了正確的桌子上。
萊斯利·迪克森(《偷天遊戲》 、《那段舊情》 、《飛越童真》 、《窈窕奶爸》 、《愛情快遞生》 、《落水姻緣》 、《悍妞萬里追》 )
我沒正經上過學,18歲就開始獨立生活了,為了賺錢生活我做過很爛的工作,在藍草樂隊表演過一陣子,當然也有過一些玩音樂的男朋友。突然有一天,我開竅了,我意識到我已經23歲了,我對自己說:“如果十年之後,我還在這裡,和同樣的人一起過著同樣的生活,我會殺了我自己。”所以我計畫了一下,準備去洛杉磯,去做一名編劇。在洛杉磯,我依然做著微不足道的工作養活自己,沒存下什麼錢,也沒有醫療保險,開著車卻沒有上車險,當然大部分時間車是壞的,所以我也根本不去開它。我沒錢去上寫作課,但我辦了張美國電影學會(AFI) 的借書卡,就這樣我讀了不少好劇本。我覺得看這些書學到的,要比我在那個很差勁的出品公司學到的多一些。我曾在一家出品公司讀劇本,那些劇本真是太差勁了,但它們讓我變得自信滿滿,我覺得我肯定能比他們寫得好,我沒什麼好怕的。在我真正寫劇本之前,我在洛杉磯待了一年的時間。當時我有了個好主意,就跟我的一位朋友一起開始寫這個劇本。當時我們可謂同病相憐,生活都是又悲慘又絕望。我朋友是個很有趣的人,我也很有幽默感,於是我們覺得我們一起寫東西能讓幽默感加倍。劇本最終賣了出去,雖然這個劇本沒讓我們發大財,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我們打入了好萊塢,但也從此分道揚鑣,我開始一個人寫劇本。之後不久,我就寫出了《悍妞萬里追》。
阿齊瓦·高斯曼(《驚天核網》 、《藝妓回憶錄》 、《美麗心靈》 、《迷失太空》 、《蝙蝠俠與羅賓》 、《殺戮時刻》 、《永遠的蝙蝠俠》 、《沉默的陷阱》 、《委託人》 )
在寫劇本之前,我寫過小說和短篇小說,當然大多數沒賣出去。我從七年級就開始堅持寫作,總是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作家。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如此熱愛寫作,我覺得這可能跟我的生活環境有關。我爸媽總是吵架,他們一吵架我就到自己的房間寫東西,因為我只要一開始寫東西,就仿佛聽不到他們爭吵的聲音。我一開始寫得也不好,但我還是一直堅持寫下去。我上了大學,研究生讀的是創作。畢業後我為情緒障礙兒童工作,只有在晚上回家後才開始寫作。我在紐約大學(UYN)學習的日子裡,上過個人寫作課,寫作老師非常棒——戈登·利什(Gordon Lish)。他覺得這個世界有太多嘈雜的聲音,如果你的聲音不夠清晰,就沒人能聽到你在說什麼,所以你得知道自己內心想說什麼。這門課每次都連上六個小時,連上洗手間都不允許。戈登覺得,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膀胱六小時,那你就根本不適合寫作,聽起來挺有道理,但做起來真的很痛苦。在課上,每個人都要大聲地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全班同學聽,但經常是你才讀了一兩句話,就會被戈登怒氣沖沖地打斷。他會說:“聽著,我告訴你你這作品爛在哪裡。”然後他會明明白白地批評你一頓,讓人很不好受。這種做法不僅教了學生寫作技巧,同樣也在心理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督促下,你得把表面現象都推翻,你會被逼著一層層深入地去想,直到找到自己的聲音。要知道,戈登老師不允許兩周故事是一樣的,你得每周都寫出新的故事。我大聲讀自己作品的時候感覺良好,所以我把故事裝進信封,瘋狂地投稿,結果我收到了無數措詞華麗的拒信。直到我28歲或者是29歲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可能不是寫小說的料,我想,“天啊,總得還有另一條出路吧。”我覺得我好像一直對電影很有興趣,所以我選修了羅伯特·麥基的寫作結構,我覺得這課程非常不錯,後來我寫了一部劇本,然後就賣出去了。
埃米·霍爾登·瓊斯(《第三類終結者》 、《富翁的妻子》 、《亡命大煞星》(1994版) 、《桃色交易》 、《我家也有貝多芬》 、《現代灰姑娘》 、《女傭萬萬歲》 、《情書》 )
我原先的夢想是做紀錄片,但我發現,那太燒錢了,而我沒那么多錢,所以我就成了電影剪輯師。直到有一天,羅傑·科爾曼(Roger Corman) 給了我一次機會,讓我嘗試導演。我重寫了劇本,並且不斷寫下導演時的注意點。現在,我覺得我還是更喜歡寫作而不是做導演。
尼古拉斯·卡贊(《忍無可忍》 、《機器管家》 、《墮落天使》 、《瑪蒂爾達》 、《蛇蠍情人》 、《豪門孽債》 、《紅色八爪女》 、《強盜爸爸》 、《弗蘭西斯》 )
最開始,我在學校寫寫舞台劇,寫了大概七年的時間。在這七年的最後兩年里,我開始寫電影劇本,因為我一直很迷戀看電影。我就這樣寫了五年,但沒有一點兒收穫。有一天,我突發奇想,寫了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劇本,我在裡面畫了很多畫,這些畫代表了各種戲劇效果,我沒有像正常的劇本一樣寫很多對話。對我來說,也是從那時起,我完成了從舞台劇到電影劇本作者的轉型。
吉姆·考夫(《尖峰時刻》 、《魔警殺手》 、《飛象計畫》 、《瘋狂盯梢令》 、《無組織犯罪》 、《緊急盯梢令》 、《奇蹟》 、《隱藏殺手》 、《龐克的六月》 、《錯體夫妻》 、《高材生》 、《泡妞王子》
有一次,我和女朋友去看《流寇志》,走出電影院,我的腦子裡還閃現著電影中的場景。從那時起,我就決意要做自己的電影。當然,第一步就是,必須有人寫劇本。於是我自己就開始寫劇本玩,然後跟一群朋友把它拍成8mm或者16mm的膠片電影。朋友們為了在我的電影裡出演角色,經常得給我點錢,我就用這點錢來完成電影的拍攝——我多希望現在也能這樣拍電影啊。我大學學的是英國史,畢業後我回到了洛杉磯,一心想找個寫劇本的工作。當然在畢業之前,我跟大多數的大學生一樣,只想著快點長大,快點畢業,快點找個女朋友。一開始,我也做過很多種工作,我賣過畫,開過卡車,做過保險理賠員。直到畢業三年之後,我才真正開始以寫劇本為生。
斯科特·羅森伯格(《極速60秒》 、《失戀排行榜》 、《恐怖怪譚》 、《空中監獄》 、《美麗佳人》 、《你不在後丹佛事》
我生長在波士頓,從我還是個孩子開始,我就非常喜歡寫作。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我會趁老師不在的時候,把我寫的詩讀給小夥伴們聽。在中學的時候,我寫的東西就更多了。我喜歡的課一直都是創作課,而理科一直很爛。然後,我考進了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副修了創作課,跟研究生一起上。一直在畢業之前,我都不知道我將來會做什麼工作。我那時候的女朋友搬到了加利福尼亞,所以我就跟她搬了過去。當你在洛杉磯寫作的時候,你很快就會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劇本”。我身邊的很多人都在寫劇本,而我正好也很喜歡電影,所以我也加入了寫劇本的行列。所有的人都跟我說,我要先讀一讀《唐人街》和《致使武器》,所以我讀了這兩本經典,然後就開始寫作了。我就這樣嘗試著寫了好幾年,每年大約寫四到五個劇本,當然同時還打著各種小工維持生計。我給人開過卡車,做過上門推銷員,還做過迪克·克拉克(Dick Clark) 的製片助理,這個工作可是一天18小時地乾啊。後來,我決定去上電影學院,我先去上了南加州大學(USC)。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專門的寫作課,我只能拍拍電影,但我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轉學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那裡有不錯的寫作課程。後來,我在那裡喜歡上的一個女孩搬到了紐約,然後我又轉學到了紐約大學讀書。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時候,曾得到過山繆高德溫寫作獎的三等獎,我也由此找到了我的第一個經紀人。
埃里克·羅思(《拳王阿里》 、《局內人》 、《馬語者》 、《郵差》 、《阿甘正傳》 、《伴我情深》 、《父子戰爭》 、《鐵律柔情》 )
我是在紐約長大的,曾在哥倫比亞大學讀電影,後來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研。我曾想過要不要做導演,但覺得不是太適合。我很喜歡電影,但不知道是什麼使我想成為編劇。我對電影其實很精通,因為我爸爸是製片人,而媽媽是劇本編審,所以可以說,我從小就生長在電影裡。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時候,我寫過一部劇本,得了山繆高德溫寫作獎。這也就是我成為編劇的過程:我寫了部劇本,得了獎,拍成了電影,我就名正言順地走上了這條路。
麥可·希弗(《四根羽毛》 、《末日戒備》 、《紅潮風暴》 、《鐵腕校長》 、《彩色響尾蛇》 )
我從25歲開始寫散文。為了寫散文,我還特地出國去體驗多種文化,我跑遍了亞洲,完全是背包族,沒帶什麼錢,光走路大約就走了七個月,兩年後,我重回美國,開始了專職寫作的日子,我發現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寫了。我想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於是我開始寫小說,我也寫舞台劇,但沒得到認可。我覺得在寫小說的時候獲得了更多的認可,人們都很看重我,給了我很多幫助,所以那段時間我都在全身心地寫小說。但在我35歲的一天,我終於靈感枯竭了,於是我去了好萊塢,開始了編劇的生涯。我曾在學校的劇院做過導演,所以我很想有一天能寫自己的故事。我給了自己五年的時間,並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寫了14部劇本,直到被人看中開始寫《彩色響尾蛇》。
湯姆·舒爾曼(《聖人》 、《一個布袋八個頭》 、《燃燒的天堂》 、《天生一對寶》 、《死亡詩社》 、《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 、《天眼神探》 )
在成為編劇之前,我做過一些拍電影的工作,當然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一開始,我在納什維爾的一家公司工作,那家公司做一些商業片和教學片,我相當於是打雜的,主要任務是扛燈,還有其他一些力氣活兒。後來,我來到了洛杉磯,上了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期望有一天能成為電影製作人。
埃德·所羅門(《黑衣人》 、《超級馬力兄弟》 、《伴你闖天涯》《阿比阿弟暢遊鬼門關》 、《比爾和泰德歷險記》 )
我成為編劇的過程是順理成章的。21歲,也就是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寫過《拉維恩和雪莉》 ,然後又寫了《蓋瑞·山德林秀》 ,23歲時,我寫了《比爾和泰德歷險記》——我寫它的時候也沒太當回事,事實上我更希望能寫本小說然後賣掉。我真的更想以寫小說為生,因為寫小說跟寫劇本的過程基本差不多,你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把能想到的最有趣的、最有創意的、最真實的東西寫下來就行了。但是在寫劇本的時候會遇到更多困難,劇本往往會被拆散,會有很大的改動,所以很難有寫作的快感。
羅賓·史威考德(《超異能快感》 、《瑪蒂爾達》 、《舊愛新歡一家親》 、《小婦人》 、《紅色外套》 、《來電的感覺》
我剛開始會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想成為一名作家了。我寫過很多東西,但一直沒想要寫電影劇本,直到我真正弄明白了電影是怎樣寫出來的,才開始嘗試著寫一些。我寫過一些舞台劇,但到了21歲的時候,我就只想做電影了。我在大學裡做過攝影工作,掌握了構圖、成像一類的知識,但當時並沒有用到劇本當中去。幸運的是,有一天,紐約的一位女士看到了我的一個舞台劇,並與我取得了聯繫。她問我,想不想試著寫電影劇本,所以我給她寄了本樣稿,她讀後覺得很喜歡,讓我把它寫完,並承諾說可以幫我賣掉它,她沒有食言。從那以後,人們開始覺得我是個電影編劇,而不是一個舞台劇作者了。
以上的這14位編劇將在這本書中給你以指導,他們會與你分享自己的想法,告訴你在現今,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編劇,需要哪些性格、技巧和習慣。就讓我們聽聽他們怎么說吧!

目 錄

前言 xi
引言 xv
第一篇 熱情 1
第一章 編劇的品質 2
第二章 欲望 9
第三章 自信 14
第四章 激情 17
第五章 勇於承諾 23
第二篇 創造力 43
第六章 創作的過程 44
第七章 創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環境 67
第三篇 紀律性 75
第八章 寫作習慣 76
第九章 時間管理 99
第十章 寫作瓶頸期 113
第十一章 改稿 121
第四篇 寫作技巧 133
第十二章 怎樣才是好劇本 134
第十三章 編劇基礎知識 150
第十四章 最重要的觀眾 157
第五篇 市場運作 165
第十五章 好萊塢系統 166
第十六章 人際交流 173
第十七章 找一個經紀人 187
第十八章 學會陳述 193
第十九章 表現得像個專業人士 204
第六篇 成功四訣 215
第二十章 耐心 216
第二十一章 毅力 219
第二十二章 熱情 232
第二十三章 練習 242
結語 2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