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里乾坤

線里乾坤

《線里乾坤》是邱一平所寫,以探討股價切線學為重點的著作。與《股經》《K線大法》二書,實際上可以視為初學技術分析者的入門三部曲。

簡介

嚴格來說,早期的技術分析領域中,“切線學” 與“K線學”、“形態學”(道氏理論),已經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股價分析系統’當然,一般還會包含數條移動平均線。也就是說,早期的證券市場,在還未發展技術指標及使用電腦分析之前,以手工在方格紙上繪圖,一般都會先描繪出股價的K線圖(西方則以美國線為主),再搭配數條移動平均線。有了這個雛型之後,接下來,股民們會觀察在一段時期內,K線所醞釀的形態。如果,K線上的確已經出現形態學上所說的走勢時,股民們便會在圖表上畫下第一條直線,這一條線往往是一條“頸線”(請參考《股經》第二章),因此,“頸線”便成為圖表中所畫出的第一條“切線”。
繼《笑傲股林》、《股林高手》、《股經》及《K線大法》四本書之後,以探討股價切線學為其主要的重點。如前所述,切線學、K線學及形態學三者為不可分割的股價分析系統,而且,也是早期古典股價分析理論的基礎。因此,《股經》、《K線大法》三本書,實際上可以視為初學技術分析者的入門三部曲。然而,關於這些理論的書籍,市面上已經出版甚多,筆者之所以再撰寫這本書,主要是基於技術分析整體性的考量。
K線學、形態學、切線學、統計學、波浪理論、“股價十四大結構”等等理論,依筆者個人的看法,其相互間息息相關無法分割,僅以單一一種理論看待股價時,猶如以管窺天,很容易見樹不見林。因此,所介紹的切線學,大部分會融入其他理論一併說明,以求旁徵博引,融會貫通。
在技術指標尚未被充分利用之前,股民們通常利用切線的技巧來尋找壓力和支撐。然而,什麼是切線呢?簡單說,就是拿一支筆,拿一把尺,在K線的圖表上拉出直線。可以拉一條線,可以拉兩條線,也可以拉出無數條線,重點是,拉哪一條線才有意義呢?這一點,正是筆者撰寫本書的主要目的,更可以藉此機會,理清長久以來,讀者們在實際圖表上作切線時所遭遇的麻煩。
早期的切線理論,一般都只有在“直線”及“角度”上頭做文章,近幾年來,新的“切線理論”不斷被發表,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加入了“三角函式”、“矩陣”與“弧線”。以“弧線”的觀點為例,它比“直線”更符合自然的法則,“弧線”的原理中,包含了“時間”的要素,正是這個論點,掀起了股價分析界的大革命。
大部分的讀者都知道,股價分析包含了量與價的分析,當中,很少人注意到“時間”的問題。或者說,多年來,分析師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時間”的問題。然而,現代的分析理論中,量、價及“時間”分別為股價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雖然,本書內容在切線的領域中,也沒有辦法完全解決“時間”的難題,但是,“弧線”的觀點,在我們研究“時間”的困境,似乎已經露出了一道曙光。
當你開始閱讀本書時,必須不斷回想《笑傲股林》、《股林高手》、《股經》及《K線大法》等四本書的內容,不僅因為書中會一再地引證之外,筆者更有意讓讀者藉此機會,將這五書的精髓融為一體。最後,筆者將把“股價十四大結構”的原理與套用,在《股法無邊》一書中,為讀者做一次翔實的總結。至此為止,我們算是已經跨越了一個台階,接下來,《股往金來》及《錢龍選股》這兩本書,將引領讀者進入實戰肉搏的真實市場。
在本書中,主要是以“切線學”為探討的重點,然而,書中的最後,筆者另外加上一個附。在附篇中,計有十一及十二兩章,主要是探討“程式交易”的方法與作用。程式交易又稱為“機械式交易”,這種交易法一般盛行於歐美的基金公司及部分經紀人間,由於它算是近年來國際間頗為流行的股票交易法則,因此,筆者特於本書的末了,藉兩章的篇幅介紹給大家。

作者簡介

邱一平,筆名七卡。現任乾隆電腦軟體有限公司調研部副總經理,著有《股市絕學天龍八部》、《細說錢龍股票致富秘笈》、《如何從股市中賺到一百萬》、《股經》、《笑傲股林》、《股林高手》、《線里乾坤》、《股法無邊》等書。

目錄

第一章 刀光劍影
刀切豆腐兩面光
切線與焦點
切線與時間
刀光劍影
第二章 趨勢線
勢不兩立
趨勢線的畫法
舊論新解
第三章 軌道線
扇形原理
軌道的曼波
趨勢的節奏
舊論新解
第四章 角度線
甘氏角度
舊論新解
第五章 百分比線
波浪的空間
波段的驗證
舊論新解
第六章 X線
X線的劃法
X線基本法則
剪刀原理
X線焦點
X線的細節
舊論新解
第七章 甘氏弧形
時間的演變
甘氏弧形畫法
日論新解
第八章 甘氏矩陣
矩陣推算法
矩陣法則
第九章 時間序列
費波南斯級數
時間序列的畫法
舊論新解
第十章 解消點
三角關係
解消點畫法
解消點的用法
附篇
第十一章 TBP交易法
程式交易
速量觀念
趨勢平衡點
速量交易法則
停損點
了結點
總結
第十二章 CDP交易法
反應趨勢法則
CDP交易法的運用
交易日的修改
CDP交易法的規則
反覆思考
總結

《線里乾坤》讀後總結

1 股票漲跌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不是壓力就是支撐,壓力過了就是支撐,支撐破了就是壓力。
2 形態學中包含了相當多種形態,每一種形態中,有包含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轉折點,都是我們在切線時所欲尋找的點。較引起我們注意的 只有 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及三角形的形態。這五種形態的重要轉折點,我們稱為:關鍵轉折點。
3 股評家說的壓力區,是一條恆為水平的慣性射線,也就是萬年壓力線。股價的壓力與支撐,也應該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或者,余 某一個時期消失之後,又出現新的壓力與支撐。正常情況下,股價應該持續順著軌跡前行,然日事實上,股價也會忽而朝趨勢線左方偏離,忽而朝右方偏離,這就是所謂的股價偏離。
4 修正:分為反向修正與橫向修正兩種。多頭上漲中的“反向修正”又稱作“回檔”,空頭下跌中的“反向修正”又稱作“反彈”。“橫向修正則是“橫向盤整”的意思,當股價進行角度過於陡峭時,致使股價與趨勢線之間的“乖離”,超出一定限度時,股價便會因為受 到趨勢線“吸引力度”的影響,放慢其進行的“速度”,並且向趨勢線靠攏,此時,股價便可能會以“反向的”方式或者“橫向”的方 式,修正其與趨勢線之間的“乖離”與“角度”。
此時你可以參考“乖離率”的歷史表現藉以判斷股價是否即將進行修正。
BIAS 乖離率 ( 快捷命令 BIAS )這裡的乖離,具體是指收盤價格(或指數,下略)與某一移動平均價格的差距,而乖離率則用以表征這種差距的程度。將各BIAS值連成線,則得到一條以零值為中軸波動伸延的乖離率曲線。
N日BIAS的N值通常取6、10、30、72及以上,分別用以研判短期、中期、中長期以及長期的市勢。一般而言,當BIAS過高或由高位向下時 為賣出信號, 當BIAS過低或由低位向上時為買入信號。在中長期多方市場裡, BIAS在0上方波動,0是多方市場調整回檔的支持線, BIAS在0附近掉頭向上為買入信號。在中長期空方市場裡, BIAS在0下方波動, 0是空方市場調整反彈的壓力線,BIAS在0附近掉頭向下為賣出信號。
BIAS若有效上穿或下穿0,則是中長線投資者入場或離場的信號。採用N值小的快速線與N值大的慢速線作比較觀察,若兩線同向上, 升勢較強; 若兩線同向下,跌勢較強;若快速線上穿慢速線為買入信號;若快速線下穿慢速線為賣出信號。
極強勢或極弱勢的行情,通常都是以橫向的方式修正角度並反映趨勢線的“吸引力”這種修正法稱為“以時間換取空間”。也就是說股價 不需要迴蕩或反彈的修正方式修正角度,在原有股價水平下,讓時間自然將股價推移至趨勢線附近,完成吸引和修正的作用,它可能正在 醞釀下一波的攻勢。
5 軌道線:趨勢線:每一條趨勢線都具有支撐的力道,然而,當它被跌破之後,便反過來變成股價的壓力。
股價的運動方式可以分為“先盛後衰”和“先衰後盛”兩種。一般情況下,軌道的角度分成“啟動角度”,“加速角度”及“減速角度”三部分有緩而急。
反拋物線:有慢而快的的行情,步調越走越快的方式,我們便稱他是“反拋物線行情”例如VR指標,當指標有抵擋緩步上升,在某一日 超越250上時,我們便可以判斷股價可能即將進行加速行情。可以配合BTI,MOM,ROC,VR.MSI等指標.
6 有方向的趨勢:(沒有方向的節湊稱為調整)股價的節奏分為四種模式,除了上敘的拋物與反拋物模式之外,股價節奏三部曲的模式如下;
(1) 如果啟動角度加大,並且第2浪回檔或反彈的幅度,小於第1浪長度的1|2時。其第3浪的加速角度通常也放大,但是,最後將完成目標前,股價會後繼無力,進行所謂的減速角度,此時,減速角度會以多重變化出現,列如:在減速的過程中,K線或許會不斷出現,“二紅夾 一黑”與“兩黑加一紅”形態,或者,股價將在減速過程中,逐漸釀出形態學中的頭部和底部形態。
(2) 如果啟動角度較小,則其第三浪的加速角度雖然不見的會大幅爬升,但是,其馬拉松式的波動,經常讓第三浪的長度加長。由於第三的長度雖長,但始終維持以碎布前行,這也表示股民情緒還未沸騰,依據市場心裡觀察,波段必定尚未結束,因此,在末升段行情中本來應該進行的減速角度,卻演變成瘋狂的加速角度,最後,行情將在前程似錦的泡沫幻影中落幕,在瘋狂加速的過程中,K線一根比一根長,股價上升的幅度,實在讓人受不了,一直到某一天,股價會突然間停止呼吸,然後,。。。。。。筆直的躺下。
7 軌道線:在指標學理,不管直線或者曲線,也不管其一何種方式,凡是兩條持續延伸的線條,我么稱之為軌道,例如: 軌道線(ENVELOPE),與布林線(Bollinger BANDS),或者 RSI,KD ,CCI, ROC 等超買超賣型指標。布林線則要參考威力雷達指標
8 百分比線:量價的技術指標是重要的一環,技術指標套用在個股時,可以從投資情緒的溫度,能量聚散的程度,成交量消耗的熱度即股價波動的寬度等四個方向觀察:
(1)BR指標 :一般被視為股民的情緒指標,在正常情況下,當股價抵達我們預測的第五浪目標時,股民的情緒因該是高亢的因此,BR指標應該會出現攀高的現象。
人氣指標BRAR是以分析歷史股價為手段的技術指標, 其中AR較重視開盤價,從而反映市場買賣人氣。BR重視收盤價格,反 映的是市場買賣願望的程度,兩者通過不同的角度對股價波動進行分析,達到跟蹤股價未來動向的目的。
1、BR通常與AR一起配合使用,作為AR的輔助指標。BR=100是多空強弱的平衡線。
2、BR>400,暗示行情過熱,應反向賣出;BR〈40,行情將起死回生,應買入。
3、AR>180,能量耗盡,應賣出;AR<40,能量已累積爆發力,應買進。
4、BR由150以上的高點跌至50以下的水平,BR低於AR時,為絕佳買點。
(2)CR 指標:與AR一樣被視為能量指標,由於股價的運動越到末期速度越快,此時,市場或許會不斷出現大陽線,或許會出現 跳空的走勢,這種情況下,會導致CR指標向上攀高,所以,當股價即將接近預測的目標是,有必要注意CR指標是否以升抵一定的極限。
-判斷原則 :
CR與BR、AR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中間價為計算的基準,由於價格雖然收高,但其一天中的能量中心卻較前一天為低,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CR可以和BR、AR完全分開獨立使用,對於股價"何時上漲""何時下跌"的"何時"問題,提供一個難得的參考。CR本身配置4條平 均線,平均線又分別較CR先行若干天,另一方面,平均線之間相互構成一個強弱帶,被套用來對股價進行預測。
1、CR平均線周期由短至長分成a、b、c、d4條。
2、由c、d構成的帶狀稱為主帶a、b構成的帶狀稱為副帶。
3、副帶上穿主帶為買入,副帶下穿主帶為賣出。
(3)VR指標:被視為估計成交量熱度消耗的指標,相反的底部區則是成交量最低迷的區域,因此,當股價發展至第五浪預測目標價時,應注意,VR指標是否也已同步升高至極限。
--判斷原則
1、經驗表明,VR在80~150區間的波動為常態波動。
2、VR<60進入超賣區,若VR<40為嚴重超賣。此時,成交量若開始逐步增大,將觸底反彈。
3、VR>150, 進入超買區,若VR>350為嚴重超買。此時,成交量若開始逐步減少, 將見頂回落。
4、經驗亦表明,VR套用於低價區較套用於高價區時的技術上的可信度為高。
(4) 極限寬:是測量布林線波頻寬度的指標,由於股價最熱絡的地帶,通常也是股價振幅最大的區域,因此由於振幅加大關係,導致 布林線的“上限” 與“下限” 之間的距離擴大,因此,觀察“極限寬”極具攀高的現象也是驗證股價是否到頂的依據。
布林線--用法:
1.股價向上穿越支撐線,買入信號
2.股價向上穿越阻力線,賣出信號
(5)ADR 指標:被視為測量整體市場廣度的指標,研判大勢時,我們關注的是整體市場的互動,因此,所有上市股票的表現。是我們 判斷行情的依據,由於加速度的第五浪,具有瘋狂與不理智的特質,因此,市場群面上漲的機率升高,這種情形將導致,ADR指標
迅速攀高,當驗證市場大勢行情時,ADR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指標。
ADR 漲落比率 ( 快捷命令 ADR )
--判斷原則
ADR=N日內上漲股票家數所占比重的移動合計。N值一般取14日,也有用10日或者24日,甚至更長6周、13周、26周等。
指標ADR採用了比值的形式,最終的結果給了一種清晰的量化的概念,指標的使用者如果面對的是許多這樣的圖示進行橫向的比較,這種 方式顯得比較有特點。
9 X線:任意一條轉折高點或地點,其連線起來的X線,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你選擇的點是重要的谷底或峰頂,則連線起來的X線當然會比一般高低點連線成的X現更具威力。
X線的畫法:畫X線時,我們選擇的點,不同於其他畫法所選擇的點,而是從一個高點去連線一個低點,這是X線最特殊的地方,另
一方面,為了讓X線產生力矩的效果,除了有兩點所連線起來的X線之外,還必須在X線的線條里頂上一個支點。然而,這個支點變現在股價圖上時,則是X線與股價走勢相互間的交叉點。首先在畫線之前必須先決定尋找的是股價的壓力或者股價的支撐,因為兩 者的畫法不僅不同,而且名稱也不同,X線分別有四種畫法:
(1) 上升X線:有一個轉折低點,至少間隔一個高點或地點,而於右上方的轉折高點,連線出一條朝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2) B型上升X線:有一個轉折低點,至少間隔一個高點或低點,而與右下方的一個轉折地點連線出一條朝右下方傾斜的直線。
(3)B型下降X線:有一個轉折高點至少間隔一個高點或地點,而於右上方的一個轉折低點,連線出一條朝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X線的基本法則:“X” 線的實戰運用,不僅在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各有不同,而且,在波段發展的初期,中期末期也分別存在著 特殊的意義,“上升X線”的作用,在於尋找股價回升或反彈時,所將面臨的壓力,而“下降X線”的作用,則在於尋找股價回跌或者回檔時即將獲得的支撐。當參考X線的信號買賣股票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項特徵:
(1)在多頭市場中,股價碰到“上升X線”後,會在當天或者第二天回檔,通常幅度可達5%--10%。
(2)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碰到“上升X線”時。通常都正好是股價反彈的極限。
(3)在多頭市場中,如果股價在回檔時碰到“下降X線”則碰線當天或者第二天,股價會立即回升,而且,回升的幅度一般都相當大。
(4)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碰到“下降X線”時,會在當天或者第二天出現反彈,而且。其反彈也會較先前的反彈幅度大,股價反彈後,仍會繼續下跌。 不管AB線段或者BE線段,其長度必須超過兩星期。
10 當大跌以後, 如何選擇一隻好的股票:以波浪理論為列,常態的下跌波,其最後階段回顯醞釀出一個第四浪的盤整波,然後,在意 迅猛的速度,完成第五浪的下跌,此時,如果第五浪是以快速下跌來完成的話,左方不會有複雜的N字波動,一方面,由於股價下跌 速度太快,並且成交量萎縮的緣故,導致在該價位區套牢的籌碼較少,因此,未來股價回升時,在這個價位區的阻力也會相對較小,另一方面,如果左方的走勢太過於複雜,也就是不斷出現小N字波的意思,這種N字波因為它不斷出現小高點或小低點,使得股價在初升段的過程,不斷遭遇困擾。因次,選股的原則中,必須將其前一波走勢的複雜程度,列入積極考慮的要件。
以空頭下跌波轉為多頭行情時為列,最好 ,其應該具備完整的下跌第四浪及第五浪,也就是說,下跌波的第四浪,應該一盤整的方式 完成,而下跌波的第五浪,應該以加速的或大陰線的方式下跌,並且,第五浪的下跌幅度應該稍大一些,成交量急劇萎縮,選擇這種走勢的股票,不僅初升的阻力較小 ,也比較容易測量初升段的上漲幅度,(加速大幅下跌的個股,其初升段通常上漲至前一波下跌 第四浪的水平)
11 一隻股票從底部起算的第90天,會出現時間共振現象。一般,當股價波動至“時間共振”地帶時,很容易出現令人想不到的變動, 該區域 至少會讓股價產生較大幅度的回檔,或反彈,甚至於可能是一個頭部或者底部地區。 (6 15 45 )。(比方A上漲至 B是7天,A上漲至C是12天,A上漲至D是26天,其公倍數大約是84天,因此,在第84天時股價獲得支撐後大幅上升。)
12指標劍法:
(1):指數向上爬升,ADR若同步上升,則指數持續上漲的機會較大。
(2): 指數向下滑落,ADR也同步下降,則指數持 持續下跌的機會較大。
(3):指數向上爬升,AR卻反向下跌,短期內指數回檔機會高。
(4):指數向下滑落,ADR卻反響上升,短期內指數有反彈可能。
(5):指數持續一段漲勢後,如果ADR大於1.5 ,表示市場過熱,可視為“相對高檔期”指數潛在反轉回跌的危機。
(6):波段行情中,ADR有可能大於2,這個時候,一般都是中期行情結束的訊號。
(7):ADR介於0.3--0.5之間,通常是指數相對抵擋區,在這個區域買進股票,風險性較小。
(8):ADR波動在0.6-1.4之間沒有什麽意義,如果升至1.5時,表示行情已經達到“常態行情的”極限,此時,通常已經完成三波上漲。
(9)ADR上升至1.5時,隱含波段行情告一段落,或者第三波行情結束的暗示。
(10)“非常態行情”時,多半代表及強勁的市場,或者第五浪末升段上漲,也就是說,ADR或突破1.5而上升至2的水平。
(11):不一定每一次第五浪行情,都能促使ADR上升至2.列如:指數完成三波上漲,而ADR也上升至1.5,接下來由於第四浪的盤整, 使ADR逐步下滑至低水平。當指數做第五波最後衝刺時,由於ADR似有抵擋開始上升,行情不一定有足夠的力量。將ADR 一口氣推升至2,可能第二度來到1.5時。第五浪行情已經結束。
(12):不管ADR是到1.5或是2都是一中警告信號。對於相對高檔時應該多參考ROC VR DMI CR 等指標。利用大盤的成交量動態或者趨勢的能量熱度,共同確認相對高檔的存在,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當ADR下降到0.3左右時,已經是一個相當好的買點。)
13: 指數平滑廣量指標STIX:是衡量大盤指數超買超賣指標。本指標是從ADR漲跌演變而來,BTI ARMS MCL STIX等指標都是屬於 超買超賣 類型。(可以和RSI同時使用)
(1) STIX指標一般波動於+42---+58之間。
(2)STIX指標下跌至+45時,大盤已達超賣區。通常是不錯的進貨點,除非是長期跌勢或大暴跌之外,否則,指標較少跌至+42一下。
(3)STIX指標上升至+56時,大盤已達超買區,通常被視為獲利點。若果指標上升高達+58時,選擇賣出手中持股,一般失誤不大,除 非大多頭市場的初升段。
14:資金流向指標MFI: MFI指標實際是將RSI加以修改演變而來,RSI已成交價為計算機礎, MFI則結合價和量,將其列如綜合考慮的範圍 ,可以說,MFI指標是成交量的RSI指標。
(1)MFI大於80時,代表資金短期過熱訊號,但是必須等待MFI指標再度向下跌破80時,才能確認資金轉向。
段期資金過熱,股價容易回檔。
(2)MFI小於20時,代表資金短期冷卻訊號,但是,必須等待MFI指標再度向上突破20時才能確認資金轉向。
(3)MFI在80左右的水平,出現一頂比一頂低。和股價“背離”的現象時,可視為中期翻轉下跌的訊號。
(4)MFI在20左右的水平。出現一低比一底高,和股價“背離”現象時。可視為中期反轉上漲信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