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感受器

緊張性感受器:緊張性電感受器形狀象長頸燒瓶,向外開口於皮膚表面,向內膨大成壺腹,因此,又叫壺腹狀電感受器。其感受器細胞的主體鑲嵌排列在壺腹壁上,只有上部表面暴露在壺腹腔中。這些感受器細胞與內耳毛細胞相似,但無纖毛,其基底部與單根傳入纖維形成突觸聯繫(圖1)。如鯊的洛倫齊尼氏壺腹。其特點是具有自發性節律的衝動發放,在弱電流作用下,這種自發性鋒電位的頻率發生改變,對低頻或者直流電刺激則給予緊張性、長時間的應答。用微電極插入細胞內,常記錄到穩定的(不變動的)感受器電位。緊張性電感受器廣泛存在於放電魚類和不放電的海洋軟骨魚類。

緊張性感受器 tonic receptor

解釋

瞬變性感受器(phasic receptor)相對應。在記錄向中樞神經纖維的放電時,這種感受器只要刺激在繼續,便可較長時間地持續放電;而瞬變性感受器放電持續時間則較短。前者放電適應慢,後者快。一般來說,神經纖維直徑粗的是瞬變性的,細的是緊張性的,但並不一定完全如此。與身體姿勢和疼痛有關的感受器的放電是緊張性的,與運動有關的則是瞬變性的,與其功能甚相適合。根據庫夫勒(S.W.Kuff-ler,1955)等的工作,認為這種差別是由感受細胞的發生器電位是否為持續性的所決定的。但中島重広等用河豚毒(tetrodoxin)抑制峰形放電,並未觀察到發生器電位的時程差,因此認為可能是由於與細胞體相連續的軸丘區的峰電位發生部位膜的性質不同的緣故。對刺激感受器而言,區別為瞬變性的和緊張性的兩類是感受器的基本類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