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毛馬兜鈴[中藥]

綿毛馬兜鈴[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綿毛馬兜鈴,中藥材名。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的乾燥全草。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泥沙、乾燥。功能主治為:祛風、活絡、止痛。用於風濕痹痛,關節酸痛。

來源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的乾燥全草。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泥沙、乾燥。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活絡、止痛。用於風濕痹痛,關節酸痛。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黃白色綿毛。根莖細圓柱形,橫生,有多數鬚根。葉互生,卵賀狀心形,長寬幾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緣;葉柄長2~5cm。花單生於葉腋,花梗近中部具1葉狀苞片;花被彎曲成菸斗形,頂端3裂,帶紫色;雄蕊6,貼生於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6室。蒴果圓柱形,沿背縫線具有寬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分布區域

主產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陝西亦產。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叢和溝旁路邊。

藥材性狀

本品根莖呈細圓柱形,多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2~0.5cm;表面棕黃色,有細縱紋及節,節處有鬚根,有的有芽痕;質韌,斷面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莖細長,淡綠色,密被白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3cm,葉片灰綠色;皺縮,展平後呈卵圓形或卵狀心形,先端鈍圓或短尖,基部心形,兩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緣,脈網狀。氣微香,味苦而辛。

用法用量

9~15g。

化學成份

含馬兜鈴酸A、D(aristolochicacidA、D)、馬兜鈴內醯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揮髮油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