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縮寫作IAD),也稱作網路成癮綜合症、上網成癮症、網癮、網路依存症、過度上網症或病態電腦使用等各種名稱,泛指各種對電腦的過度使用,以致影響到正常作息的情況。

現象

網路成癮症網路成癮症
目前(2011年)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路心理障礙,約占網民人數的6%左右。這部分人在網上的衝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路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這種不自主的強迫性現象被稱為“網路成癮症”。

表現

1、上網時全神貫注,下網後念念不忘“網事”;

2、總嫌上網時間太少而不滿足;

3、無法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

4、一旦減少上網時間就會煩躁不安;

5、一上網就能消除種種不愉快情緒,精神亢奮;

6、為了上網而荒廢學業和事業;

7、因上網放棄重要的人際交往、工作等;

8、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

9、對親友掩蓋自己頻頻上網的行為;

10、有孤寂失落感。

美國心理學家楊格認為,上述10種情況在1年間只要有過4種以上,便可診斷為網路成癮症。

原因

網路成癮症網路成癮症
1、網路傳播的特點,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際傳播更輕鬆。

2、網路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們更易沉迷於網路。

3、現實生活壓力過大,導致一些人沉溺於網路,在虛擬空間里尋求安慰和減壓。

4、社會形態轉型時期,生活中的未知變數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會交往挫折、科技進步帶來的倫理難題等,壓力驟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宣洩減壓的寬鬆環境。

網路成癮實際上是暴露了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把網路成癮的癥結完全歸於網路的使用者,是不夠全面的。

易感人群

那些內向敏感、現實人際交往困難的人,易沉迷於網路。

改正

1、合理安排時間,鼓勵成癮者積極參加其他活動,患者應多與人交往,注意與親友、領導同事的關係;

2、給予相應的現實生活方面的指導,如對人際溝通上有障礙的使用者,給予交流溝通技巧方面的指導,讓患者體驗到真實人際交往的成功,從而幫助他們重建自信。

預防

1、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一天不宜超過8小時;

2、每天應抽出2-3小時與家人和同事進行現實交流;

3、一旦發現有“網路成癮症”的各種症狀出現,家屬要強行限定患者上網的時間並積極尋求心理諮詢和藥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