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輸速率

表述網路傳輸速度一般以波特率(Bps)為單位,其含義是每秒鐘傳輸的二進制數的位數。不同的網路一般波特率不同,相同的網路採用不同的網路電纜也可以達到不同的特率。例如:PROFIBUS現場匯流排在以雙絞線作為網路電纜時通訊速度為1.5KBps,採用光纜時可以12MBps...

影響速率的三大因素:

我從接觸網路開始就從來沒有對網速滿意過。上大學時的校園網簡直就是雞肋,什麼套用都用不了;去網咖打CS這種對網路質量要求高的網路遊戲也會經常感覺跳PING;工作之後更是感覺企業的一些關鍵套用很難得到頻寬的保證,只要是連線廣域網的服務對網路性能的依賴就相當的高。現在的網路在新的套用越來越泛濫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 影響網路傳輸速率的因素主要有頻寬、延遲和丟包。一般的網路來說區域網路可能是百兆千兆,當時廣域網出口的頻寬只有2-10M,這樣就存在一個頻寬瓶頸問題。區域網路的延遲一般來說就是不超過10毫秒,而廣域網的延遲一般都在50以上。區域網路的丟包率在正常情況下幾乎為零,而廣域網的丟包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廣域網擁塞控制機制)。我想用兩個圖來一下丟包與延遲對網路吞吐率的影響。
上圖可以看出兩個最常見的套用HTTP和FTP在網路上傳輸的時候丟包率對他們的影響,隨著丟包率的增加兩個套用的性能都明顯下降。特別是HTTP套用在丟包率達到1%的時候,HTTP的傳輸速率下降到原來的10%。
上圖可以看出T1線路與T3線路在網路延遲低於20毫秒的時候他們的吞吐率受延遲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但是當延遲達到60毫秒以上的時候T3線路的頻寬優勢就不復存在了。而且隨著延遲的不斷增加網路的質量成指數下降。
【注】T1=1.544Mbps T3=44.736Mbps
最高傳輸速率 最高傳輸速率是指MODEM理論上能達到的最高傳輸速率,即每秒鐘傳送的數據量大小,以bps(bit per second,比特/秒)為單位。在這裡主要是指撥號連線速度,即伺服器到Modem的數據傳輸速率,只表明Modem與ISP連線的一瞬間可以連線的速率。標準的56K Modem,“56K”指的就是建立網路連線時的速率,它只是一個理論值,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可能達到。由於電話線路的噪音是不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連線速度是不可能達到56K的,只要在42K-52K之間都可以認為是56K的Modem。 撥號連線速度會根據外界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結果:
1)與伺服器執行協定有關 在伺服器執行相應協定的情況下,Modem才可能有較高的連線速度。
2)與線路的質量有關 Modem工作時先以最高速率連線,然後會根據連線質量迅速調整連線速率,所以線路好壞是影響Modem連線速率的一個關鍵因素。與伺服器及其接入端有關,由於大型ISP的網路技術和硬體設備會不斷更新,如果連線上性能較好的伺服器,就會得到最流暢的數據流,否則則相反,這也是每次接入的速率都會有所變化的原因。性能不同的MODEM在同等條件的線路和ISP下,其連線速度是不同的,所以MODEM的好壞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條件。 MODEM的最高傳輸速率可分為9.6Kbps,14.4Kbps,28.8Kbps,33.6Kbps以及56Kbps,目前常見的都是56Kbps的,其餘的低速MODEM都已經被淘汰掉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