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信號學習法

綱要信號教學法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B·沙塔洛夫摸索出的一條控制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它要求教師在講解中,藉助一種直觀教具——綱要信號圖表。它是經過教師組織加工後的、以課程教材為內容的、系統的知識圖表。學生可以利用它來組織自己的學習活動,增強對知識的記憶,加深對知識點和知識結構的理解。

簡介

綱要信號圖表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本課重點以圖表的形式列出,比筆記更方便保存,記憶和使用。如果養成了製作綱要信號圖表的習慣,還可以自己建一套符號,作為記憶索引,效果會更好。

製作圖表

製作一張這樣的圖表產不複雜,它可以用來預習、複習和做課堂筆記,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除了這種閉合式的綱要信號圖表外,還可將括弧內變成問號,製成開放式的圖表,每使用一次都能加深記憶,效果更佳。

怎樣製作這樣的圖表呢?

首先,需要對課文進行分析,找出知識要點,明確哪些是必須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根本性的問題,哪些是派生的。一般而言,綱要信號圖表只是一種特別的索引,而不是課本的簡單重複,不必把課文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記錄下來,但一定要把那些必需的和根本的問題在圖表中組織起來。在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如果學生想進一步掌握更深更細的知識點,可在原來的圖表上作二次補充。但千萬要記住,在第一張圖表上信息不可太多。記憶規律表明,普通人一次最多只能記憶七個要點,所以最好將知識點控制在七個之內。

其次,要把一個個分散的知識點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彼此能找到邏輯的聯繫固然好,找不到也不用擔心,可以通過時間,地點,人物,形象等等來發現聯繫。例如,一切多邊形的面積都可分解成若干個三角形,所以,只要記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再了解了矩形,平形四邊形,菱形的特點,掌握其面積公式就會輕而易舉,甚至可以自己加以推導。又如,在地理學習中,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很難弄清那么多的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怎樣才能把黃河和長江的位置區分開來呢?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是進行形象聯繫,顧名思義,長江一定是長形的,而黃河象一個大大的幾字。

使用方法

最後,要學會正確地使用圖表。如果在課前已作了圖表,上課時,可以直接在其上作筆記。如果是課後作的圖表,製作完畢後,最好當晚能默述一遍,因為,按遺忘規律,所學知識在二十四小時內複習一次效果最好。在期末總複習時,可以分章分節製作大一些的圖表,總的原則是從總到分,從粗到細,從一般到個別。然後在圖表的輔助下進行記憶,其效果會比看兩遍書要好。

這種方法適用於自制能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對於學習基本素質較差的孩子,則需要老師或家長的幫助,通過製作這種圖表還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