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廉·邁斯特

《維廉·邁斯特》,長篇散文小說。歌德始作於1777年,約半個世紀完成。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生活理想,主要塑造了一個不斷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社會理想的探索者。小說分兩部; 《學習時代》(1796)、《漫遊時代》(1828)。

《維廉·邁斯特》,長篇散文小說。歌德始作於1777年,約半個世紀完成。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生活理想,主要塑造了一個不斷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社會理想的探索者。小說分兩部; 《學習時代》(1796)、《漫遊時代》(1828)。《學習時代》寫富商的兒子維廉·邁斯特不滿商人生活,要在詩歌和戲劇中追求理想。他離家出走在流動劇團當演員,並為少女迷娘贖身,收容豎琴老人。後加入一城市固定劇團,經理賽羅的妹妹奧勒麗曾愛過貴族羅塔利奧。《漫遊時代》接著寫維廉受奧勒麗之託離開城市來羅塔利奧的田莊送信,發現了自己嚮往的烏托邦“教育區”,並把兒子送到那裡培養。自己也離開劇團當了醫生。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所含中短篇小說、格言、書信、日記、詩歌等,可謂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
《學習時代》更像小說,有完整的框架,主人公在遊歷中學到了美的人生。然而小說的關鍵人物卻是豎琴老人,豎琴老人的愛的痛苦構成了小說浪漫的中心。他是一個修道院的孤兒,天意弄人他愛上了自己的親生妹妹,並使她有了身孕,當一切知曉時,木已成舟痛悔的人生讓他流浪遠方,孤獨的彈奏著愛憐的琴聲,他苟延人生,卻發現迷娘是自己的女兒,看著自己生的罪惡,知道愛人的離世,他毅然自殺,留下迷娘暈倒在威廉的懷中。故事的結尾是這樣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