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布特

維克托布特

世界頭號販賣軍火通緝犯。

個人簡介

Viktor Anatolyevich Bout
俄語姓名:Виктор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Бут
中文譯名:維克托·阿納托利耶維奇·布特
英文譯名:Viktor Anatolyevich Bout
出生日期:1967年1月13日
出生地點:前蘇聯城市杜尚別(即現在的塔吉克斯坦首都)
所屬國籍:俄羅斯
畢業院校:莫斯科軍事外國語學院
擁有綽號:“禁運剋星”、“死亡商人”、“戰爭之王”
前蘇聯空軍退役少校,國際軍火走私商和毒品走私商,能流利使用俄語、烏茲別克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漢語等多種語言,持有七本不同身份的護照,身價數十億英鎊,擁有由50架軍用運輸機組成的航空貨運公司。因涉嫌向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提供武器,以及向非洲的多起內戰輸送大量軍火,被控在全球範圍內煽動和支持戰爭,而受到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的通緝,逃脫追捕數十年,於2008年在泰國被逮捕。是道格拉斯·法拉赫(Douglas Farah)與史蒂芬·布勞恩(Stephen Braun)所著《死亡商人》(Merchant of Death)一書的主角。也是由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主演的好萊塢影片《戰爭之王》(Lord of War)中男主角尤里·奧洛夫(Yuri Orlov)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人物。

個人經歷

1967年1月出生於前蘇聯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首府杜尚別的一個小城市裡,現年42歲的維克托·阿納托利耶維奇·布特的經歷極具傳奇色彩。他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外語學院,可以流利使用6種語言,它們是俄語、烏茲別克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漢語。經過軍事訓練後,他曾經在前蘇聯東北部城市維捷布斯克一所空軍基地服役,擔任領航員一職。20世紀90年代初,他又服役於安哥拉的維和部隊前蘇聯特遣隊,擔任翻譯官。
世界頭號軍火販子在泰國被捕
前蘇聯解體後,布特所在的特遣隊也隨之解散,後來他開始駕駛著安東諾夫飛機努力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久以後他的“銷售網路”開始遍布全球,他將一些蘇制坦克、直升機以及其他武器銷往許多戰區,如阿富汗、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賴比瑞亞、盧安達、獅子山及蘇丹等。
英國情報部門稱,有證據顯示布特曾經為塔利班武裝及基地組織提供軍火,此外他還涉嫌向伊拉克倒賣武器。美國政府表示,他們獲得的情報可以證明布特從向塔利班銷售武器中贏利5000萬美元。
不過布特在2002年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他從來沒有向塔利班及基地組織販賣武器,還否認自己曾為伊拉克提供軍火和技術的說法。
世界頭號販賣軍火通緝犯、俄羅斯籍的維克托·阿納托利耶維奇·布特於2008年3月6日在泰國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被逮捕,一同被捕的還有他的一名同夥。大名鼎鼎的布特就是2005年上映的美國影片《戰爭之王》中男主角尤里·奧洛夫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人物 。
雖然被稱為“死亡商人”和“戰爭之王”,但布特也不是只跟罪惡打交道。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甚至聯合國都租用過他公司的運輸機。他曾多次運送過聯合國維和部隊士兵的物資。布特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重要捐款人。此外,布特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和生態主義者,他的信念是保護熱帶雨林。布特在非洲工作了10年,他的飛機可以將貨物運往非洲叢林的任何角落,他同時也用相機記錄了他所見到的各種珍稀動植物,並研究了大量與世隔絕的非洲部落。對待非洲布特還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認為是西方國家的援助害了非洲,是西方國家破壞了非洲的社會和生態平衡。布特非常推崇非洲叢林中的矮人部落,因為他們完全與環境融為一體,既沒有戰爭也沒有愛滋病的困擾。

逮捕計畫

布特素有“禁運剋星”和“死亡販子”之稱,他和他的同夥安德魯·蘇馬林在泰國首都曼谷的斯隆蘇菲特酒一同被抓獲,至少有5個國家的警務人員參與了此次的抓捕行動,其中還包括兩名美國毒品管制局的秘密特工。
多國警方於今年1月起就開始籌劃這次抓捕行動,當時兩名自稱代表FARC(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武裝分子”與蘇馬林接頭,表示他們要購買價值上百萬美元的武器,於是蘇馬林與“買家”輾轉於全球多個地方,其中包括荷屬安的列斯群島、丹麥及羅馬尼亞等,商討有關購買細節及流程,在“買賣雙方”的一次洽談中,兩個“大買家”獲得了一個隨身碟,裡面包含100枚地對空飛彈及穿甲火箭發射器的相關資料及照片。
蘇馬林對兩名“生意夥伴”說,準備工作已經差不多就緒,他們所需要的武器可以被空投至哥倫比亞,運費大約為500萬美元,在此後的另一次洽談中,已經毫無戒心的蘇馬林讓兩個“大客戶”與布特通了電話,蘇馬林隨後告訴買家中的一人,所購武器已在保加利亞。
一直都被蒙在鼓裡的蘇馬林和布特隨後興沖沖地開始安排與這兩名“FARC代表”進行最後一次會談,以敲定最終的交易時間,會談定在了3月6日,這時兩名“買家”才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原來他們竟是來自美國毒品管制局的特工,而一直逍遙法外多年的布特終於落入法網。
美國毒品管制局及美國政府律師委員會發表的書面聲明說,這兩人被指控犯有為國外恐怖組織提供物質支持的罪名,犯罪期限是從2008的11月份至今年2月,如果指控罪名全部成立的話,這兩人將面臨至少15年的徒刑。

引渡風波

不少國家此前都曾試圖抓捕布特,但美國情報讓泰國搶了這個風頭。不過眼下,為難的並不是如何審判布特,而是引渡他去哪個國家。泰美建交之間有一整套便捷引渡機制。按照常理,美國只需要向泰國出示三份檔案就可迅速引渡通緝嫌疑人,包括身份檔案、犯罪證明和非政治意圖證明。然而這套程式在布特身上似乎並不太有效,捕獲布特已過一年,但布特仍羈押在泰國監獄內,美國等待引渡由周計變為月計又變為年計。
泰方說,審理布特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一是71歲的布特辯護律師正在生病;二是布特的辯護證人、他的妻子目前背部不適。 美聯社文章說,美國逐漸意識到案件背後俄羅斯人的影子,於是一撥撥的美國官員趕赴泰國。 蘇聯少校軍官布特曾供職蘇軍多個部門,而他從軍前的生活至今都罕為人知。俄羅斯之所以也想從泰國引渡回布特,是因為布特身上攜有不少俄羅斯情報,涉及軍火業和諜報業等。俄羅斯自然不希望他出現在美國法庭上。
2009年2月,20多名議員聯名上書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蕊,要求儘快引渡布特,“以防落入俄羅斯之手”。
“布特威脅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安全,他正帶走數以萬計的無辜者生命,”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埃德·羅伊斯在報告中說,“引渡他,美國應擁有絕對優先權。” 但俄羅斯外交部當時曾說,美國優先說“是無稽之談”。 兩國都在無形之中向泰國暗施壓力。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觀察組織“全球見證”協會成員亞歷克斯·伊爾斯利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美俄目前正在修好關係,但布特問題很可能會在兩國關係修復階段潑盆冷水。伊爾斯利說,有俄羅斯訊息源告訴他,泰國不會將布特引渡給美國,因為一旦泰國這么做,那么泰國南部動亂地區將有大量俄羅斯武器湧入。
對於泰國來說,眼下正是騎虎難下階段。負責審理布特案的法官吉拉孔·帕塔納西里已經將引渡去向決定權交給了外交部。他說:“我很難辦。泰美關係和泰俄關係都很重要。我知道,不管我怎么做,案件結束後,我肯定永遠再也無法獲得這兩個國家中某一個國家的簽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