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殯葬

綠色殯葬

綠色殯葬是指按照環境保護的理念,在殯葬服務的過程中節省使用資源,清潔實施殯葬服務和相關的生產,也就是推行殯葬改革,減少資源消耗,減低並控制污染排放,是指“壁葬”、“塔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河海葬”等少占地或不占地的骨灰安葬方式。

基本信息

形式簡介

綠色殯葬綠色殯葬
隨著殯葬行業的發展,人們開始慢慢提出綠色殯葬的概念,並且觀注的人們也越來越多,那么什麼是綠色殯葬呢?綠色殯葬,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節儉辦喪事,不參雜封建迷信的儀式在裡面;二是指葬式,用骨灰回歸自然的方法,比如說花壇葬、江葬、海葬、植樹葬等等讓骨灰回歸自然。
綠色殯葬倡導占地少或不占地、生態化無污染的多元化墓葬形式,按類型主要分為生態殯葬(樹葬、花葬、草坪葬、江葬、海葬)和循環再生殯葬(可降解骨灰罐的深埋方式)等新型安葬方式。相對於傳統的土葬,綠色殯葬更加節地和“環保”,它不占土地或者占地極少,有時還會為城市營造新的大片綠地。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發展進程,綠色殯葬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政策法規

從2009年開始,民政部明確要求要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十二五”時期國家殯葬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建設以惠民殯葬、公益殯葬、綠色殯葬和人文殯葬為主要內涵的現代殯葬,開創殯葬改革新局面。目前,隨著環保觀念的提升,綠色殯葬已經得到了社會的關注,“魂系生態、葉落歸根、回歸自然、綠蔭後人”的環保理念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可,目前全國實行綠色生態安葬的人數正在逐年上升。
“繼續鞏固提高火化率,推廣節地葬法,實現骨灰安葬多樣化。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動綠色殯葬。”2009年,民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綠色殯葬發展指明了方向。
民政部2012年清明節工作方案要求,倡導綠色殯葬,弘揚先進文化。
2011年是民政部確定的“綠色殯葬推進年”,目的是進一步樹立綠色環保理念,推動綠色殯葬改革和政策創新,破解殯葬領域熱點難點問題。2011年7月31日,民政部召開了綠色殯葬座談會,提出惠民殯葬和綠色
殯葬是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兩駕馬車,要堅持“節地、環保、生態、文化”的方針,大力發展綠色殯葬業態。

2017年3月28日,樹葬花壇葬深埋江葬,江西74個縣(市、區)建立全民遺體免費火化制度、5000多個行政村建有農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設施……該省正推行節地生態葬法,引領綠色生態殯葬新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