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川英子

綠川英子

綠川英子(在日本時叫長谷川照子) 世界語名字Verda Majo 日本世界語學者和作家 1912年生於日本山梨縣猿橋地方一個建築工程師家庭。 1936年和中國留日學生劉仁結婚。

基本信息

簡介

個人檔案

在漢工作時間:1938年6月底至武漢淪陷

在漢主要任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日語播音員

在漢居住地點:上海路15號

個人言論

“我愛日本,因為那裡是我的祖國,在那兒生活著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對他們我有著無限親切的懷念。我愛中國,因為它是我新的家鄉,在我的周圍有著許多善良和勤勞的同志。”

——1938年6月8日《新華日報》,綠川英子的文章《愛與恨》

綠色的五月

綠川英子,原名古川照子。綠川英子是她用世界語取的名字,意思是“綠色的五月”。“綠色”象徵著和平,代表著全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的美好理想。“五月”的含義,對共產主義者來說,意味著團結鬥爭。她之所以這樣取名,以表明她是一個革命者,又是一個熱愛世界語者,表明她立志以世界語為武器,獻身革命。

《黎明的合唱》

為了希望的未來我們不惜流血成海,

五年的抗戰奠定了中國解放的基石,

築成了人民和平的堡壘。

今天我們挺著胸脯高唱黎明的讚歌吧!

這響亮的歌唱在明年第七個“七七”,

一定會變成侵略者的黃昏葬送曲。

一九四四年七月七日,正當中國抗戰處在極其艱苦的年月,綠川英子以《黎明的合唱》為題,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了這首充滿國際主義激情和氣貫長虹的詩篇。

人物生平

綠川英子(左) 綠川英子(左)

原名長谷川照子,1912年3月7日出生於日本山梨縣猿橋一個土木工程師家庭。1929年在東京府立第三高等女子學校畢業後,考入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奈良女子大學的前身)。

1932年,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席捲日本、軍國主義者加強思想控制時,在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綠川英子,開始接觸為人類謀解放的進步事業,並愛上了世界語,參加了以著名進步作家秋田雨雀為理事長的日本無產階級世界語同盟的進步活動,進而參加左翼文化活動,組織女高師文化小組,參加奈良地方左翼工會、文化團體活動。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綠川英子,世界語為Verda Majo,意為“綠色的五月”。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震動了綠川英子,她表示強烈抗議。1932年秋,奈良地方警察以“具有危險思想”的罪名逮捕了她,後在對她保留起訴權到1933年夏的條件下釋放了她。她在畢業前三個月,被開除了校籍。出獄後到東京加入了“無產階級世界語者同盟”,參加了世界語婦女組織克拉拉會、日本世界語文學研究會的活動。

1933年,她與東京高等師範文科院選學英語的中國留學生劉仁(即劉砥方)相識。1936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夜,綠川英子和劉仁結合。這在當時日本法西斯猖獗的情況下,是需要膽識和勇氣的。結婚第二年的1月和4月, 劉仁和綠川英子先後回到了中國,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愛國鬥爭。1937年4月,綠川英子來到上海世界語協會工作,編輯《中國在怒吼》的世界語刊物。後來到重慶,為我黨的《新華日報》《解放日報》《民眾》等報刊撰寫文章。

綠川英子踏上中國的土地後生活的第一個地方是上海。在那裡她目睹了“八·一三事變”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一篇題為《愛與恨》的文章中她這樣寫到:我愛日本,因為那裡是我的祖國,在那兒生活著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對他們我有著無限親切的懷念。我愛中國,因為它是我新的家鄉,這兒在我的周圍有著許多善良和勤勞的同志。我憎恨,我竭盡全力憎恨正在屠殺中國人民的日本軍閥。

上海失陷後,綠川英子在郭沫若同志的幫助下,繞道香港,廣州來到武漢,參加了國民黨中央電台對日播音(此工作一直擔任至1940年夏)。她全力以赴地向世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報導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英雄事跡。為此,日本東京的《都新聞》惡毒咒罵綠川英子是“用流暢的日語,惡毒地對祖國作歪曲廣播的嬌聲賣國賊”,她在日本的親屬也受到株連,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竟寄恐嚇信給她的父母,要他“引咎自殺”。

武漢失守後,綠川英子來到重慶,在郭沫若領導的“抗敵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此時她的名字已經為國統區和解放區的人民所熟悉。1941年7月27日,在重慶文化界人士的一次聚會上,綠川英子見到了周恩來同志。周恩來笑著對她說:“日本軍國主義把你稱為‘嬌聲賣國賊’,其實你是日本人民忠實的好女兒,真正的愛國主義者。”綠川英子聽了很激動,她說:“這對我是最大的鼓勵,也是對我微不足道的工作的最高酬答。我願做中日兩國人民忠實的女兒。”

1945年以後,綠川英子夫婦來到東北解放區,1946年2月到達瀋陽,同年冬抵達解放區哈爾濱,擔任東北教育委員會委員。1947年1月,東北行政委員會聘請他們為“東北社會調查研究所研究員”。

1947年1月14日,同中國人民同甘共苦的綠川英子由於人工流產手術感染,不幸在佳木斯逝世,年僅35歲。3個月後,她的丈夫劉仁也因病逝世。佳木斯的黨組織和人民民眾,為了紀念英勇的國際主義戰士,把綠川英子夫婦安葬在佳木斯烈士公墓里。

郭沫若為她題詩

茫茫四野彌(黮)暗,歷歷群星麗九天。

映雪終嫌光太遠,照書還喜一燈妍。

這是郭沫若同志於1941年題贈國際主義戰士、世界語學者、日本作家綠川英子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中的“照”字,一字雙關。“綠色之星”是世界語者佩戴的標誌,“照子”又是綠川的原名。郭沫若在詩中把綠川英子比作寒夜中一顆閃亮的星,一盞明亮的燈,用自己的光芒照耀著身邊的同志們。對綠川英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電影《望鄉之星》

不久,由鄧小平題寫片名的、中日兩國影視界以她為原型合作拍攝的電影《望鄉之星》開始在兩國同時放映。日本著名影星栗原小卷扮演了她。她的故事在中日之間一時傳為佳話。

(人民網資料)

紀念綠川

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偉大的日本女性。1952年春,高崇民同志率領中央代表團到佳木斯一帶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傷病員時,特地到墓地去憑弔了綠川英子和劉仁同志。

1973年中日兩國復交後,中國應邀參加日本第60屆日本世界語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葉籟士在大會上曾這樣評價綠川英子:“為日本和中國真正的和平共存而作出貢獻的人,以歷史上曾有記載的為限,為數是不少的。但到近代,在不幸的日中關係中,獻身兩國親善事業的就少了。何況,反抗祖國日本,為日中人民真正友好而進行活動,甚至把自己的骨頭都埋在中國的日本女性,除了綠川英子外,再沒有別人了。對於這樣一位同中國人民並肩戰鬥整整十年之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獻出自己青春的人,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1983年8月,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佳木斯烈士陵園為綠川英子夫婦修建了陵墓和紀念碑,墓碑上鑲刻著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的手書:“國際主義戰士綠川英子暨劉仁同志合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