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計畫

綠光計畫

綠光計畫是一個青年公益創業項目,由來自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的在大學生所組成的“綠光Angel”團隊策劃,並已與中國綠化基金會、遼寧志願者交流網取得合作。

概述

綠光計畫LOGO綠光計畫LOGO
綠光計畫是一個青年公益創業項目,由來自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的在大學生所組成的“綠光Angel”團隊策劃,並已與中國綠化基金會、遼寧志願者交流網取得合作。其專注綠化環保領域,致力於增加中國植被覆蓋率,同時結合威客理念,由所屬威客公益網站為其收取一定費用來維持項目運營。該項目曾在“飈愛心、創未來”2010聯想公益創業大賽中榮獲遼寧省冠軍。
綠光計畫所處的公益領域是綠化,並以“用全社會的智慧在荒野上營造綠色森林”為理念,以“網路先鋒,綠色革命!”為口號。在綠光計畫網上,用腦力成果換取真是樹苗的方式開拓了網路套用的新天地,為綠色生態環保事業提供了新動力和全民參與的途徑。

項目簡介

該項目將解決大學生供需不平衡的中國社會問題與植被綠化的世界環境問題有機結合,運用“威客”的理念,建立公益威客網站。具體辦法:會員從威客網上挑選並完成任務,經過本網標記參與威客網競標,成功競標的任務所得報酬用於有組織的專業植樹;成功競標的會員獲得對應積分,並根據積分榜排名得到豐厚獎勵;將樹苗真實生長情況以圖片形式發布網上,確保會員時時了解自己的樹苗生長情況;為會員提供成功競標證明。樹苗數量的比拼,是智慧能力的有力證明,更是愛心的真實表達!我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將單一的公益行為擴展為集企業外包、大學生社會價值自我評估、有效的植樹造林於一體的全民環保事業,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為後人造福,真正實現公益事業的長足穩定發展,共建和諧社會!

項目的公益創新性

大學生並不缺少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的潛力和特定專長,他們有著豐富的智力資源,只是客觀現實低效的求職途徑和缺少一個好的平台令他們有更多機會嘗試,展示、證明自身社會價值。“綠光angle”,就是他們“煮酒論英雄”的舞台!
大學生年輕活力,熱情積極,聚焦社會問題,熱心於祖國現代化事業的建設,只要有現實有效的方法,他們絕對是一個關注、投入、支持公益事業的龐大的愛心群體(從汶川地震中80後向祖國交出的出色答卷中可見一斑)!但現實中一些客觀因素令他們的一腔熱血經常無處安放,或者說很少有好的途徑給大學生表達他們真摯的愛心!“綠光angle”正是一個著眼於大學生這般需求,點燃大學生對公益的激情的團隊!
“以能力論英雄”,是“綠光angle”一大亮點!通過競標完成的任務,成功者可拿到相應積分,累計換取樹苗,用自己智慧點子換來大地母親身上的一處“綠光”!競標、爭賺樹苗等形式,激發大學生競爭意識,“你爭我搶”,讓綠化成為大學生的自主行為,使公益深入人心!同時,將自己在大學所學用於實處,贏取實踐機會,獲得職業經驗,更重要的是讓大學生更多地認識市場,鍛鍊能力,從而為自己將來就業積累資本,是一項非常棒的投資!
“夢想照進現實”,是“綠光angle”的一大創新!累計積分賺取的樹苗,將被真實地種在中華大地上,而這份真實也將完美地體現在“綠光angle”網站中的“虛擬樹林”板塊里!令大學生直觀感受自己的“智慧結晶”、關注“智慧成果”、品嘗自己對祖國綠化的貢獻!不需親臨現場,只需最大限度地開發無窮無盡的智力資源,有效保證樹木成活率的專業化種植工作通通交給我們“綠光angle”!讓綠化不再被動,讓綠化變得高效。
在“綠光angle”網站上人人都能賣創意,人人都能用積分換樹苗,其自由性與創新性將獲得龐大的大學生群體的青睞,即使生活在不同地區,也能通過“綠光angle”獲得平等的勞動機會!我們要以大學生為基點,掀起全民植綠、興綠、護綠的新熱潮!我們將看到無數的“綠光angle”們,齊心協力開闢出“用智慧托起中國綠色夢”的公益新紀元!

項目模式

如圖,“綠光計畫”網站運用“威客”理念實現公益事業運作,項目模式詳解如下:
1. 僱主(企業等)在網站發布任務,同時酬金注入綠光計畫公益賬戶。
2. 大學生(用戶主體)在綠光計畫網站選取心儀任務,上傳成果參與競標。
3. 僱主在海量成果中選擇心儀作品,競標成功者(winner)獲得酬金對應積分。
4. 每株樹苗需m個積分,會員(即大學生等競標者)積累積分賺取樹苗。綠光計畫網站根據會員所得積分和樹苗棵數,給予相應級別。所得積分和樹苗越多,級別越高。會員在不斷升級中,將有機會在“綠光英雄榜”上,比拼才氣,一絕高下,爭奪“綠光天使”TOP500!
5. 綠光計畫網站將“聯想”贈予的“創業基金”,以及顧客每購買一台“聯想”電腦捐贈的若干元人民幣,與網站任務酬金一併用於樹苗購買、種植與維護等流程中。
6. 樹苗將由專業人士種在中國最需要的地方。
7. 對於樹苗,網站將提供個性化服務,包括:
① 任務對應企業、會員的信息標記;
② 給“特別的Ta”的獨特寄語;
③ 樹苗詳細信息(地址、種植日期、生長時間等);
④ 樹苗真實照片將定期發布於綠光計畫網站的“虛擬樹林”里,“虛擬樹林”是對實際種樹情況的真實反映,在這裡,會員將與專屬於自己的樹苗“零距離接觸”,使樹苗種植過程完全“透明化”。

產品分析及市場調研

1。綠光計畫”的參與度和環境效益分析
75%的高校在校生表示願意通過“綠光計畫”網站為綠色生態建設籌集資金。根據2009年12月教育部的統計,我國高等院校專科院校在校生23,609,510人。在受訪者中有35%的人表示很願意到“綠光計畫”網站參與公益活動,即約8,263,328人。預計初期每年將有15%的人可以獲得一棵樹苗,那么每年將有約124萬棵樹通過“綠光計畫”網站被種植,據測算每公頃樹林有2000---3000棵樹,即每年將有62萬公頃沙化土地被森林覆蓋。每公頃森林可貯水500--2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小時可吸納雨水20-40噸,大約為無林地的20多倍。1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0.73噸氧氣。有林地每公頃泥沙失量為0.05噸,無林地2.22噸,相差44倍。1公頃防護林可保護100多公頃農田免受風災。那么,未來每年將有約6.2億立方米的水被“綠光森林”涵養;每天將有約62萬噸二氧化碳被“綠光森林”吸收,並放出24萬噸氧氣;減少泥沙流失量近400噸。可見“綠光計畫”的長遠的、潛在的環境和社會效益不可小覷。
2。“綠光計畫”對環保公益理念普及的作用分析
根據綠光Angel團隊的實際調研,在被訪者中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有清楚認識的僅占4%,絕大多數的高校在校生,對我國植被覆蓋、沙漠化情況沒有具體概念,或認識很模糊。“綠光計畫”網站,為廣大的高校在校生和願意加入我們的各界人士提供平台。人們能夠通過在“綠光計畫”網站上進行虛擬和現實結合的互動,並瀏覽網站發布的資料,對我國的綠色生態建設的意義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希望通過“綠光計畫”網站能提高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對我國綠色生態建設嚴峻性的認識,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其真正地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3。“綠光計畫”對提高公益效率作用的分析
在調查中,綠光Angel團隊發現,由於時間、途徑、精力等因素限制而不能實現參與綠色生態建設的人數竟占到總人數的73%;而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體力,為公益活動賺取基金的人數也占到總人數的69%。這說明,人們雖然有較強的參與植樹的願望,但是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巨大的競爭壓力,大多數的人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親自植樹。而且,由於受植樹信息不夠公開和渠道少的局限,人們直接參與綠化建設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小了。
然而,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綠光計畫”網站的建立能夠激發他們的公益熱情並滿足他們能夠參與公益的願望。
另外,在受訪者中曾經有過植樹經歷的僅占到64%,而其中有42%的人的植樹經歷已經是很多年以前了。由於經驗不足,個人種植的樹苗真正能成活的也較少。 “綠光計畫”與中國綠色基金會的合作將明顯提高樹苗的成活率,這是對社會環保資源利用效率的極大提升。

市場分析

1.STP戰略
S(細分):
綠光計畫對威客人群以學歷和時間為兩個維度進行細分,把威客人群細化為若干子人群。
T(目標):
經過調查發現,年齡在20至30歲,學歷在大學以上的威客人群是綠光計畫的主要目標,即:潛在志願者。
P(定位):
其對綠光天使的定位是公益性,將“植樹”與提高大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相結合,希望志願者們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來為公益事業籌集資金,保證“綠化”高效、有序進行。經過調研可以看出:學歷在大學本科以上20—30周歲威客人群為我們的目標客戶。目前按826萬人用戶中樹苗換取率為15%來計算,就意味著每年將有約124萬棵樹通過綠光網站被種植,即每年將有62萬公頃沙化土地被森林覆蓋。那么,未來每年將有約6.2億立方米的水被“綠光森林”涵養;每天將有約62萬噸二氧化碳被“綠光森林”吸收,並放出24萬噸氧氣;減少泥沙流失量近400噸。可見“綠光計畫”的長遠的、潛在的環境和社會效益不容忽視!
2.優勢分析
1.綠色環保主題
該項目從環保出發,致力於改善中國植被覆蓋率低等問題,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植樹活動的普遍性和生活化,集中部分人群的智慧和資金為全社會造福,繼而由環境效益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市場潛力巨大
據調查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渴望種樹,但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苦於難度太大,無法實施。而綠光天使團隊為大家提供了渠道和平台,讓想種樹的人都能種上樹,讓以前與環保接觸很少的人都有興趣種樹,充分激發大家種樹的熱情,進而捲起全民種樹之風潮。
3.福利普及面廣
威客網日益興起,威客行業蒸蒸日上,我們藉助網際網路,面向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知識分子,通過“讓知識分子充分施展才華”——“幫企業解決問題”——“投入資金種樹”的三方循環模式,最終實現個人、企業、社會的三贏三利。

可行性論證

1.項目提出的目的及意義
綠化,特別是植樹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產活動,它是培育森林的一個基本環節。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肥沃土地,完善生態系統,夏天可以遮日,冬天可以擋風,還能躲雨,使空氣清新,綠色讓人生氣勃勃。森林首先,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裡植被覆蓋率低,哪裡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裡,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
其次,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再次,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更來自林木。樹林的用處多到驚人。
植樹造林-健康作用
除了能綠化祖國以外,植樹造林還能清除完全污染。據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樹造林還能減少噪音,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為人類提供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場所。
自動的調溫器 ——夏日樹蔭下氣溫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塵器 ——樹葉上長著許多細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煙塵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還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還可以大量減少和降低空氣中的塵埃,一公頃草坪每年可吸收煙塵30噸以上。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天然除塵器”。
氧氣製造廠——樹葉在陽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並製造人體所需的氧氣。據測定,一公頃闊葉林每天約吸收一噸二氧化碳,釋放氧氣700公斤。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氧氣製造廠”。
細菌的消毒站,松、樟、榆等樹能分泌殺菌素,殺滅結核桿菌、白喉桿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綠化還能吸收聲波,減低噪聲。
植樹造林-意義
樹林國外曾有學者對樹的生態價值進行過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創值約196000美元。這一計算是否精確姑且不論,就樹木的實用價值而言,確是顯而易見的。
在城市,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當城市綠化面積達到50%以上時,大氣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氣濕度,一株成年樹,一天可蒸發400公斤水,所以樹林中的空氣濕度明顯上升。據計算,城市綠地面積每增加1%,當地夏季的氣溫可降低0.1攝氏度。
林區每立方米大氣中有細菌3.5個,而人口稠密缺少綠化的城市可達到3.4萬個。有樹木的城市街道比沒有樹木的城市街道大氣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護林具有減緩風速的作用,其有效範圍在樹高40倍以內,其中在10~20倍範圍內效果最好,可降低風速50%。在農田林網內通常可減緩風速30%~40%,提高相對濕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據測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衝擊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葉,就可以把地表徑流量減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減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頃林地與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1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相當於蓄水量達100萬立方米的水庫,而建造這樣一個水庫需要投資千餘萬元。
有專家預測,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面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使許多地區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就會上億。
正因為樹木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這個地球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面對日益萎縮的森林,不斷惡化的環境,恢復植被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所以我們要團結起來,綠化我們的國家,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更要起到一個中流砥柱的作用,勇於扛起綠化的大旗,沖在綠化的前線。
2.技術可行性分析
技術路線:首先用足夠的時間建設出一個高質量的網站,籌劃好各種與綠光計畫相關的制度。然後以綠光計畫網站為平台,展開各種外聯活動,通過各種宣傳活動與合作,吸引企業與個人來網站投放任務,同時吸引個人,尤其是大學生,來完成任務。
第一階段:用兩個月來建設網站,同時與國內的各種公益網站建立起合作關係。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這個階段開始面向社會,擴大在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入到實踐運轉的階段。
第三階段:實現網站獨立和可持續運轉,有一定量的任務投放和完成,在籌集了一定資金後,開始實際的公益行動。
5.預期成果和考核目標
公益事業的維持途徑不外乎政府撥款及企業和公民的捐助。該項目設計了一種新的模式,實現了網站的造血功能,以保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此項目需達到以下幾點,一是實現網站的初步建立和實際運營,會有一定量的任務投放和任務完成;二是可以在瀋陽的高校達到一定的知名度,吸引到不少熱心公益事業的大學生;三是能在全國的一些公益網站建立起連結,做好在全國進行宣傳及運作的準備。
6.推廣及套用前景
我國目前有在校大學生2300餘萬,熱心公益事業的比例是91%,而在這些人中有很強願望,並願在綠光計畫中付出行動的是35%,這就意味著會有700萬大學生參與到綠光計畫網站中,所以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只要充分調動起這些大學生,將會為我國的綠化事業注入巨大的活力,每年的種下的樹木數量將十分可觀,對我國不斷下降的森林面積,將有一個緩解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的綠化率。綠光計畫網站將使民眾認識到我國環境的現狀,提高環保意識,重視我國的綠化事業,這正符合貫徹和落實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了我國的綠化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與民眾對綠化事業的支持會愈來愈強,相信我國的綠化事業定會取得極大的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