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行政區

經濟行政區,是對全國國民經濟進行計畫與管理的基本地域單元,兼有經濟區與行政區雙重特點。

經濟行政區是對全國國民經濟進行計畫與管理的基本地域單元。兼有經濟區與行政區雙重特點,它既是一個具有全國或區際意義專門化的地域生產綜合體,又在地域範圍上與行政區界線保持一致。在中國,經濟行政區大體相當於省、中央直轄市和自治區,亦即二級經濟區。本世紀20年代初起,蘇聯在全國範圍內劃分經濟行政區,作為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畫和年度計畫的基層地域單位,1987年全蘇共有149個經濟行政區(相當於一級行政區州、邊疆區和自治共和國)。1961年中國劃分的六大經濟協作區屬大經濟區一級的經濟行政區。中國的“七五”計畫(1936~1990年)提出,要“形成以省會城市和一批口岸與交通要道為中心的二級經濟區網路”。由於各國一級行政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規模大小懸殊,有些省、區經過努力,短時期內可成為一個高效能的、開放性的地域生產綜合體,有的省、區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