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總論

經濟法總論

《經濟法總論》從經濟法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矛盾入手,提出經濟法的調整目標、調整範圍、調整手段、體系構造、基本特徵、外部關係等問題;同時,也進一步確立了經濟法的二元價值和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中外經濟法的理論沿革和制度變遷的內在關聯,以及經濟法的形式淵源與效力範圍的內在關聯,以回答經濟法發生論的基本問題,並引出經濟法規範論的重要問題,包括經濟法的主體組合與主體能力、行為結構與調製行為、權義結構與調控許可權、責任原理與責任類型等。

基本信息

概述

該著作深刻地分析了諸如經濟法概念與基本框架結構,經濟法學的形成與發展,經濟法基本原理與性質特徵,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經濟法的規制手段與實效保障,經法實施與規製程序等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也精彩第探究了一般經濟法、特別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等經濟法體系中的重要法律問題,全書學術思維清晰,歷史底蘊深厚,資料翔實,剖析深入,觀點明確,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學術精品。

內容簡介

此後,開始從靜態理論研究轉到動態的制度運行研究,引出經濟法的運行論問題,介紹經濟法的運行環節與程式制度。

最後,介紹經濟法的範疇理論與具體範疇,從更為綜合的角度,對經濟法理論所涉及的重要範疇進行提煉,同時也對全書的線索和要點作進一步歸結。

目錄

導論總論概貌與基本前提

第一節 總論的基本概貌

第二節 總論的基本前提第一章 基本問題與調整目標

第一節經濟法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經濟法的調整目標第二章 調整範圍與體系構造

第一節經濟法的調整範圍

第二節經濟法的體系構造第三章 主要特徵與外部關係

第一節經濟法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經濟法的外部關係第四章 二元價值與基本原則

第一節經濟法的二元價值

第二節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第五章 理論沿革與制度變遷

第一節經濟法的理論沿革

第二節經濟法的制度變遷第六章 形式淵源與效力範圍

第一節經濟法的形式淵源

第二節經濟法的效力範圍第七章 主體組合與主體能力

第一節經濟法的主體組合

第二節經濟法的主體能力第八章 行為結構與調製行為

第一節經濟法的行為結構

第二節經濟法上的調製行為第九章 權義結構與調控許可權

第一節經濟法的權義結構

第二節經濟法上的調控許可權第十章責任原理與責任類型

第一節經濟法的責任原理

第二節經濟法的責任類型第十一章 運行環節與程式問題

第一節經濟法的運行環節

第二節經濟法的程式問題第十二章 範疇理論與具體範疇

第一節經濟法的範疇理論

第二節經濟法的具體範疇

參考書目

索引

……

文摘

(二)反傾銷、反補貼規範的歸屬

在現實制度中,影響市場機制的競爭制度有很多,其中,傾銷、補貼等行為都會影響市場機制的作用的有效發揮。因此,無論這些行為是由市場主體作出,還是由政府來實施,都會受到相關競爭制度的限制或禁止,由此也使反傾銷法和反補貼法日益得到重視。

我國加入WTO以後,反傾銷與反補貼制度、保障措施制度等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①,其重要目標在於確保公平的、正當的市場競爭,以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如同上述的產業法一樣,反傾銷制度、反補貼制度、保障措施制度,同巨觀調控制度和市場規制制度也都有一定的聯繫。例如,反傾銷制度涉及反傾銷稅問題,還涉及一定的行業或產業,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會涉及巨觀調控問題;同時,傾銷本身就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反傾銷也就是反不正當競爭,在這個意義上,又可以把某些反傾銷制度歸入市場規製法領域。又如,補貼與財政支出有關,它可能是政府通過財政支出所實施的一種巨觀調控;同時,補貼也可能帶來相關主體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因而它又涉及市場規制問題,等等。

透過傾銷、補貼行為與反傾銷、反補貼行為,可以看到,市場主體的競爭行為會帶來公權力的行使,而政府公權力的行使也會影響市場主體的競爭。無論是上述的哪類行為,它們在發生原因或行為結果上,既可能與公權力的行使或巨觀調控有關,也可能與市場主體的競爭行為或市場規制有關,並且在根本上都體現了公權力對市場主體的影響。事實上,反傾銷制度與反補貼制度在各國的相繼建立,主要是基於產業整體、市場秩序、社會公益等方面的考慮,其相關規範可能被歸入巨觀調控法中的財政法、稅法;也可能被歸入市場規製法中的反壟斷法或反不正當競爭法。因此,對於這些規範,同樣應當“一分為二”地進行歸類。

從總體上說,反傾銷、反補貼規範,涉及巨觀的財稅調整的,屬於巨觀調控法的規範,而對於影響價格形成機制的傾銷行為和補貼行為的規制,則屬於市場規製法的規範。

同名書籍

內容簡介

經濟法從概念化到理論化及理論深化在中國已經走過三十個年頭,現今任何一部經濟法著作的完成都不可能脫離三十年理論研究的成果,本書亦受惠於此。在這個特別的時期,有對古十年來經濟法在我國的發展作一個簡要的、總括的問題,以便讀者能夠釐清經濟法的發展路徑,和對本書的內容參照性地提出批評意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一節 經濟法產生的原因

第二節 經濟法產生的標誌

第三節 經濟法的發展

第二章 經濟法的概念與特徵

第一節 經濟法的概念

第二節 經濟法的特徵

第三節 經濟法的地位

第三章 經濟法的原則、價值與理念

第一節 經濟法的原則

第二節 經濟法的價值與理念

第四章 經濟法律關係

第一節 經濟法律關係概述

第二節 經濟法律關係的結構分析

第五章 經濟法與相鄰法律的關係

第一節 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係

第二節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係

第六章 經濟法的調整方式

第一節 經濟法調整方式的特點

第二節 經濟法調整方式的類型

第七章 經濟法律責任

第一節 經濟法的責任制度體系

第二節 社會責任在經濟法責任中的作用

第八章經濟法的實施

第一節 經濟法實施的方式

第二節 經濟法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

第三節 經濟公益訴訟

第九章 經濟主體法

第一節 對一般主體的規制

第二節 特殊經濟主體保護法律制度

第三節 國有企業的特別調整制度

第十章 市場規製法

第一節 市場規制的理論

第二節 交易客體規製法律制度

第三節 市場行為規製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巨觀調控法

第一節 巨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目標調控手段及法律體系

第三節 槓桿手段及法律體系

第四節 公共投資手段及法律體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