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篇寶藏(3DVD)

內容介紹

李時珍:影片描述了大醫學家李時珍歷時三十年編修《本草綱目》的一生歷史,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十七年”中國電影(1949—1966)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它以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為起點,開創了新中國電影偉大而艱巨的歷程。“十七年”中國曾有過創造英雄的時代,也有過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類型,“十七年”中國電影從自己的歷史、文化中汲取著無窮的營養,在艱難中不斷地上下求索,構築起一條綿延不絕的民族戰鬥、生活和藝術的畫卷。
馬蘭花開:為了參加祖國建設,家庭婦女馬蘭要學開推土機。她的這一行為遭到媽媽和丈夫的反對,和眾人的譏諷。但馬蘭堅定不移,她說服了母親和丈夫,刻苦學習,掌握了技術,學會了駕駛推土機。
不夜城:該片對民族資本家張伯韓進行和平改造、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歷程,予以生動的體現。創作者對主人公沒有採用簡單化的處理,而是深刻細緻地提示了他內心的猶豫、動搖、痛苦和矛盾。既展示了他解放前思想性格上的兩重性:有反對帝國主義與發展工業的要求,又有唯利是圖、剝削工人的階級本性。同時也表現了他在解放後思想轉變的艱難和不斷反覆。影片還從更廣闊的角度再現了上海解放之後複雜的社會矛盾和生活面貌,為社會主義銀幕提供了新的藝術形象,有著較為重要的認識價值。影片的一些隱喻性鏡頭和環境氣氛的對比性營造,具有一定的藝術特色。
夏天的故事:1955年攝製,把中國最優秀的電影珍藏在家中,讓中老年重溫過去,讓青少年了解歷史。一個國中畢業生,為辦好農業合作社,放棄升學機會,回鄉務農。反動富農分子從此無法勾結會計欺侮社員沒有文化,在財務賬目上弄虛作假。
不拘小節的人:本片通過一位諷刺文學作家不拘小節、言行不一的所作所為,諷刺了行為不檢點和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複試:報考音樂學院地的青年護士複試前夕因搶救災民影響了成功,老教授查明真相,備受感動,將其錄取。
人往高處走:新中農老孫頭想發家致富,輕信牲畜經紀人的挑拔,不願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結果吃了虧,實踐使他認識到合作社的好處,在事實的教育及合作社的幫助下,決心入社。
哥哥和妹妹:呂小鋼是四年級小學生,妹妹小朵受奶奶寵愛,生活懶散,貪玩,不愛學習。小鋼幫助妹妹學習,一度失去耐心,後來妹妹對學習發生興趣。本片提醒父母應重視子女的教育。
牧人之子:本片講述了復員軍人回鄉帶領牧民排除官僚主義者與本位主義者的干擾,修築水渠造福家鄉的故事。
豐收:某農村生產合作社在黨的領導下,克服保守思想,在沙地上打井抗旱,終於獲得了豐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