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內鏡鼻膽管引流術

經內鏡鼻膽管引流術(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在診斷性逆行膽管造影(ERCP)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較為常用的內鏡膽道引流方法。它採用一細長的塑膠管在內鏡下經十二指腸乳頭插入膽管中,另一端經十二指腸、胃、食管、咽等從鼻孔引出體外,建立膽汁的體外引流途經。ENBD是簡便有效的解除膽道梗阻的方法,通過引流達到減壓、減黃、消炎的目的。ENBD是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出現的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其操作簡便、安全。

操作方法

1. 器械準備:治療型十二指腸鏡(活檢孔道直徑在2.8mm以上),導引鋼絲[0.89-0.97mm(0.035-0.038in)、長約4m],各種規格的鼻膽管.所用器械均應嚴格滅菌。

2. 常規行ERCP診斷,了解病變性質及其部位,確定ENBD的必要性及其引流部位。

3. 經造影導管插入導絲,超選至所需引流的膽管。

4. 退出導管,留置導絲,再經導絲逐漸送入鼻膽管至引流部位。

5. 在透視下邊插管邊退出內鏡,將鼻膽管從口中引出。

6. 將一根導管插入鼻中並從口中取出,藉助這一導管的引導將鼻膽管引出鼻孔,妥為固定。

適應症

1.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

2.ERCP後或碎石後預防結石嵌頓及膽管感染;

3.原發或轉移性良、惡性腫瘤所致的膽管梗阻;

4.肝膽管結石所致的膽管梗阻;

5.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6.創傷性或醫源性膽管狹窄或膽瘺;

7.臨床須重複膽管造影或採集膽汁進行生化和細菌學檢查;

8.膽管結石須灌注藥物溶石治療;硬化性膽管炎行藥物灌注治療;膽管癌的腔內化學治療等

禁忌症

1.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

2.急性胃炎,急性膽道感染。

3.對碘過敏,某些不能用抗膽鹼藥物者。

4.心肺功能不全,頻發心絞痛;食管或賁門狹窄,內窺鏡不能通過者。

5.膽總管空腸吻合術後,無法將內窺鏡送至吻合處。

6.有重度食管靜脈曲張並有出血傾向者。

注意事項

1.造影發現膽道梗阻後應儘可能將造影導管插至梗阻以上膽管,在未能通過梗阻段之前,切忌向膽道內注射過多造影劑,以免增加膽道內壓力,誘發膽管炎和膿毒血症的發生;即使導管已達到梗阻以上的膽系,最好先儘量抽出部分淤積的膽汁,然後注射造影劑。

2.運用導絲前端的特性儘可能選擇膽管增粗最著、引流膽系最豐富的膽管進行引流,以獲得最佳引流效果。對於膽瘺患者,肝外膽管瘺引流部位應在瘺口以上;肝內膽管瘺引流部位應為儘可能接近瘺口的膽管,以獲得最佳減壓效果。

3.在導管及導絲插入或取出過程中,操作者與助手應協調配合,保持相同速度,以免導絲或導管移位。取出內鏡時,助手應幫助持住內鏡,並及時固定鼻膽管,以免將其拉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