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亨頤集

經亨頤集,作者:經亨頤著,張彬,經暉,林建平編。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3-1。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封面《經亨頤集》封面

作 者:經亨頤著,張彬,經暉,林建平

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版 次:1

頁 數:565

字 數:540000

印刷時間:2011-3-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308084161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經亨頤編著的《經亨頤集》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說”,是經亨頤投身教育界時發表於《教育周報》、《教育潮》、《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校友會志》、《教育叢刊》、《春暉》等刊物的文章,以及離開教育界後的著述。第二部分“演說”,是經亨頤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及上虞春暉中學等校任職時的演說辭。第三部分“文牘”,主要是經亨頤任?江省教育會會長時所寫的公文。第四部分“頤淵詩集”,是經亨頤1927至1936年所寫的詩,生前刊印成冊,198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第五部分“日記”,是經亨頤僅留的日記,為浙江圖書館藏稿本,共7冊。

目錄

第一部分 論說

全浙教育私議

余之遠足會觀

校訓解釋

雷及避雷針

改革現行師範教育制私議

關於女子教育及女子師範教育之意見

觀第一次中等學校聯合運動會所感

教育與實業之結合

勉力與努力之關係

最近教育思潮

學校訓育論

我國之人格

視察日本教育所感

最新教育之三大主張

讀書之觀察

春暉中學計畫書——受上虞陳春瀾先生之委託

動學觀與時代之理解

今後學校訓育之研究

改革師範教育的意見

山西究竟怎樣

願犧牲就是新思想

對教育廳查辦員的談話

答商逵君責問我的家庭

教育的新禧和時間問題

學校為什麼放假?

祝學校自立

教師專任問題

新學制研究

報告新學制及實施方法之商榷

北京學潮平議和解決方法

人生對待的關係

我最近的感觸和教育方針

約法與教育

杭州回憶

第二部分 演說

校友會成立大會開會辭

浙江省教?會甲寅春季大會開會辭

共和紀念祝賀式式辭

乙卯春季始業式訓辭

乙卯校友會開會辭

浙江省教育會乙卯常年大會開會辭

乙卯學年終業式訓辭

乙卯畢業式訓辭

乙卯畢業生送別辭

乙卯秋季始業式訓辭

乙卯新生入學式訓辭

乙卯聖誕日祝賀式校長訓辭

省會學校聯合會操開始式訓辭

運動會會長開會辭

乙卯冬季終業式訓辭

丙辰校友會開會辭

丙辰春季始業式訓辭

學校園開始臨時訓話

追悼會演詞

丙辰畢業式訓辭

丙辰畢業生送別會開會辭

丙辰終業式訓辭

浙江省教育會丙辰常年大會開會辭

丙辰秋季始業式訓辭

丙辰新生入學式訓辭

丙辰聖誕祝賀式式辭

丙辰校友會開會辭

音樂會開會辭

丁巳始業式訓辭

丁巳校友會開會辭

南北統一紀念日祝賀式訓辭

植樹節禮式演辭

國恥紀念日臨時訓話

蹴球優勝慰勞會開會辭

蹴球優勝慰勞會優勝品受存訓辭

丁巳校友會開會辭

丁巳畢業生送別會開會辭

丁巳畢業式訓辭

丁巳學年終業式訓辭

丁巳秋季始業式訓辭

丁巳雙十節祝賀式式辭

丁巳聖誕紀念式?辭

丁巳校友會開會辭

歡迎各師校職員學生演說辭

校友會成立十周年開會辭

國恥紀念訓話

一師十周年紀念會開會辭

教育無界編——應青年會演說稿

浙江省教育會戊午常年大會開會辭

戊午畢業生送別辭

午暑假修業式訓辭

戊午畢業式訓辭

戊午校友會開會辭

學藝會開會辭

和平教育——省教育會歡迎縣視學演說稿

高師教育與學生自治

青年修養問題

本校的男女同學——始業式演辭

勖白馬湖生涯的春暉學生

人生訓練之必要

秋季運動會開會辭

第三部分 文牘

浙江省教育會咨送省議會籌辦教育博物館案文

浙江省教育會為開全浙教育會聯合會咨各縣文

稟巡按使建議全浙教育會第二屆議決案文

稟巡按使請整頓宣講文

全國師範校長會議?復教育部諮詢第一案

函請都督委辦公眾運動場並給地以建會所文

呈省長請開辦省立公眾運動場文

呈省長請召集第二次聯合運動會會議文

籌辦夏期講演會致各縣教育會、勸學所文

呈省長請核示第二次聯合運動會文

浙江省教育會呈齊省長為公娼有害教育陳述意見請採擇由

京直奉水災學界募捐會公啟

呈教育部為轉呈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議決案並報告開會情形文

函各省、區教育會送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議決案文

浙江省教育會函請教育廳轉呈省長請補助寒假旅行團川費

呈督軍報省長解京直奉水災學界募捐會捐款文

呈齊省長為呈報日本視察團姓名履歷請發護照及分別咨會文

浙江省教育會復教育廳送去中等學校第二次聯合運動會簡章函

浙江省教育會復湯氏函

陳請省議會設立浙江大學文

浙江省教育會呈省長為經管湯氏捐銀事送去條約請備案文

浙江省教育會呈省長為吉祥巷房屋仍舊充作會用文

浙江省會青年團呈請備案文

在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上提請設立教育部案

第四部分 頤淵詩集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第五部分 日記

丁巳年

戊午年

己未年

部分書摘

經亨頤集最新章節試讀:(4)鍛鍊心意。此四目的,唯第一目的限於運動會員之中。其他三目的皆普及於社會一般,其輕重自不待言,此次開會,其精神及成績,已算難得,而精益求精,尚待改良之處,亦復不少。籌備手續之不周,更變尚易,惟思想上之偏誤,與運動會之興味及價值,尤有至大之關係,上述四目的,宜並重不可偏倚。余觀此次聯合運動會,四目的固皆能達到,雖不偏廢而尤不免偏重第一目的,未能將運動會之目的,越超乎運動者之外。例如各種田徑賽,聞已決勝,落後者即緩步不行,或倒轉或旁逸,大減運動會之價值。僅為競爭優勝而賽,故已知不能優勝,又何必競爭。假有一人,賽落最後,不顧他人之笑其徒勞,而仍振作不怠,且能感悟他人之笑,其徒勞者令其敬佩。其價值實在優勝者之上,此非有第二目的與第四目的蓄於胸中不少。運動者之各該校職員,以優勝為校譽相關,其競爭之心,與競爭者之步同急,固應有之事。然細思之,田徑賽之優勝,與校譽關係尚淺,查此次優勝者之籍貫,非金華則諸暨。在省城之各校,皆非省城附近之學生。金華、諸暨實為一處,此地方氣質與體力之比較,非學校與學校之比較,偶得此一學生,不足稱此校之成績,且偏重第一目的,必致妨礙第三目的。此次聯合運動會,原以聯合二字為重,運動競爭,特其方便耳。遠距離一目,價值最高,而臨時改為場內十二圈,已失其第二第四之二主要目的。卒之審判不明,為全會之缺憾,並偏重第一目的而不可得,殊為可惜。遠距離之本意,不徒增其運動之量已也,並欲增其運動之價值。以有限之場所,舉行運動會,以有限之入場券,招待來賓,為維持會場秩序,即未便開放。為欲普及第二目的,使多數人受運動會之教育,故舉行遠距離於場外,可抵得入場券數萬張,沿途觀者,必有一種驚異之感想。取法乎上,僅得乎中。遠距離之影響,得使一般人民,引為藉口。增其一舉步之勞,已可謂明效大驗。若囿於運動者有何益處?實不成問題,斯時運動者對於社會,具有教育者之資格。非僅為己而為人,誠含有犧牲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