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路街道辦事處

經二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寶雞市中心繁華地段,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市級機關駐地,東接漢中路,南臨渭水,西、北依寶成鐵路,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

濟南闢建商埠前,經二路街道辦事處轄區原系歷城縣四堡、五堡管轄的魏家莊、五里溝、三里莊、官紮營四個村莊中間地帶的農田園畦。 1904年濟南開埠後屬商埠局管轄。 1912~1937年間屬商埠一區、二區,區下設坊、閭,1937~1945年屬市內商埠東區和商埠中區警察分署管轄(實行保甲制)。1945~1948年,屬市內商埠東區和商埠中區警察分局管轄(仍實行保甲制)。 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 實行軍事管制,建立街政府,街下設閭,戶籍分段管理,屬濟南特別市五區和六區管轄。1951年撤銷街政府,改建為街居代表組織,屬市五區管轄。1952年建立第二大居民委員會,1954年成立街道辦事處,始稱濟南市五區人民政府第二街道辦事處。 1956年8月改稱市中區人民委員會經二路街道辦事處。1959年12月改稱市中人民公社經二路分社,是年12月撤銷,劃歸槐蔭區。1960年7月仍歸市中區。1963年4月,改稱經二路街道辦事處。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改稱紅旗區太陽升街道革命委員會,1975年復稱市中區人民政府經二路街道辦事處。
1948年解放前夕,轄區共有居民住戶2324戶,人口9005人(男5327人,女3686人);1951年底,人口6973人(男4349人,女2624人);1976年底,居民住戶4910戶, 人口17836人(男9569人, 女8267人);1982年8月,居民住戶5272戶,人口18752人(男9809人,女8943人);1990年底,居民住戶6125戶,人口16755人。民族有漢族、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朝鮮族。 轄區北靠濟南火車站,緯二路貫通南北,經二路橫穿東西,交通極為便利。據1986年5月8日市中區交通警察大隊抽查: 上午7~8時經二路緯二路口通過機動車10710輛, 腳踏車21800輛, 行人5356人; 9~10時,經一路緯三路口通過機動車13550輛, 腳踏車14730輛,行人16151人。1986年經一路長途汽車站每日發往全省各地客運汽車99輛,1990年有13條市內公共汽車線路從轄區過往,沿途設40個停車站點。 1914年,轄區已成為建成區,東西建有三條經路,南北建有七條緯路,均為沙土路。1928年經二路修成瀝青路面。1931~1933年經一路修成長條石板路面,1934年經三路修成瀝青路面,沿街兩側都是平房和2~3層樓房,經路寬16米,緯路寬12米。 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 轄區城市建設發展迅速,1980年,17條街巷28個裡(實胡同)全部實現瀝青化,緯二路拓建成50米寬的主幹道路面,1981年將原寬16米的經一路東段拓寬成45米。1985年,經三路建有高達20層的山東省電業通訊調度中心大樓。 1986年,轄區建有7~20層大樓152幢。1988年3月,原緯二路北段拓寬成25米,同時改名為站前路(向北直通濟南火車站廣場)。
解放後,轄區工業發展迅速,1958年,開始興辦街道工商業服務業。首先組建8個街道託兒所,8個街道食堂,以後陸續興辦了機械廠、電機廠、印刷廠、服裝廠、化工二廠、鞋廠、電扇廠、標準件廠、縫紉機零件廠、針織廠、糊紙組等11個廠組。1962年,全部上交市、區工業局管理。1965年,又組建了針織廠、燈具廠、腳踏車零件廠、服裝二廠、印刷廠等8個街道工廠。1970年服裝二廠上交區工業局。1973年魯光燈具廠上交市工業局。1982年,新光腳踏車零件廠上交區工業局。1990年,經二路街道辦事處有市中防護用品廠、市中印刷四廠、市中塑膠包裝廠和2個商業公司, 1個託運部,1個衛生院,8個代營代銷店,8個飯店。工業總產值446萬元,利潤28.07萬元。商業營業額638.3萬元,利潤32萬元。 轄區文化事業發展較快,娛樂場所集中。1905年建興華茶園,1907年首建詠仙茶園,1904~1906年建小廣寒無聲電影院,1914年建新舞台,1930年建銀光戲院,1931年建真光電影院,1932年建新濟南電影院。1948年解放後改建職工電影院、軍人電影院,1953年建工人文化宮、鐵路文化宮、人民公園電影院。這一時期,相繼組建了濟南市工商聯經建業餘劇團、濟南市民眾藝術館、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柳子劇團等文藝團體。1986年底,轄區文化單位有濟南市圖書館、新華書店、市文物店、市古籍書店、工具書店、新聞出版社等,有萬紫巷國小、經一路國小、緯一路國小、緯三路國小、濟南第二十七中學、第七十一中學(1987年遷入館驛街辦事處)等學校, 教學占地面積11097平方米, 在校學生3493人,教職工281人,入學率達99.78%。 文物古蹟有十君閻王殿遺址和象牙化石。醫療衛生機構有:鐵路醫院門診部、省郵電醫院門診部、市政府醫療門診部、經二路衛生院,同時,各大單位都設有醫務室、衛生室。
經二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寶雞市中心繁華地段,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市級機關駐地,東接漢中路,南臨渭水,西、北依寶成鐵路,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轄10個社區居委會,駐地有13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省級文明大街經二路縱貫其中,大型商貿、服務企業寶雞商場、新世紀購物中心、聚豐銀座大廈、聚豐銀座、聚豐天下匯、萬全賓館、寶雞飯店、寶雞新華書店、市圖書館等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主幹道兩旁,炎帝祠、渭河生態公園是人們旅遊、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一班人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搶抓“一線兩帶”和寶雞大城市建設的機遇,按照渭濱建成西部一流城區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創“雙佳”活動為重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全力維護轄區穩定,以服務促開發,以服務促發展,爭創一流明星街道,實現了轄區經濟和社會各項工作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轄區共建成三級文明單位96個,治安模範單位76個,文明社區2個,建成各類專業市場6個,大型服務企業14個,發展個體經營戶1350戶。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先後獲得中組部“雙學”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街道、省級青年文明社區、市級精神文明、衛生先進單位等稱號。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勤太同志榮獲寶雞市“五一”勞動獎章。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開展“學習型”、“服務型”、“落實型”街道機關創建活動,在黨員、幹部中開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教育,不斷強化公僕意識,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在機關推行競爭上崗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幹部管理機制;在機關推行行政效能建設六項制度,用制度管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以打造一流明星街道為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把經二路轄區建成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的現代化城區,為西部一流城區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