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黃土文化風情園

綏德黃土文化風情園

綏德黃土風情園位於陝西榆林市綏德縣龍灣生態區腹地,與綏德老縣城隔河相望。園區占地4平方公里,以黃土景觀為載體,以人文歷史和民俗風情為核心,遵循“山為體、文為魂、人為本”的理念,凝聚特色的歷史民俗文化,展示黃土高原的風土人情,打造綏德文化的“城市客廳”。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綏德黃土風情園綏德黃土風情園
黃土風情園以黃土景觀為載體,以人文歷史和民俗風情為核心,凝聚特色的歷史民俗文化,創造綏德文化的“城市客廳”,展示黃土高原的風土人情。園區按照“一線兩翼五區二十八景”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一線”即:以主幹道為線索的沿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以龍灣、龍溝為核心的龍脈線;“兩翼”即:一線內側的民俗文化攝影基地,一線外側的軍事文化擴展區;“五區”即:入口風情區、景園博物館、軍事體驗區、宗教文化區、旱碼頭文化區;“二十八景”即:石魂廣場、摩崖石刻、演藝長廊、風情會所、民俗文化村、秧歌台、腰鼓坪、碾磨情緣、嗩吶之聲、風情谷、李廣寨、後軍營寨、中軍大營、龍城尚武、李廣射虎、戰馬嘶鳴、前軍營寨、烽火傳情、五龍廟、迷霧佳境、遊方登界、了世凡塵、百級天階、拜雨台、秋雨谷、馬幫驛站、商旅文化街、旱碼頭。

標誌景點

石魂廣場石魂廣場
石魂廣場是景區的標識符號和門戶。該設計方案由西安美術學院建築環藝系創意設計,集綏德民間藝術的精華,融入綏德石雕、牌樓、窯洞等元素,選取當地石頭為材料建造,形成氣勢恢宏的石獅陣容,體現綏德民間藝術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唯一性。設計方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環境藝術委員會第四屆年會中榮獲銀獎。

石魂廣場工程共分兩期,其中一期主要包括:一是建造完成一對高19.5米、風格迥然、氣勢磅礴、舉世無雙的巨型石雕獅。二是在巨型石雕獅內部建成石獅博物館,收集有300多隻神態各異的石獅子,有炕頭石獅、鎮宅石獅、鎮山石獅等,是一個自然、人文、建築、民俗與石獅相結合的雕刻藝術博物館。三是在廣場入口建設完成34尊高6.6米的壘石底座式石獅,其陣容嚴謹、錯落有致,集中展現了綏德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的石雕技藝和民間藝術的精華。四是建成遊客服務管理中心,地下兩層為文化超市和停車場,地上兩層為服務管理中心。五是在廣場入口左上側建成廣場照壁,在傳統照壁形式的基礎上結合陝北窯洞院落影壁的建築形式設計,須彌底座,吉祥紋樣,龍鳳呈祥、花開富貴、龜壽延年等傳統圖案交相輝映,照壁中央的“石魂”二字陽剛端莊、熠熠生輝。在廣場右側遊客服務中心側牆上的九獅照壁石刻浮雕畫寬25米、高5米,氣勢軒昂、形象生動、刻藝精湛、風采獨具。六是環廣場兩側山體建成城牆、烽火台等景觀。

石魂廣場二期位於巨型石雕獅背後,占地面積約8000㎡,設計體現“十(獅)全十(石)美”,主要包括有城門樓、石鼓、四獅圖騰柱、崖壁雕刻等。其中四獅圖騰柱高21米,共7層。石鼓共5個,1大4小,大石鼓直徑8米,小石鼓直徑3米,寓意“五穀豐登”,表達人們對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的美好願望。城門樓建於廣場北,下建門洞,上建城樓,門洞直通上山主幹道,上書“乾元得路”四字,寓意敢為人先的綏德漢和綏德人民意氣風發,諸事如意。廣場兩側崖壁雕刻一幅“天佑善者”四字題刻和大少浮雕50多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