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毛

絲毛:中國畫的一種技法,就是運用毛筆單線或多線,來畫動物皮毛的方法。

一、拼音

sī máo

二、名詞

1、絲: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泛指纖細如絲的東西。
2、毛: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像毛的東西。
3、絲毛:中國畫的一種技法,就是運用毛筆單線或多線,來畫動物皮毛的方法。

三、絲毛畫法的種類

1、細筆絲毛法。中國古畫工筆鳥獸的皮毛都是一筆一筆通過筆畫的排列而組成的,一般叫它細筆絲毛。宋元畫花鳥的徐崇嗣、宋徽宗;畫走獸的趙子昂、明代的明宣宗,清代朗世寧,都是用細筆一根一根畫成。
2、破筆絲毛法。為曹克家所開創。即在畫動物皮毛時,先將毛筆運成扁平狀,使筆尖成一排細毫,如刷子來畫各種毛皮,一層一層逐漸加深。破筆絲毛層層畫貓的方法,講究的是每筆上下左右銜接、每一筆都從上一筆中畫出來,由淺而深的把顏色畫上去。這樣的筆法如同蘇繡里的“搶針”。不再是前人所繪花鳥猛禽中的“根根見肉”,而是“肉出根根”。 曹克家先生將此畫法用於畫貓,所繪之貓毛色濃淡相間,層次豐富多變,富有逼真的質感,開一代畫風。
3、劈筆絲毛法。在描繪動物上,劉繼卣先生創造了劈筆絲毛法,是由其父劉奎齡獨創的一種特殊繪畫技法發展而來的。《水簾洞》、《筋斗雲》中群猴的皮毛,《鬧天宮》中孫大聖的面部都採用了這種技法,表現出了細膩入微的質感,令人叫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