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是指有關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統計數據,並對其所反映的問題作出一定結論的方法。

(圖)統計圖統計圖

統計方法:是指有關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統計數據,並對其所反映的問題作出一定結論的方法。

定義

定義1

所謂統計方法是指用多次測量值採用一定方法計算出的標準不確定度。不同於A類的其它方法計算者稱為B類標準不確定度或稱為標準不確定度的B類計算法(typeBevaluation)。

(圖)統計圖統計圖

源自: 關於統一測量不確定度表達(上) 《中國計量》 1996年 肖明耀

定義2

在平均離子模型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個計算離子組態機率分布的有效方法,稱為統計方法。

源自: 雷射電漿非平衡X射線發射譜理論研究 《物理學報》 1995年 裴文兵,常鐵強,張鈞

定義3

統計方法是指在不知道紋理基元或尚未監測出基元的情況下進行紋理分析,主要描述紋理基元或局部模式隨機和空間統計特徵,如灰度共生矩陣法、隨機場模型法等。

源自: 利用紋理分析方法提取TM圖像信息 《遙感學報》 2004年 姜青香,劉慧平

定義4

是一種從微觀結構上來研究物質的巨觀性質及其規律的獨特的方法。分子物理學就是用統計方法來研究的。大量個別的偶然事件存在著一定的規律,表現了這些事件的整體的本質和必然的聯繫。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統計的方法則是揭示這種規律的必要手段。統計方法只能適合於大量事件,研究的事件越多,得到的統計結果也越準確

源自: 教師百科辭典

統計方法的選擇

統計資料豐富且錯綜複雜,要想做到合理選用統計分析方法並非易事。對於同一個資料,若選擇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處理,有時其結論是截然不同的。

正確選擇統計方法的依據是:

(圖)數據統計數據統計

①根據研究的目的,明確研究試驗設計類型研究因素與水平數;

②確定數據特徵(是否常態分配等)和樣本量大小;

③ 正確判斷統計資料所對應的類型(計量、計數和等級資料),同時應根據統計方法的適宜條件進行正確的統計量值計算;

最後,還要根據專業知識與資料的實際情況,結合統計學原則,靈活地選擇統計分析方法。

1 計量資料的統計方法

分析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可分為參數檢驗法和非參數檢驗法。

參數檢驗法主要為t檢驗和方差分析(ANOVN,即F檢驗)等,兩組間均數比較時常用t檢驗和u檢驗,兩組以上均數比較時常用方差分析;非參數檢驗法主要包括秩和檢驗等。t檢驗可分為單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和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當兩個小樣本比較時要求兩總體分布為常態分配且方差齊性,若不能滿足以上要求,宜用t 檢驗或非參數方法(秩和檢驗)。

方差分析可用於兩個以上樣本均數的比較,套用該方法時,要求各個樣本是相互獨立的隨機樣本,各樣本來自正態總體且各處理組總體方差齊性。根據設計類型不同,方差分析中又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方法。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計數資料的統計方法

(圖)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的統計方法主要針對四格表和R×C表利用

統計方法(圖)統計方法
檢驗進行分析。

四格表資料:組間比較用

統計方法(圖)統計方法
檢驗或u檢驗,若不能滿足
統計方法(圖)統計方法
檢驗的套用條件可用Fisher確切機率法或合併組。配對四格表
統計方法(圖)統計方法
檢驗:當計數資料呈配對設計時,獲得的四格表為配對四格表,其用到的檢驗公式和校正公式可參考書籍。

R×C表可以分為雙向無序,單向有序、雙向有序屬性相同和雙向有序屬性不同四類,不同類的行列表根據其研究目的,其選擇的方法也不一樣,具體見表1。

3 等級資料的統計方法

等級資料(有序變數)是對性質和類別的等級進行分組,再清點每組觀察單位個數所得到的資料。在臨床醫學資料中,常遇到一些定性指標,如臨床療效的評價、疾病的臨床分期、病症嚴重程度的臨床分級等,對這些指標常採用分成若干個等級然後分類計數的辦法來解決它的量化問題,這樣的資料統計上稱為等級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