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考歷史

統考歷史學本專業考研,相對有一定基礎,複習會稍顯輕鬆。如果是跨考專業考研,建議要考慮好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然後再選擇。因為歷史內容相對較多,在複習的時候任務比較重。考研歷史學打好基礎非常關鍵。以考試大綱為基礎,注重基礎知識積累,突出重點知識,形成的完整的知識體系脈絡。

辭彙解釋

點擊查看大圖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歷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歷史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定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廣泛的考察學生的知識面,解決之前歷史專業考生知識結構單一的狀況,增強歷史學科各專業的通融性,以為今後歷史研究打下基礎,同時也為歷史研究生選拔提供更為公平、有效的測試方式。

具體比例

從07年歷史考研大綱及試卷看,其具體比例如下:
一、內容比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貫穿於其中。
二、題型結構:
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簡答題 4小題,每小題30分,共120分
試卷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單選題偏重於考查基礎知識點。
名詞解釋基本上涵蓋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以及世界近現代史的知識,題目考查的都是相對較小,也較為瑣碎的歷史事物。
材料分析題涉及中國古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兩個領域。
4道簡答題分別從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的一個知識點切入,題目切口雖小,但是需回答的內容很充分。
因為涉及面廣,考生在備考時,必須先從總體上全面把握歷史知識點,了解歷史脈絡,此時應做好名詞解釋的筆記,之後逐次尋找重點,逐漸壓縮範圍,加大不同時間、地域歷史事件的對比力度,並整體把握主要國家各領域的發展情況,做到廣而不粗,詳而不雜。

歷史教材

以下是比較好的歷史教材
朱紹候主編的《中國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李侃等著《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出版;
何沁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檜林主編的《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界史方面有: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朱寰主編《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孔祥明主編的《世界中古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