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小鎮

故這裡成了規避英格蘭結婚法首選地。 當時蘇格蘭規定:男孩14歲以上,女孩12歲以上,他們就可以結婚,無論是否有父母的首肯。 故這裡成了規避英格蘭結婚法首選地。

簡介

開始施行的時候規定:如果結婚的雙方年齡不到21歲,那么他們必須得到父母的允許才能夠結婚。然而,這個法案並沒有在高度自治的蘇格蘭得以實施。當時蘇格蘭規定:男孩14歲以上,女孩12歲以上,他們就可以結婚,無論是否有父母的首肯。許多逃婚者選擇到英格蘭結婚,葛特納格林小鎮因離英格蘭最近。故這裡成了規避英格蘭結婚法首選地。

起源

結婚小鎮起源於早年結婚法案在英格蘭開始施行的時候規定:如果結婚的雙方年齡不到21歲,那么他們必須得到父母的允許才能夠結婚。然而,這個法案並沒有在高度自治的蘇格蘭得以實施。當時蘇格蘭規定:男孩14歲以上,女孩12歲以上,他們就可以結婚,無論是否有父母的首肯。許多逃婚者選擇到英格蘭結婚,葛特納格林小鎮(Gretna Green )因離英格蘭最近。故這裡成了規避英格蘭結婚法首選地。
小鎮人不多,農忙之時,全村只有鐵匠在鎮上忙碌,他自然就成了這些年輕男女的證婚人了。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找到鐵匠紅娘開“結婚證”。久而久之,小鎮成了名副其實的“結婚天堂”,而老鐵匠則成了“鐵鑽證婚人”。於是他放棄鐵匠鋪的生意,正兒八經地經營起這個“甜蜜事業”。這裡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結婚小鎮”。
鐵匠和牧師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處。鐵匠把兩塊鐵燒紅,放在鐵砧上敲打在一起;而牧師則是把兩個熱戀之人撮合成婚。老鐵匠打鐵用的鐵砧當成教堂的聖壇為新人舉辦婚禮,成為絕妙的創意。人們都稱這位老鐵匠是“鐵砧牧師”,而那塊見證甜蜜愛情的鐵砧也成為“幸運砧”。“鐵砧牧師”共主持了5147對新人的婚禮。小鎮也將他的小屋改建成結婚博物館,現存最古老的婚姻證書之一就是在1772年頒發的。
1856年蘇格蘭法律將結婚所需同住時間調整為21天,並且在1940年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改。同住要求在1977年取消。但小鎮依然受到人們喜歡,早年到此結婚的人,仍然會到這裡回顧曾經的愛情,青春不再,浪漫依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