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蝶尾龍睛魚

紫蝶尾龍睛魚

紫蝶尾龍睛魚是中國龍金的一種,蝶尾龍睛為近年龍睛中最受歡迎的品種。原來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種。通過雜交,日後色彩還會增加,將會更受欣賞。

基本信息

蝶尾繁殖技術

1.親本的篩選留種技術 選擇尾型對稱且尾鰭前端接近或到達胸鰭,臀鰭
平衡,眼睛完好且對稱,色澤鮮艷,豐滿潤圓,特徵明顯,身體健康無病無傷的各類花色品種。規格12厘米以上,10月齡當年親魚。
2.繁殖季節 4月20日前後,水溫18℃以上,雨水充沛。
3.配組 1雄3雌一組,雌雄分池飼養,親魚池規格10~15平方米,每平方米放魚20尾左右,產前進行流水刺激,最好是雨水。
4.人工授精 待親魚成熟,按雌雄3∶1比例配組進行人工授精,授精時精液不宜太多或太少,否則均會影響受精率。按照上述操作,受精率可達到80%以上。
5.采卵與孵化 規格為10~12厘米的親魚每組可采卵2~3批次,每次采卵2000~3000粒。采卵水溫與親魚培育池一致,切忌有溫差。用經蒸煮消毒處理過的棕片作魚巢,每個棕片采卵2000~3000粒,不宜過密。孵化池10~15平方米,每池置放棕片2~3片,孵魚1萬尾左右。孵化池用水要用“老水”,即經培育有一定肥度的水。孵化池水溫與產卵水溫相一致,也忌溫差大。孵化期間不換或少換水,添水忌添“生水”(地下水或其它水源水),宜添“熟水、老水”。孵化期間的主要管理工作是防止和清除青泥苔。孵化時間5~7天為宜。時間太短、過長均會影響孵化率,尤其是成品率(包括體色、體形、體態、翅鰭完整度等)。按上述操作,孵化率可達70%~80%,每組親魚可產苗1萬尾左右。

蝶尾幼魚培育與篩選技術

魚苗培育在孵化池內進行,每池(10~12平方米)育苗1萬尾上下。培育20天左右後開始篩選分池培育。
蝶尾篩選是養殖中一項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工作,一般要經過4~5次篩選方可達到預期效果。
1.初選 魚苗約經20天培育達2厘米左右即可開始初選,剔除小(缺)尾、殘眼、異(畸)形等10來種殘次魚。初選存魚率(留存魚數量占魚苗數量的比例,下同)一般為80%左右。
2.複選 初選後的幼魚經15天左右飼養,即進行複選。主要剔除小尾,同時剔除其他殘次魚。複選存魚率一般為50%~60%。
3.定型複選(二次複選) 複選後的幼魚經30~40天飼養,達到3~4厘米時進行二次複選,並分類定型,即成品魚。成品魚定型存魚率一般為20%~30%。
4.優選 成品魚經20~30天飼養,可進行優選,篩選出優等魚。重點選出姿態、體形、色澤等性狀特別優秀的個體,作為上等品予以分池培育,分級管理。優選挑選的比例為成品魚的10%~20%。
5.精選 優選出來的上等魚再一次挑選成為精品魚,挑選比例僅為優等魚的5%左右。其中有少量的極品魚。

蝶尾的飼養管理技術

蝶尾的放養密度

蝶尾養殖放養密度直接影響其成品率,尤其在定型培育之前的階段。我們在養殖實踐中總結了一個“兩密一稀”的放養模式。即在幼魚定型培育之前採取“初密、中稀、後密”的做法,來控制魚的體形、體貌、體色等性狀特徵,從而達到提高成品率的目的。其具體密度的控制視花色品種要求及水質、水色、魚的個體大小而確定。

蝶尾的水質控制

蝶尾金魚的色澤及生長速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水質。我們推行“熟水”養魚,多添“熟水”少加“清水”,添加地下水一定要通過曝氣後使用,水色微綠或淡醬紅色,水深10~20厘米,pH值7~8。夏秋水溫過高時,採取補水遮陽等措施,控制水溫不超過30℃,防止中暑發生燙尾病。

蝶尾的投餌技術

開口餌料和定型培育之前投餵的餌料一定要用天然活餌,如紅蟲、水絲蚓等。至9月中下旬育肥階段,可改投金魚配合飼料或顆粒飼料。投餵量以餵七成飽為宜,忌池內殘剩餌料,投餵次數一般一天2~3次。飼料中要添加少量的維C和維E等微量營養元素。

蝶尾的病害防治

重點防止燙尾病、爛鰓病、原生寄生蟲病及青泥苔的危害。同時做好防缺氧、防中暑、防中毒、防鳥、鼠、貓等敵害侵害等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